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冼星海以音乐为武器,为大众谱出抗战的怒吼

更新时间:2024-08-28 23:13  浏览量:27

冼星海以音乐为武器,为大众谱出抗战的怒吼。冼星海,曾用名黄训、孔宇,中共党员。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其作品中《黄河大合唱》最广为人知。冼星海创作了大量具有战斗性和感染力的群众歌曲,开拓了中国现代革命音乐新局面,振奋了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抗敌救国的精神武器。

冼星海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其作品中《黄河大合唱》最广为人知。

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师从作曲家萧友梅和俄籍小提琴教授托诺夫。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习音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师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斯。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赴延安,后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

冼星海在延安鲁艺执教

1938年,冼星海来到延安,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在延安期间,他在培养音乐人才的同时,创作了一批歌颂中华民族坚强不屈斗争精神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无疑是其中最突出、影响最广泛的一部代表作。

1935年冼星海毕业回国,立即投入抗战歌曲创作和救亡音乐活动中,创作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并为进步电影和话剧谱曲。全面抗战爆发后,他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进行抗日文艺宣传。同年10月,他转移到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不久,加入了周恩来、郭沫若等领导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在宣传处参与主持抗战音乐工作。

在武汉期间,冼星海为鼓舞士气,宣扬民族精神,积极深入学校、农村、厂矿,辅导歌咏队练唱。同时,他还以旺盛的创作激情谱写了20多首抗战歌曲,其中就有日后广为传唱的《保卫卢沟桥》《游击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著名作品。

1938年9月,冼星海接到一封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全体师生发来的电报,邀请他前往“鲁艺”担任音乐系教授。冼星海早就了解到鲁迅艺术学院是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于是立即决定接受邀请。10月,在周恩来的安排下,冼星海夫妇离开武汉,于当年年底到达延安。

1939年1月,冼星海出任延安鲁艺音乐系主任兼教授,负责音乐理论、作曲的主要课程,还教授音乐史及指挥等。冼星海的生活非常忙碌且充实,既在“鲁艺”授课,又在其他学校和教育机构兼课。晚上回到家,他就会在窑洞油灯下备课,并进行音乐创作和研究。冼星海在延安“鲁艺”言传身教,培养出一批和他有着同样激情和创作风格的优秀音乐人才。如他的学生黄准,在后来成长为新中国著名的音乐家,曾为《新儿女英雄传》《女篮五号》《青春万岁》《牧马人》等数百部影视作品作曲,其中最著名的是《红色娘子军》。期间,冼星海发表了关于音乐的论文,对抗战时期中国音乐发展的路径、经验及音乐大众化、音乐表现手法的民族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除了教学和研究外,冼星海还将大量时间用于筹备晚会、教唱歌曲和指挥乐队。当时,延安的机关、部队和学校经常举行大合唱,而指挥恰恰也是冼星海的专长之一(在法国留学时专门学过指挥),于是经常被请去担任指挥。

在陕北特有的红色文化的影响下,冼星海迅速获得了创作时代最强音的灵感。到延安后不久,他即创作完成了《生产运动大合唱》这部作品。该作品以载歌载舞和戏剧表演相结合的形式,通过“春耕”“播种与参战”“秋收突击”和“丰收”4个场面,表现了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生产劳动和抗战生活,音乐具有民间风格,合唱粗犷质朴,其中的《二月里来》和《酸枣刺》两个段落,常被作为独唱和童声合唱曲目,流传至今。在此后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他运用如独唱、齐唱、领唱、轮唱、合唱和有说有唱等多种军民喜闻乐见的演唱形式,创作出近百首反映抗战和革命题材的音乐作品。冼星海还创作了《牺盟大合唱》等大型作品,以及《赞美新中国》《军民进行曲》《黄河之恋》《三八妇女节歌》《梁红玉》《打倒汪精卫》等歌曲。这些作品一经发表,便被抗日军民争相传唱,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冼星海也因此被誉为“人民音乐家”。

1939年9月,为纪念“九一八”事变8周年,冼星海再接再厉,以饱满的激情创作了《九一八大合唱》。该作品是一部叙事性的大合唱,采用交响性和回旋曲的形式结构,全曲以具有舞蹈特点的音乐主题和悠长深沉的副主题对比贯穿和反复出现,其间插入许多不同性格的段落,表现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和誓死抗战到底的决心。其中的女声独唱与合唱段落《九一八子夜歌》,运用了戏曲、说唱音乐中的板式变化手法,展示出丰富的戏剧性效果。

由于在政治上积极追求进步,表现突出,经组织批准,冼星海于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延安鲁艺任教时期是冼星海音乐创作的巅峰期,提到冼星海在这一时期创作的音乐作品,就不能不提到《黄河大合唱》。1939年3月,冼星海去看望青年诗人光未然,听其朗诵了《黄河吟》。武汉沦陷后,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进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1939年1月光未然抵达延安后,便创作了朗诵诗《黄河吟》。这组诗以黄河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为贯穿形象,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在艺术上,全诗构思完整,布局讲究,同时,由于诗人从中国传统诗词表现手法上吸收借鉴,组诗节奏明快,语言凝练。冼星海听后顿时产生共鸣,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回家后,他乐思如潮,奋笔疾书,经过六昼夜的不眠不休,完成了著名的《黄河大合唱》谱曲创作。半个月之内,他又连续完成了该作品八个乐章及伴奏音乐的全部乐谱。除“黄河怨”“黄河颂”两章修改过几次之外,其他部分都是一气呵成。《黄河大合唱》将民间说唱音乐与战斗性的群众歌曲音调完美结合在一起,将西方音乐和中国民族精神、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相融合,兼具交响性和广泛群众性的特色,富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中国气派和时代特征。这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巨作,在中国抗日战争风雨如磐的岁月里横空出世。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杰出、影响最大的一部大型声乐套曲,成为冼星海音乐的最经典之作。这部作品分为“黄河颂”“保卫黄河”等八个乐章,采用了齐唱、轮唱的演唱形式,两年后又将其修订为五线谱与管弦乐伴奏。全曲气势磅礴,将时代精神、民族气魄与大众艺术形式紧密结合,歌颂了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画面。冼星海在《创作札记》中写道:“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

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首次公演。当时乐队只有3把小提琴、20多件民族乐器,低音弦乐器用煤油桶制成,打击乐器用脸盆代替,加上大把的勺子放在搪瓷缸子里摇晃,以合成不同的音响效果。这支颇为“原始”的乐队演奏乐曲,烘托着站立台上的40多位热血青年放声高唱:“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公演获得巨大成功。

5月11日,在庆祝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一周年的晚会上,《黄河大合唱》演出,由冼星海担任乐队指挥。他一改往常的西装打扮,身穿八路军灰布军装和草鞋,打着绑腿,扎着宽皮带,以革命战士的形象出现在舞台。随着《黄河大合唱》乐声响起,在场观众无不精神振奋、热血奔涌。演出结束时,台下的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首长起立并报以热烈掌声。

7月8日,周恩来从重庆回到延安,观看了《黄河大合唱》的演出,他激动地给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郭沫若写道:“《黄河大合唱》是抗战中所产生的最成功的一个新型歌曲。音节的雄壮而多变化,使原有富于情感的词句,就像风暴中的浪涛一样,震撼人的心魄。”

《黄河大合唱》诞生不久,就作为爱国救亡的精神号角,被广大中华儿女广为传唱,并于1939年下半年传遍中国,飞向世界。这部音乐作品曾在纽约、伦敦、莫斯科演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冼星海的名字也因这首歌曲而家喻户晓。

冼星海,永远的黄河大合唱

红色的记忆,是永远的丰碑。在党的百年征程中,革命先辈用热血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用温情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红色华章,激励着中华儿女劈波斩浪、奋勇向前。打开尘封的历史记忆,记者讲述感人的红色故事,展示新时代昂扬向上、担当有为的奋斗足迹。

音乐作品的原始手稿大多只有一部,而《黄河大合唱》却有两部。和后来五线谱版的“莫斯科版本”不同,1939年延安手稿是简谱,一共68页,虽然年代久远,字迹也有些褪色,但依然能看出冼星海谱写简谱秀丽隽永的字迹,行间工整抄录的光未然的歌词。手稿封面为黄色牛皮纸,冼星海在上面用红色铅笔写下大大的“黄河”二字。

冼星海在《黄河大合唱》延安手稿封面亲自写下“黄河”二字

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最惨烈的日子。1938年底,光未然25岁,率领抗敌演剧三队在前往第二战区抗日前线途中渡过黄河,目睹了黄河壮丽的景色,黄河船夫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被苍劲有力的船夫号子深深震动。后在行军途中不幸坠马负伤,左臂粉碎性骨折,被紧急护送到延安医治。

那时从法国留学归来的,在上海、武汉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冼星海,已经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光未然和冼星海这对好战友就重逢在延安了,两人相约再次合作。光未然抑制不住创作的冲动,忍着剧痛躺在病床上口述,由队友胡志涛笔录,完成了《黄河大合唱》8个乐章的歌词创作。

年轻时的冼星海

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说:两位老战友相见,又彼此非常了解,非常高兴也有说不完的话。我父亲看着他,就跟他说,怎么样,咱们再来一次合作,来一次厉害的。

1939年3月,在西北旅社一间宽敞的窑洞里,一场小小的朗诵会开始了。父亲光未然第一次将《黄河大合唱》400行歌词朗诵给演剧三队队员和作曲家听。冼星海就静静地坐在门边的椅子上。后来父亲每每说起当时那情景,都兴奋不已。

光未然:他那时候比别人还要静心地听,听得很兴奋一下子就站起来,当时大家都蹲在那里、坐在那里,他一把就抓过去说“我有把握写好它!”

冼星海在窑洞里临窗的小炕桌上创作黄河大合唱。如今翻开这本68页的延安手稿,每一个乐章,冼星海都用蓝色蘸水笔写好标题、表演形式、说白、给演唱者的情绪提示,并用红色笔圈出调号。夫人钱韵玲在空白纸上画好笔直的小节线,冼星海再在里面填上分声部的简谱。有时突来灵感,他们还会在写好的谱子上方贴上一张小条,补上几小节,使乐曲更加饱满。在最后一个乐章“怒吼吧,黄河”时,不知是不是已经压抑不住内心对民族危亡的激愤,他在后面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惊叹号!六天后,这部史诗性的民族音乐巨作诞生了……

1939年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黄河大合唱》首演。这场没有几件像样乐器,甚至加入了搪瓷缸和金属勺子的演出,却令“台下发出狂热而持久的掌声”,那天父亲身披黑色大氅遮挡住受伤的手臂和拐杖,亲自上台吟诵。

1个月后,在为庆祝鲁艺成立一周年的晚会上,冼星海亲自上台指挥《黄河大合唱》,台上百人一齐高唱,阵容空前强大,现场群情沸腾。“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那是中华儿女将对民族危亡的痛化作的一声声怒吼,一股万众一心不可战胜的力量从这里喷薄而出!从此,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歌声在中华大地上处处传唱。

冼星海指挥《黄河大合唱》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 韩子勇:《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是革命文艺的高峰之作,是百年来最有影响力的音乐作品。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陕北是中国革命的主场,黄河、黄土高原又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民族精神的根与魂。这些要素结合在一起,给冼星海以巨大的创作冲动。在那一刻,他和民族精神融在了一起,他是和时代一起完成的。

公演成功后,冼星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5月,因为工作需要,他化名前往苏联。1941年春天,他将《黄河大合唱》进一步修改整理,增加了《序曲》部分,编配成大型管弦乐队总谱,于是便有了后来的第二份手稿。我的父亲光未然以本名张光年继续投身于文化抗战的工作。他的诗歌依旧激情澎湃,气势雄伟。而两人从延安一别就再也不曾相见。1945年冼星海因病在莫斯科逝世。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 向延生:冼星海在苏联莫斯科去世以后,苏联方面把他的一些作品送到了当时苏联驻中国大使馆,由使馆移交给在南京的中共代表团,是周恩来同志亲自接收了这批珍贵的东西。当时中央管弦乐团的领导人奉命到延安的中共中央办公厅把一皮箱的东西取回来的。箱子打开以后,里面就有冼星海在莫斯科整理的第二份手稿。

《黄河大合唱》莫斯科手稿封面

父亲曾经告诉我,他当年甚至没敢想能活着看到抗战胜利。因为敌人太过强大,一年两年、五年六年,什么时候能够抗战胜利,没有人能知道。但是大家想的是,我要跟你拼到底,我绝对不退却,我死了还有别的人。我们现在听到的《保卫黄河》的朗诵词里有一句,“我们抱定必胜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其实父亲的原词里,这里不是“必胜的决心”,而是——“必死的决心”。延安手稿中“保卫黄河”乐章,原词为“我们抱定必死的决心”

《黄河大合唱》传唱了80多年。时代在不断变化,但《黄河大合唱》所蕴含的那种不屈的民族精神却历久弥新,散发着顽强不息的生命之光,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王礼:我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馆员王礼,生于1988年。上学的时候演唱过《黄河大合唱》的部分段落,每次音乐响起心中都是波澜壮阔,热血沸腾。毕业来到这里工作后,见到了《黄河大合唱》的手稿,手稿散发的气质,那种不屈的气节,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冲击着我。《黄河大合唱》是英雄的歌,是鼓舞人心的歌,是胜利的歌。我们会把《黄河大合唱》文化遗产和它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传承下去。

冼星海创作了大量具有战斗性和感染力的群众歌曲,1935年至1938年间,冼星海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开拓了中国现代革命音乐的新局面。他还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不朽名作,振奋了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抗敌救国的精神武器。

冼星海,原籍广东番禺,1905年出生于澳门一个贫苦渔民家庭,幼年时随母亲侨居马来亚谋生。1918年回国后,先后入岭南大学附中和岭南大学,酷爱音乐。

1918年从新加坡回国进入岭南大学附中。1928年进入上海国立音专学习音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作曲班学习。

1935年,冼星海毕业回国,投入抗战歌曲创作和救亡音乐活动,创作大量群众歌曲,并为进步电影《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等作曲,同时,受著名教育学家、会计学家潘序伦和上海文化界救国会邀请,与吕骥、何士德等人建立了立信会计学校(现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音乐训练班,培养了诸如麦新、孟波、杨祚铭、邹伯宗、鲁剑光等一批音乐人才,为抗日救国时期音乐艺术在国内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后又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并赴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救亡歌咏运动。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他参加上海话剧界战时演剧二队,进行抗日文艺宣传[3]。

一次,冼星海参加了上海学联到郊区救亡宣传的活动。国民党当局派保安队到现场阻止学生,对峙时剑拔弩张。这时,青年诗人塞克把自己写的一首诗交给冼星海。冼星海怀着满腔激愤,朗诵了两遍,倚墙只用了5分钟就写出曲谱——“枪口朝外/齐步前进/不伤老百姓/不打自己人/……”这首《救国军歌》当场在学生中唱响,随后在场的老百姓甚至连保安队的士兵也跟着唱,很多人边唱边流泪。

1935年至1938年间,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

那是1938年9月,冼星海接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全体师生的邀请电报。于是,他高兴地对妻子钱韵玲说:“我们到延安去吧。”说走就走,这年11月,两人携手离汉去延安。他们在途中结成了革命伴侣。

1938年冬,冼星海放弃优厚待遇,奔赴延安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延安“女大”兼课。在鲁艺,他负责音乐理论、作曲的主要课程,还教授音乐史及指挥。在延安的一年半,他进入创作的巅峰期,谱写了《军民进行曲》、《生产运动大合唱》、《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作品。在政治上,他追求进步,并于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3]。

由诗人光未然作词的《黄河大合唱》经他谱曲,也成了旷世千古的绝响。1939年5月11日,在延安庆祝鲁艺成立周年晚会上,冼星海穿着灰布军装和草鞋、打着绑腿指挥《黄河大合唱》,在场的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首长连声叫好。更有许多人唱着“风在吼,马在叫”,走向抗日战争最前线。

在延安的艰苦条件下,党中央决定每月给冼星海15元津贴,而当时朱德总司令每月津贴只有5元。另外,鲁艺的助教有6元,教员有12元。冼星海每星期能吃两次肉,两次大米饭,每餐多加一个汤。这些都体现了党组织对特殊人才的尊重。

1940年5月,他受党组织派遣去苏联为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配乐。后因战乱和交通阻隔而难以归国。其间,他写有交响曲《民族解放》,管弦乐组曲《满江红》,管弦《中国狂想曲》以及小提琴曲作品等近300件。撰写并发表了《聂耳——中国新兴音乐的创造者》、《论中国音乐的民族形式》等大量音乐论文。由于劳累和营养不良,他的肺病日益严重。1945年10月30日病逝于莫斯科,年仅40岁。

冼星海被安葬在莫斯科近郊公墓,骨灰盛放于一灰色大理石小匣,匣子正中镶着音乐家的一张椭圆形照片,周围环绕缎制花束,下刻金色俄文:中国作曲家、爱国主义者和共产党员:黄训(赴苏联后用母姓)。1945年11月14日,延安各界为冼星海举行追悼会。

冼星海既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也是为中国抗战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音乐作品不仅在民族抗战时期广为传唱,成为唤醒民族觉醒意识的号角,而且在他去世后的60多年里仍然受到人民大众的喜爱。从冼星海的生平事迹透视其人格品质,并对其人格品质生成的历史文化基因与现实土壤进行分析,对于当今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过程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会有很好的借鉴意义。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毛主席为他题词“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致哀”。1999年11月,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阿拉木图市的弗拉基米尔大街被命名为冼星海大街。江泽民主席访哈时还到冼星海当年的故居凭吊,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这位音乐家的永久怀念。

冼星海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继聂耳之后又一位伟大的人民音乐家,他坚持并发展了从聂耳开始的革命音乐传统,以更广阔的题材、体裁和更丰富的艺术手法,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的伟大现实,创造了一系列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富有独创性的音乐作品,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广泛而久远的影响。

他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师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斯,1931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在高级作曲班学习,他是该班几十年来第一个中国考生。留法期间,他创作了《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

1935年回国后,他在上海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先后创作了《救国军歌》《战歌》等大量抗日救亡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夜半歌声》《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太平天国》《日出》《复活》《大雷雨》等谱曲。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他参加上海话剧界战时演剧二队,进行抗日文艺宣传。同年10月到达武汉,不久参加了周恩来、郭沫若等领导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参与主持抗战音乐工作。期间,他创作了《保卫卢沟桥》《游击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著名抗日歌曲。

1938年底,冼星海到达延安,后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1939年3月,由诗人光未然作词的《黄河大合唱》,经他谱曲,成了中华民族的千古绝唱。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公演。5月11日,在庆祝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一周年晚会上,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观看了由冼星海指挥演出的《黄河大合唱》后,连声称赞。周恩来从重庆回到延安看过演出后,于7月8日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在延安期间,他还创作了《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大型作品,以及《三八妇女节歌》《打倒汪精卫》等大量歌曲。此外,他发表了《聂耳——中国新兴音乐的创造者》《论中国音乐的民族形式》《民歌与中国新兴音乐》等许多音乐论文,论述中国新音乐发展的历史经验及大众化和民族形式等问题。1939年6月,冼星海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0年5月,他受党中央派遣去苏联为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配乐。临行前,毛泽东于百忙中在家中请他吃饭,为他饯行。到苏联后不久,卫国战争爆发。他因战乱和交通阻隔而难以归国。其间,他以音乐为武器,写下了交响曲《民族解放》《神圣之战》,管弦乐组曲《满江红》《中国狂想曲》,歌颂苏联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表达对祖国的深切怀念。由于长期劳累和营养不良,致使肺病加重,1945年10月病逝于莫斯科。延安各界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毛泽东亲笔题词:“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致哀”。

2009年9月10日,冼星海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冼星海一生创作的音乐作品近三百件,代表作品有:大合唱《生产运动大合唱》、《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牺盟大合唱》,交响曲《民族解放》、《神圣之战》,管弦乐组曲《满江红》,管弦乐《中国狂想曲》,小提琴曲《郭治尔·比戴》,歌曲《游击军》、《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黄河之恋》、《夜半歌声》等。

冼星海的音乐作品不仅在民族抗战时期广为传唱,成为唤醒民族觉醒意识的号角,而且在他去世后的60多年里仍然受到人民大众的喜爱。从1935到1940年的5年间,冼星海写出了几百首抗战歌曲,为民族解放运动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冼星海一生创作的歌曲有一百多首,在他的创作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广的是多种多样的群众歌曲,如《救国军歌》《青年进行曲》《保卫卢沟桥》和《到敌人后方去》;有具体展示人民战争壮美的战斗图景、将抒情性与鼓动性或描绘性与概括性结合在一起的《在太行山上》《游击军》和《反攻》,这类作品以号召性的音调,坚决果断的气势,反映了抗日军民的英雄形象。抒情歌曲有《夜半歌声》《黄河之恋》《赞美新中国》《茫茫的西伯利亚》等。这类歌曲很有激情,与战斗类型的歌曲合在一起,具有非常强的艺术魅力。还有表现劳动性的歌曲。如《顶硬上》《拉犁歌》《搬夫曲》和《路是我们开》,这种歌曲多是在劳动民歌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所表现的是劳动人民满怀信心的斗争精神。还有为妇女、儿童写的《只怕不抵抗》《祖国的孩子们》和《三八妇女节歌》等等。此外,他还写了一些室内性的独唱歌曲,如《雨的乡村》《夜曲》《卜算子》《忆秦娥》等,这些都是他的早期作品。大型声乐作品有《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国人最为耳熟能详的《黄河大合唱》,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传唱大江南北,极大地鼓舞了民族士气,振奋了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抗敌救国的精神武器,是中华民族不朽的英雄乐章。

对冼星海的评价:

马祥林(国防大学图书馆主任):①冼星海是中国民族新音乐事业的先锋,一生中创作了200多首大众歌曲、4部大合唱、2部歌剧(其中一部未完成)、2部交响乐、4部交响组曲、一部交响诗、一部管弦乐狂想曲,以及许多器乐独奏、重奏曲和大量的艺术歌曲,还写了许多音乐方面的论文。②南国箫手早闻名,文化名都苦追寻。救国军歌感肺腑,黄河合唱荡激情。高亢战歌发怒吼,大众救亡谱呼声。崭新音乐拓历史,领袖题词慰生平。

指挥家严良堃:他的指挥非常新鲜,特别是唱词中的“起来!起来!起来!……”,第一个“起来”用左手向前一挥,第二个“起来”右手一挥,到了第三个“起来”两个手一齐向上挥,并跟着向前跨了一大步,非常富有煽动力,把在场的观众的情绪全都激发起来了。

西安音乐学院副教授高贺杰:从音乐创作角度来看,《黄河大合唱》具有鲜明的多声部复调音乐特征,不同于简单的大齐唱。所谓多声部复调,就是在一首作品中,由几个具有独立意义的旋律性声部纵向结合在一起,这种写作技法使音响效果达到如‘赞美诗’般雄浑饱满的效果。

冼星海和妻子钱韵玲两地遥隔,能不依依

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音乐也成为战斗的武器。著名音乐家冼星海,曾化名“黄训”,为全民族抗战奉献了《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等不朽杰作,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日救亡。

他曾在一封书信中这样写道,我是一个音乐工作者,我愿意担起音乐在抗战中伟大的任务,希望把宏亮的歌声震动那被压迫的民族,慰藉那负伤的英勇战士,团结起那一切苦难的人们。

国难当头,虽不能在战场拼杀,但他把知识分子的气节和血性全部融入到了救亡歌曲的创作和宣传中。他拒绝写迎合低级趣味的歌曲,为抗战创作不收一分一毫。

1940年,受中共中央委托,冼星海前往莫斯科,参加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的后期制作与配乐工作。不久,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在战争残酷的日子里,他与苏联人民一道过着极度困苦的生活。

今晚,我们一起来读冼星海在苏联期间以“黄训”署名写给妻子钱韵玲的信。信中提到的“妮娜”,是他当时年仅两岁的女儿冼妮娜。

玲:

匆匆别后不觉已届两度寒暑,两地遥隔,能不依依?时为秋凉,尤望加衣珍重。别后想必学业进步,身体健康。我在这里身体比前健壮硕大,精神健全,食欲增加,工作更比以前进步,见识亦较以前广泛,身心非常愉快。

妮娜在你殷勤爱护之下,必定很幸福地过她的生活,亦必比以前更天真活泼了。她这一幅小面孔,我时常都怀念着她,今年她是两岁了,长大一些还是送她到幼稚园,免得你分心,有碍工作和学习。

我们今后更要进一步的锻炼自己,尤其是处事、待人、接物的各方面。我总有这样的感想,我们一天比一天进步,但我们在现在的环境,应该更努力去学习和工作。比学习和工作更重要的就是锻炼自己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苦干和谦虚的精神,我相信你比我做得更好,我时常提及无非就是勉励我们加紧日常生活。的确地我在将近两年的时间,我得到许多宝贵的教训和经验,我想在不久,我们可以见面团聚彼此交换一些过去经验和意见,又是何等愉快的事呢。现在你更要安心工作,我回来时必定带给你许多安慰和愉快。

妈妈生活不知道怎样?!我怀念着她如同怀念着你们一样,我深怕老人家生活又成问题!你是否仍然每个月给她写信?你可记得这一件事,不然老人家在上海是孤苦无靠的怎样度过这样的生活呢?或许你明白我为什么许久没有给你写信的原故,现在因有机会可以带信,顺便写几行,聊解你和妮娜的远念。愿努力、珍重!

代候好友们的安好不另

黄训

一九四一年九月十八日

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年仅40岁。在病榻上,他完成了最后一部作品《中国狂想曲》,却再也没来得及见见母亲、妻女,没有看到他期盼的新中国成立。

但父亲的言行潜移默化影响着女儿妮娜。因为祖国建设的需要,报考大学时,冼妮娜选择了工科,毕业后在大西北从事飞机制造工作。她希望自己能成为像父亲一样的知识分子,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多作贡献。

一个曾经苦难的民族,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屈的脊梁,才可以傲然挺立。今夜,我们缅怀先烈,更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前行的力量。

冼星海说:“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每个人在他生活中都经历过不幸和痛苦。有些人在苦难中只想到自己,他就悲观、消极,发出绝望的哀号;有些人在苦难中还想到别人,想到集体,想到祖先和子孙,想到祖国和全人类,他就得到乐观和自信。”——冼星海“中华民族的解放胜利,就是要每一个国民贡献他纯洁的爱国之心。”

1945年10月,毛泽东为他题词“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致哀”。1985年6月13日我国发行《冼星海诞生八十周年》纪念邮票,纪念冼星海先生。1999年11月,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阿拉木图市的弗拉基米尔大街被命名为冼星海大街。2017年6月13日,在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之际,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松江校区昭信堂内,冼星海半身塑像正式揭幕,以纪念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诞辰112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