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胶唱片:勾连当下与过往
更新时间:2024-12-12 11:39 浏览量:6
作为物的记录音乐的工具——黑胶唱片,所承载的并不仅是普遍存在的人类情感,还有情感所依附的特殊时空标记,在看似已经是过去的黑胶唱片上,人们听到的不仅仅是音乐本身,更多的则是关于那个时代的记忆。以黑胶唱片为代表的各类“物媒介”,在过往与当下,在人的意识与存在间构筑了一座桥梁,成为当下解决个体生存焦虑的一个重要范畴。
从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成熟到当下AI技术的迅速突破,原本横亘于现实与虚幻的物理的屏障被一步步击碎,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如果没有物的载体,我们如何证明自己曾经来过?音乐作为艺术的重要组成,其去物化的特征使其长期居于人类情感表达的核心,但即使如此,各种记录音乐的“物”依旧至关重要,其原因在于,作为物的各类记录音乐的工具所承载的并不仅是普遍存在的人类情感,还有这种情感所依附的特殊时空标记,一如在看似已经是过去的黑胶唱片上,人们听到的不仅仅是音乐本身,更多的则是关于那个时代的记忆。以黑胶唱片为代表的各类“物媒介”,在过往与当下,在人的意识与存在间构筑了一座桥梁,成为当下解决个体生存焦虑的一个重要范畴。
物媒介:黑胶的前世今生与记忆重启
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所发布的2023年全球音乐报告显示,中国大陆音乐市场增长25.9%,其中最大的驱动力来自黑胶唱片。历史地看,黑胶唱片的发展并非呈传统的线性脉络。自1948年哥伦比亚公司推出的密纹唱片开始,黑胶唱片随时间的发展逐渐繁衍成了一个庞大的唱片家族。大体上,黑胶唱片可分为黑胶、彩胶、画胶三种基本类型。但20世纪80年代CD的出现让黑胶放大了技术限制:易划伤且过重过大,黑胶的出货量便进入了相对停滞期。考虑到这些情况,加上磁带、MP3等设备相继而来,有不少学者与媒体便已预测黑胶将被历史终结。但事实相反,黑胶唱片的销量在近十年内持续回升,超过CD等众多音乐实体的增长速度。它本身的重量、大小及纹理等物理属性在数字时代之下,反而成为区别于其他音乐格式的优点。再加上加速度的焦虑使怀旧情绪在当今被不断放大,对旧技术、旧媒介的怀念与记忆已然成为现代人的情感需要。黑胶唱片便在数字时代下重生为一种新的声音媒介与潮流载体,被用户当成怀旧记忆的门户,成为勾连当下与过往的媒介之钥。
作为“物媒介”,黑胶唱片对人的影响并不是技术器具的功能释放,而是以独立之物将意义注入与人类连接的关系网络中,进而形塑人的行动与体验,演绎其社会生命。故而,对于媒介物的考察不能局限于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层面,更要看到物本身承载的特定文化与社会意义,即媒介物的生命属性。从物的社会生命与文化传记视角来观照黑胶唱片的流通轨迹,探讨其在不同情境下生产出怎样的文化形式与意义变迁,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新旧媒介的意涵,并管窥其背后更为深邃的社会网络关系与社会事实。
物生命:黑胶的仪式实践与数码重生
由PVC等材料制成的黑胶唱片,形成之初便具有物质性,并且塑造了消费实践的时间维度,推动着黑胶商品化的进程。当人们围绕黑胶的消费实践随时间和空间展开时,主体和客体间的情感联系得以强化,进而形塑着感官体验与社会实践的发生。
黑胶唱片作为中介,依托自身的物质性指引人类的身体实践,调适人类的感知体验。虽然其使用与保存较数字音乐烦琐,但它所传递出的仪式感与音色质感能使处于加速社会中的个体获得暂时性的脱嵌体验。在听黑胶的过程中,人们重建传统视听媒介所遵循的线性模式,构建出真实情境的媒介空间,个体得以有完整欣赏一张唱片的可能;同时必需的物理互动(如更换唱片、调整唱针等)加深了听众与音乐之间的关联,这种参与感使音乐聆听成为一种更为主动和令人沉思的行为。
基于对原始模拟媒体技术的认可与怀旧,黑胶唱片作为勾连过往的“媒介”,在成为流行媒体实践一部分的同时,也被使用者放置于诸多实践情境之中,由此黑胶唱片便产生了“商品的偏移”,具体可表现为唱片被内嵌于不同空间以及再媒介化。黑胶爱好者围绕如何储存、收藏唱片产生出了形式多样的空间实践。一是将唱片竖立摆放在收纳箱中,供播放使用;二是利用墙壁的空间表面,定制唱片“书架”,使爱好者的音乐品位得以被看见。当然,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之物延伸至线上,黑胶也会经历“再媒介化”,由物理生命转向数字生命,变成虚拟之物与实在之物叠加的“数码之物”。原本黑胶的物质性是单向的、静态的,经手机等数码设备二次拍摄编码成数字化信息文本后,便能在网络被人转发、复制、再生产。此类行为构成了物质媒介与话语意涵之间的中介与记录工具,也成为另一种数字空间中收藏的展示。
物流通:黑胶的关系缔结与生命挽救
从媒介的中介性来看,物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便是从认知对象,转为嵌入人际关系网络的节点,以黑胶唱片为核心的人际交往便是唱片中介性的重要表现。一方面,黑胶唱片作为“流通的实体”缔结了多样化的“连接”,编织成了新的流动网络与文化形态。另一方面,个体针对废胶的不同改造方式被重新诠释为一种赋予人类品质的力量,即继续积极地挖掘物的社会生命之潜力,力图使之“重生”。
社交媒体与数字平台聚集着不同的节点,通过融合线上和线下空间,推进着黑胶唱片的商品化流动。该过程主要是通过官方网站发售和粉丝群建立展开的。一般黑胶唱片在所属音乐公司或厂牌官网发售,用户点开发售链接跳转至购买页面即可。然而,发行年代久远以及海外歌手的唱片则是例外。由于此类唱片量稀缺、唱片发行不在国内,在普通交易市场上难以一手购买,只能依靠第三方代购或海淘。因此,便有不少黑胶爱好者会自发成立黑胶唱片微信购买群,不定时发布团购与老唱片海淘的“拼团呀”信息,购买者只需在小程序中选购黑胶并提供订单凭证。作为唱片集散地的微信群不止于买卖环节间的互动,还会发展为日常分享、情感联系、文化交流等多种事项交流和传播的线上场域。
对于部分黑胶而言,它们会经历二次售卖的过程,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的交易网络。在这个过程中,买卖双方的自我认知和互动交流以及平台二手商业结构规则均会作用于黑胶交易。并且二手黑胶也会因独特的生命前史突破固有文化结构,书写出另类的文化传记。首先,二手黑胶的定价有相对稳定的不成文惯例。唱片状况、版位、演出者名气大小等要素都会影响定价。首要的影响因素是音乐质量和稀有程度。其次,平台上的卖家会运用图像和文字来凸显唱片的独特文化身份,展现其镌刻的时间痕迹。
当然,并非所有的黑胶唱片都能完整地经历购买、聆听、保存和欣赏的音乐实践过程。黑胶唱片的脆弱性和易损性使得它极易发生断裂、刮花等,便会严重影响收听效果,沦为废胶。修复便是黑胶爱好者常采取的一种方式。对于许多音乐爱好者和收藏家而言,修复黑胶不单是对物理媒介的维护,更是个体调动已有的人际关系资源,共同推动音乐媒介资源的保存。此外,再利用和转化是处理破损黑胶唱片的另一种常见方式。某些黑胶表面或许出现了不可逆的划痕与弯曲,难以修复。若不经改造,废旧唱片将被人直接扔掉或丢弃于某个角落,以消极的方式走向生命尽头。基于原黑胶属性开展转化利用与物品再造,既彰显个人创造性思维,又标记个人文化实践的过程。这类破损黑胶常被制作为艺术装置、时尚配饰等物品。(社会科学报社融媒体“思想工坊”出品 全文见社会科学报及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