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中国音乐学院教师获批两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

更新时间:2024-10-17 16:47  浏览量:1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立项通知,我校教师获批两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乐派研究院付晓东教授《中国古代音乐科学思想的实证性研究》(项目编号:24AD010)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乐派研究院李丽敏副教授《20世纪中国民族管弦乐国际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4BD086)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高级别项目,每年面向全国招标,以社科领域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作为主攻方向,注重基础研究、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国社科艺术学单列项目代表了艺术学科理论研究的前沿水平,对本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和学术价值。

付晓东教授主持的《中国古代音乐科学思想的实证性研究》项目,内容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两部分。理论研究部分拟从音乐与数学、音乐与物理角度出发,通过科学实验手段对中国古代音乐科学思想进行实证,总结其体系并提炼精髓;实践创新部分则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建模、声学测量与仿真、声音可视化和虚拟现实,对中国古代音乐科技成就进行VR场景建构,实现多感官交互体验。该项目的学术价值体现在对中国古代音乐科学思想的深入挖掘和实证分析。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音乐学与自然科学领域相结合,为中国古代音乐的科学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路径。其研究意义在于坚持守正创新,辨析中华民族音乐的正脉,理解中华音乐多层形态背后的智慧结晶和审美特质。通过实证研究为中国古代音乐文化赋予科学注脚,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科学智慧,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李丽敏副教授主持的《20世纪中国民族管弦乐国际传播研究》项目,对产生于中国大陆的民族管弦乐近百年来在海外传播和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统计、梳理和总结,运用传播学、符号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理论阐释,以揭示中国民族管弦乐在国际传播的行为方式及文化意义,并从理论方面明晰这一传播现象在彰显海外华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方面的重要价值。其研究成果不仅具有文化传播学方面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国际文化战略方面重要的政治意义,对于赢得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策略的实现都有重要价值。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特别是重点项目的连续获批,体现了学校科研工作以服务国家文化战略和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为宗旨,引导科研工作者关注文化重点战略、深耕学科前沿取得的成绩,也彰显了学校在建校60周年之际,以科研项目助推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在学校“双一流”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中取得的坚实学术成果。

出品:党委宣传部

文:王 征

设计:高楚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