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原创力不在、好音乐不继,再去争论华语乐坛谁是王者已无意义
更新时间:2024-09-20 01:52 浏览量:37
昨天,读到郭富城资深粉丝与写手的一篇文章,他以“为何华为Mate XT非凡大师再次请了刘德华代言而不是郭富城”话题行文,成功引起老歌迷老影迷们对谁是“天王之首”的讨论。
几万的阅读量,几百条的评论量,证明了当年华语娱乐圈的王者即使不再是“流量之王”也依旧拥有庞大的粉丝基础;也说明粉丝的年龄会老但情怀不老,喜新厌旧从来都不是60、70、80后会干的事儿。
做自媒体3年了,一直在坚持,也一直在思考,3年还未积累到9000粉丝,接着做下去的动力是什么。
这三年来,经历过行业的“牛市”,也从热度、收益与政策中感受到了任何行业都不会永葆娇颜,今日的天骄或许就是明日的黄花。
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对于笔者来说,可以借用《一代宗师》里宫二的话,就是悦人悦己。
悦人,找个知音而已;悦己,安放自己的情怀,在闲暇之余贴补一下家用。
悦人,千金易得,知音难求,世界太喧嚣,3年间偶得知音寥寥数人。
悦己,碎银难挣,劳神伤身,幸得越来越喜欢乐坛的一些人、一些往事。
也曾嫌弃过自己,曾为了话题度与流量,学过文头的写手来自己制造话题。
终是回归初心,用情怀来表达对歌手们的感谢、对好作品的歌颂、对幕后音乐人们的推崇,音乐虽有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但纯粹的东西一定有它存在的意义。
和自己的内心独白后,来进入今天的话题吧。
现代华语乐坛发展至今,有很多精彩的作品和各具特色的歌手,也留下很多为人津津乐道的段子与故事。
比如台湾乐坛。当年的“本土一姐”之争,关系到两位重量级天后,一位是“华人世界永远的天后”邓丽君,一位是“帽子天后”凤飞飞。
邓丽君在台湾、香港和日本都拿到了当地乐坛的最高荣誉,可以说华语乐坛只此一位。
而根植本土的凤飞飞,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躬亲垂范,影响到了太多的后辈歌手,论名气,凤姐不如君姐,论在本土的贡献与影响力,二者是一个档位。
笔者此前写这个话题时曾引起了双方歌迷的激烈争论,虽然这两位的歌迷都是爷叔辈的了,但维护起自己的偶像时却是谁也不甘居下风。
这就是纯粹到极尽排他的爱了,这样的爱或许有点狭隘但却一定可爱。如今二位天后都已香消玉殒,再争论意义不大,唯有其人其作品永远放在歌迷心底。
再比如台湾乐坛80年代底的“一哥”之争。当年的“浪子”王杰出道即巅峰,在专辑销量上一路狂飙,率领飞碟唱片打得第二名滚石唱片毫无还手之力,即使滚石从综一唱片挖来“小哥”齐秦,也难逃被吊打的局面,直到陈淑桦发行了专辑《跟你说,听你说》。
然而,即使陈淑桦的《跟你说,听你说》卖到了102万张,远超王杰当年专辑《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可当年的金曲龙虎榜年度冠军依旧是王杰,因为他歌迷投票部分高出陈淑桦太多。
笔者认为,齐秦和王杰都短暂地做过台湾流行乐的“一哥”,齐秦是在综艺唱片时期,大约从1985年到1988年,而王杰横空出世后就替代了齐秦的地位,直到香港四大天王来袭,即使台湾乐坛拿出童安格与周华健组成“台湾四大天王”也抵挡不住。
把目光聚焦到港乐,当年港乐的竞争,一点也不输于台湾乐坛,从80年代的“三王一后”还是“四大天皇巨星”的争论,到“谭张争霸”与“千夕之争”,从90年代四大天王的“天王之首”到“第五天王”之争,乃至世纪末是谁终结了四大天王时代的争论,拼制造话题的热度与深度,港乐太过超前。
比如是“三王一后”还是“四大天皇巨星”,其争议就在于一个点,到底陈百强是“三王”之一还是林子祥替代丹尼成为“四大”,争吵一直都没停止过。
如果讲官方,80年代的港乐确实没有“三王一后”的说法,而“四大天皇巨星”的说法也不是一个标准的称呼,只是在四大天王的热度统治华语乐坛后,人们回首80年代,用“四”的方式锁定了那个时代最杰出的歌坛巨星而已。
相对来说,谭咏麟与梅艳芳,可以说是港乐80年代的男女第一人,“哥哥”虽然不及“校长”但落后的身位也不算太多。
除了这三人,就是陈百强与林子祥了,陈百强胜在年轻和形象,林子祥优点在于其稳定性和特别性,孰优孰劣,只是各自歌迷的不同看法而已。
至于“谭张争霸”与“千夕之争”,其实这也是圈内与媒体在刻意制造的一个话题而已。
“校长”与“哥哥”都是笔者的心头好,甚至个人更喜欢风华绝代的“哥哥”,但“谭张争霸”中,“哥哥”一直处于追赶者的状态,只是追近的脚步越来越快,这种变化对“校长”的身心造成了巨大折磨,导致其宣布不再拿奖以图片刻清静,其结果造成了两位歌坛男领袖的先后隐退。
至于“千夕之争”,与“谭张争霸”类似,只是陈慧娴与梅艳芳的差距要远远大于张国荣与谭咏麟之间的差距,过度宣传也造成了一隐一退,从而为叶倩文的大放异彩扫清了阻碍。
华语乐坛最坏的时代,是上世纪90年代的香港四大天王时代,因为它造成了乐坛的托拉斯与辛迪加,或者卡特尔与康采恩,让乐坛最好的资源几乎都集中在这四位的身上,对其他有实力竞争的男歌手甚至是女歌手的发展都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但90年代香港四大天王的时代,也可以说是现代华语流行乐发展这60多年来最好的时代,它就像封建社会的最巅峰——开元盛世那样,将流行乐的高度、深度与宽度都拉到了极致,这种“一超多强”的局面前所未有也后以难继。
至于“天王之首”的争论,只聚焦在张学友与刘德华两位天王身上,论国民度与商业性当然是刘德华,论专业性与艺术性那只能是张学友,因为四大天王虽然缘起香港,但却辐射到了整个华人世界,这四个人的恐怖程度,大过华语乐坛以前和以后所有与“四”字有关的音乐人物或者指标。
这四位过后,华语乐坛的中心从香港转移到台湾,台湾的周王陶林与“四大三小天后”引领了又一个十年。
可是,当电信业影响到了唱片业,当歌迷的听歌方式从听卡带听CD变成了听单曲用数媒时,产权得不到保护、创作得不到保护、很多与音乐相关的人和行为主体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时,没有好创作,没有用心听歌的歌迷群体,歌手们也不专心于唱歌时,即使有舞台,又如何取悦观众呢!
应了那句话: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当年大家争论,是因为歌手和歌手的作品值得粉丝们去打嘴仗;而现在,争论的资本、争论的底气在哪里呢!
歌友们,因为自媒体行业的卷,可能笔者后面创作的勤度会大打折扣,不管怎样,都感恩遇见、感恩相知、感恩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