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COSVOX Audio Line + SUB 212:高度的灵活性与追求极致的音质,充分解决音乐和电影音效重现
更新时间:2025-01-09 10:21 浏览量:1
在去年,有一个发烧友发微信问我是否认识COSVOX Audio这个品牌,我说自己并不认识,有什么特点不?他说自己听COSVOX Audio音箱播放大提琴的效果非常好,还表示好不夸张的说是自己目前听过诠释大提琴最好的音箱之一……直到今年的广州国际音响&唱片展上面,我在艾音仕的展厅中看到了COSVOX Audio的音箱。与此同时,我还遇到了年轻的COSVOX Audio创始人,虽然彼此交流的时间不长。不难发现,年轻人敢作敢为的特点几乎完全体现在他的产品之中。
模块化设计,灵活多变
迎合不用的使用场景
我听的COSVOX Audio型号是Line + SUB 212的两声道全频播放配置。其中,Line是书架式音箱,SUB 212是低音音箱。两者是完全独立的两个模块,既可以整合使用,也完全可以分开独立使用,也可以根据使用环境大小,或者声音重播形式进行变化,灵活性非常好。例如,在Line + SUB 212的基础上每声道增加1只Line,或者每声道4只Line + 2只SUB 212的大型的全频播放配置。如果要组成家庭影院环绕声音响,COSVOX Audio还有一款型号为Line Center的专用中置音箱,SUB 212也可作为播放LFE声道的低音音箱使用。
另外,它们都采用密闭式箱体,整个箱体采用昂贵且坚固的6061航空铝制造,非常重,以自身重量来抵抗谐振。单只Line的重量是50公斤,单只SUB 212的重量是105公斤,仅一个声道的音响就重达155公斤!通过自身的重量来抑制箱体谐振。而音箱使用的所有单元都均由COSVOX Audio开发,并内置超低失真的放大器,只需加上前级放大器和播放机就可以使用。
长条型,带波导器的部分是Line的高音单元,这部分实际上有6只4英寸气动高音单元组成
这个6.5英寸的中低音单元的振膜部分采用了两层干式碳纤维和一层高分子阻尼材料组成三明治复合结构,刚性高且轻量化,磁路部分采用铁氧体磁钢 + 钕磁钢,还是用了多层铜短路环用于稳定磁路,以降低失真。在实测当中,Line的低频下限达到55Hz(-3dB),对于密闭箱体来说已经非常好
线列阵设计理念
Line是2分频8单元配置,它的高音部分从外观上面一个长条状的,带波导器的设计,在单元方面一共使用了6只4英寸的气动高音单元组成线阵列,目的是增加驱动空气面积,提升灵敏度,改善指向性。中低音单元是2只6.5英寸的CarbonEcho振膜的中低音单元。它们安装在气动高音单元阵列旁边,以垂直方式布局,所以单只Line就是一个小型的线阵列音箱。如果同时4只叠加同时使用就是一个更大型的线阵列音箱,让声音传播得更远,还能发出更大的声压,满足更大的聆听空间。
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高音单元的安装位置并非与中低音单元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而是比中低音单元要往后靠一点,这是采取物理方式结合分频网络的设计来实现相位对齐,它的好处就是分频网络的设计相对简单,使用元件更少,对功率消耗更少。
超低失真的功放
在功放方面,Line使用了Purifi Audio 1ET7040SA D类功放模块。这是Purifi Audio是第二款功放模块。相比起1ET400A,1ET7040SA的输出功率略大一点,但输出电流比1ET400A大了一倍,还能驱动2欧姆负载,所以驱动力更强。但同时也具备超低失真的性能,包括极低的总谐波失真和互调失真。Purifi Audio的声音取向是高解析度,速度快,而且推力强劲,很适合作为录音室的监听用途。从家庭欣赏音乐的用途,需要一定的音色体现,所以COSVOX Audio给它配上Weiss OP2-BP模块作为输入级,然后如此配置基础上对外围电路做些调整。供电方面采用Hypex的3000W开关电源,功能非常充沛。这些电子部分在Line的箱体里面全部安装在一个独立空间里面,以免被单元背部发出的声波干扰。
SUB 212的低音单元同样使用Carbon Echo振膜,但12英寸直径规格与6.5英寸中低音单元在结构上有所不同。因为超低音单元的Bl值高,功率也大,振膜的受力更大,需要更出色的刚性和阻尼特性的振膜。这个单元采用7层结构,两层干式碳纤维、一层复合碳纤维以及四层高分子阻尼材料,形成复合结构
模拟电子分频器 + DSP低频管理与修正
SUB 212是一款双12英寸低音单元的低音音箱,采用推挽式低音设计,一只安装在前面板,另一只安装在底部。推挽式低音设计的特点是工作时空气在密闭箱体内部形成高压区,低音单元的行程会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减少非线性失真。
在电子部分,SUB 212的内置一个输出功率1000W,且带DSP功能的Hypex D类功放,还有一个模拟电子分频器。模拟电子分频器分别提供150Hz、65Hz和DSP三个选项,可以将150Hz(或65Hz)以上的声音交给Line播放,DSP只作用于超低音音箱部分,可以结合Hypex的软件生成滤波器实现修正低频响应,调整延迟等功能。
COSVOX Audio使用这种方式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第一:通过DSP处理器优化低频重播效果;第二:最大限度减少整个系统的AD/DA转换过程产生负面影响,音质更好。因为AD/DA过程仅在低频管理部分,Line部分就不涉及AD/DA转换过程。
另外,Line + SUB 212也能支持全DSP控制,只要将模式选择为DSP,音频信号输入之后就交给DSP,由DSP来完成电子分频(低频管理)、修正(全频修正)、延迟等处理,这是录音室里面的推荐使用方式,可以得到很平直的频响。但从追求音质的角度,模拟电子分频器 + DSP低频管理/修正的音质会更好,更适合发烧友使用。COSVOX Audio这么设计的目的就是让音箱能满足家用发烧音响的声音重播要求以及专业录音室的监听工作要求。
Line + SUB 212的模拟电子分频器 + DSP低频管理的工作流程,相比起录音室里面常见的全DSP控制,模拟电子分频器 + DSP低频管理在音质方面更有优势
Line和SUB 212背部的接口。在音频传输方面全部采用平衡方式传输。另外,还有专用的COSVOX Link接口,这个接口主要的作用是供电。如果以Line和SUB 212组合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将电源线接入SUB 212,然后用COSVOX Link连接线与Line连接,这样每个声道只需要一根电源线连接。另外,两部分都可以独立调整电平,Line部分还提供高频量感调整
将COSVOX Link连接线连接起来。另外,在信号线连接方面,如果Line + SUB 212使用时就先接入SUB 212,经过SUB 212内部的电子分频器后再交给Line
非一般的解析力
我听Line + SUB 212是有先后次序,先单独听了Line,然后再听Line + SUB 212。其实如果不对比的情况下,我觉得只听Line部分,它的声音已经给我感到很满足,听流行歌,古典四重奏,协奏曲之类的音乐,低音是基本够用的。需要注意的是,Line的分频点大概在2.8kHz左右,所以听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距离,大概在1.5米~2米范围就比较合适。
Line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戴着大耳机听音乐一样,又或者在录音室里面听大型的号角监听音箱,音乐里面的细节非常清晰,无所遁形。《大昌天碟》这张发烧级制作,我分别听了第八段的“CoCo Jam”,还有最后一段的“Flyover Flip”。我记得曾经有人以金光闪闪来形容这张唱片在音乐部分的音色。我非常惊叹原来乐器的声像呈现效果能够如此的厉害非凡,似乎能感受到这种金光闪闪般的音色。乐器声像的鲜活又清晰的出现,质感非常强烈,还带有几分光辉灿烂的特质,乐器的声像就好像要从音箱中跳出来一样,非常逼真。还有TESTMENT公司录制韩黛尔演奏的《巴赫无伴奏小提琴组曲和奏鸣曲》,从录音效果的角度,效果是真的好。在Line上重放,小提琴的声音真实感和立体感真的非常强烈,而且声音特别的干净,透明,小提琴的声音听起来就是一种一尘不染的感觉。
强劲和充沛的功率
再听《达人·拾年》的精选专辑,我听第二段的“酒狂”(选自《阮·即兴曲》),我听到的阮琴声音既温暖,又丰满,清晰,乐器呈现鲜活。听第三段的“打击随想”,我就需要Line + SUB 212一起听,这样才能更好的重现出鼓的深沉低频和庞大的形体感。还有美国“喇叭花”公司制作的《Discover Again》专辑,我好不容易终于买到了品相好的直刻黑胶版本,全程纯模拟制作,我还是第一次听这个专辑的黑胶版本。Line + SUB 212本身内部就具备强劲功率的功放和充沛的电源供应,控制力好。我自己最熟悉的一段“Keep your Eye on the Sparrow”。乐器的声音太真实了,声音的密度非常高,声场规模非常大,跟后来发行的CD版本的声音效果不是一个水平,纯模拟录音的直刻黑胶唱片在乐器的音色的顺滑度,丰满感更有优势。而且在这段录音里面的鼓声和Double Bass,Line + SUB 212才能重现又饱满,又有冲劲的鼓声,以及深沉的Double Bass。而且经过DSP对低频进行优化之后才发现原来Double Bass的演奏还有丰富的低频音调细节变化。
总结
COSVOX Audio Line + SUB 212的初衷就是追求着极致的音质,重量级的高强度全金属箱体,超低失真的功放,低失真的单元,电子分频器 + DSP低频管理与优化,在保证音质的同时,也能充分优化系统的低频重播。而且模块化的设计,灵活性强,可以根据使用环境进行扩展,又或者根据声音重放要求进行配置,以充分的解决音乐和电影音效重现要求。
●网址:www.aysaudi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