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如何“反弹琵琶”

更新时间:2024-09-25 15:40  浏览量:42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第五中心小学学生进行足球控球训练。 通讯员 谢贵明 摄

■ 多少、大小、快慢、进退本是事物的一体两面,不可或缺,在学校管理中,要在多与少、大与小、快与慢、进与退之间掌握平衡,不能失之偏颇,更不能顾此失彼。换句话说,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善于打破惯性思维,学会“反弹琵琶”,让少、小、慢、退也成为应有的管理选项

■ 校长要深谙学校管理的基本规律,钻研学校管理的艺术,精准把握“少即是多、小就是大、慢也是快、退亦是进”的精神实质,充分认知多与少、大与小、快与慢、进与退之间的辩证关系,坚持“运用之妙,在于一心”

如果在多与少、大与小、快与慢、进与退之间进行选择,相信很多人会选择两者间的前者。一是“多”,我们常常说“人多力量大”,也有“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一说,“多”似乎强过“少”。二是“大”,我们也常说要“抓大放小”,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不分大小,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轻重,“大”似乎重于“小”。三是“快”,古人讲“兵贵神速”,当下更是一个事事快节奏、样样讲提速的时代,“快”似乎优于“慢”。四是“进”,我们都知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更有讲“慢进亦是退”,“进”似乎胜过“退”。从这些角度来看,在学校管理中取“多”、重“大”、抓“快”、求“进”似乎也理所当然,顺理成章。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多少、大小、快慢、进退本是事物的一体两面,不可或缺,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会相互转化。因此,在学校管理中,要在多与少、大与小、快与慢、进与退之间掌握平衡,不能失之偏颇,更不能顾此失彼。换句话说,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善于打破惯性思维,学会“反弹琵琶”,让少、小、慢、退也成为应有的管理选项。

少即是多

学校管理要善于做“减法”

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里说过“少则得,多则惑”,又言“大道至简”。这一论断说明了“少”“简”的价值。“少即是多”的意义不单指积少可以成多,更重要的是求“多”反而会变“少”。在学校管理中,“多”的现象比较常见,比如学校管理制度多、管理层级多、检查考核多、教师任务多等等。这些“多”不仅增加了学校管理的人力、成本,还增加了师生的负担,最终降低了师生的幸福感。基于此,校长在管理中要充分认识少和多的辩证关系,学会做“减法”,聚焦“少”来求得“多”。

首先要端正思想。人民教育家于漪“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李吉林一生潜心于“情境教育”……这些专注的“少”成就了她们非凡的事业。因此,校长在学校发展规划和目标任务设定中,要将时间和精力集中投入到一两个重点中,深耕细作,持之以恒,积少成多。例如,面对各种创评,校长要克服“全面开花”的功利主义思想,要明白样样都想要好,可能样样都不好,要有所取舍,这样才能少些折腾,多些精力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其次要践之于行。学校管理上做到“少”,可能会遇到堵点甚至痛点,校长要有韧性和定力。比如力求管理的“少”,就要下放管理权限,少些条条框框和形式主义,倡导扁平化管理,避免层级过多带来的执行力衰减。再比如教育教学上的“少”,就是要打破“以多取胜”(教师课上讲得多、学生作业做得多、平时花的时间多)的老套路,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以少胜多”、提质增效。

小就是大

管理于细节处见真章

对于“小就是大”,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一是由小到大。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事物的发展一般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大由小中来,无小不成大。二是小中见大。有道是“一叶落知天下秋”,从一个小细节可以看到大趋势。无论是有形的从小到大,还是无形的以小见大,都说明“小”不可小瞧。校长在管理中要增强“小就是大”的思想认识,关注小节、小处,不能大而化之,要重视小问题、小矛盾,不能因小失大。

一者,要抓大更要善小。有的学校在校园建设上总要求“高大上”,但在校园管理上却出现“假大空”,比如某学校文化环境推陈出新,细心者却发现其中有的展板还有文字错误;比如有学校厕所光亮一新,却没有注意到学生洗手池稍高,个子矮的学生容易弄湿衣袖。这些小细节关乎着育人和人文关怀,校长要善小而为,于细节处见管理。

二者,要抓大更要防小。在学校管理中,有些小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极有可能形成大问题。在一所学校,一棵黄芽树修剪成的球形上有一处空缺了,形成了一个漏洞,仔细观察,原来在课间有学生把黄芽树当成了躺椅,一屁股坐在上面,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残缺。我们都说“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但在每位校长眼里,一定有其认为重要的大事、次要甚至可以忽略的小事。校长没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事必躬亲,更没必要“小题大做”,但值得提醒的是,校长要及时化解小矛盾、解决小问题,避免小矛盾激化、小问题扩大化带来的被动。

慢也是快

坚守教育的本真

理解快与慢的关系,《南辕北辙》与《龟兔赛跑》这两个寓言故事体现得很清楚。我们要认清一种看似“快”的“慢”,更要懂得一种看似“慢”的“快”。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就是要力戒寓言故事中赶路人和兔子的“快”,坚守教育的“慢”,坚守教育本真。

当下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也催生了“快教育”。比如在学校管理层面,为迎合项目创建搞突击,急功近利出“成果”;比如在教师教学层面,以“满堂灌”快速完成地教学任务;比如在家庭教育层面,家长送孩子到校外培训“揠苗助长”。盲目追求教育的“快”,结果可能欲速则不达,让教育丢了魂。

一是要在“慢”中育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校长要明晰目标,久久为功,用心做好“培根铸魂育时代新人”的大文章。学校承担着百年树人的光荣使命,面对学校教育改革与创新,校长要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不为“追时髦”而丢了方向,不为“唯分数”而乱了阵脚。学生的成长是一个需要等待的过程,学校不能对学生过早地“下结论”、轻率地“贴标签”,校长要带领教师们做学生成长的“守望人”,在学生成长之路的前方等待,欣赏花开。

二是要在“慢”中育才。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个学校的应然追求。需要注意的是,快节奏、快餐式、快进度的课堂教学并非真正高效的课堂。相反,速成式的课堂可能导致学生基础不牢、一知半解。因此,学校在打造高效课堂时,校长必须把“慢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常识加以遵循。学生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学生的学习也需要消化和吸收。学习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校长要坚信慢也是快,旗帜鲜明地反对课堂起点过高、节奏太快,坚持低起点关照全体、小步子打牢基础、慢节奏夯实过程,在“慢课堂”中让学习真正发生。

退亦是进

校长要学会示弱与让步

当我们行进到陡坡难以爬坡时,往往先后退一下,通过加速度再来爬上陡坡,这里暂时的退是为了后来的进。当我们在行进中遇到大坑、拦路石时,就得绕道,这里迂回的退是为了更远的进。世界上没有永远前进的道路,迂回曲折甚至倒退也是前进的一种形式。走路、行车方是如此,学校管理、校长处事更应如此。退亦是进,就是说要懂得进退、能进能退。

记得走上校长岗位之初,我满怀激情和斗志,以为只要出于公心,只要是为了学校发展,建章立制也好,处理问题也好,推行管理举措也好,就要大步向前不让步。事实并非我想象的那样,工作中遇堵,处事时碰壁……为何欲“进”反“退”?反思之余,我明白了,只“进”不“退”又怎能游刃有余?那么,怎样以退为进呢?

其一,知错与纠错。有一次,有位学校周边的居民找到我,反映有学生折弄田地里的油菜花。我主动赔礼道歉,表示一定会加强学生教育,争取到了这位居民的谅解。我及时将此事“放大”到行政例会上,自我批评学生校外教育管理不到位,落实行政管理人员到年级、班级开展专题教育,同时举一反三,对学生进行校外的品行教育。校长在工作中难免会考虑欠周,出现偏差以及失误等,校长要正视自身的错误,主动认错、纠错,校长认错并非拉低身段,相反会拉近距离,争取主动,便于改进和推进工作。

其二,示弱与让步。校长要努力成为学校管理的行家里手,但学校管理涉及方方面面,校长很难说样样精通。当校长面对棘手问题“此路不通”时,要多听取他人的意见。校长的示弱不是利用所谓的“权力”一意孤行,而是努力营造和谐友好的工作关系,与同事在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产生矛盾时,不能盛气凌人、咄咄逼人,要学会主动让步、理性妥协。“进”是一种勇于担当的精神,“退”是一种克己达人的情怀,校长当进退自如。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同理,校长在学校管理中亦是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校长要深谙学校管理的基本规律,钻研学校管理的艺术,精准把握“少即是多、小就是大、慢也是快、退亦是进”的精神实质,充分认知多与少、大与小、快与慢、进与退之间的辩证关系,坚持“运用之妙,在于一心”。由此我们可以相信,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作者系江苏省东台市头灶镇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4年09月25日 第06版

作者:朱志军

标签: 琵琶 校长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