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报录比189:1!全国3000多名高三生赶到杭州,就为这场考试
更新时间:2025-02-24 20:18 浏览量:1
昨天,浙江音乐学院2025年本科招生复试开启。在为期3天的考试中,3000余名考生齐聚校园,为考上心仪的校园而努力。
浙江音乐学院校园里,家长们隔着护栏送考。记者邱伊娜摄
参加复试的考生们 记者邱伊娜摄
01
初复试入围比约6:1
这个专业报录比为189:1
今年浙江音乐学院2025年计划招收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表演、艺术与科技等8个本科专业共669名学生。
浙江音乐学院招生办公室主任杨阳介绍,今年初试报考学生达到了21086人,比去年多了3000人左右,“经过前期严格的初试筛选,最后来参加复试的学生有3249人,入围比例约为6:1。”
美声演唱、流行演唱、音乐学(师范)等专业关注程度较高,报考人数稳中有升。其中报考人数和招生计划比例最高的是戏剧影视表演方向,报考比例为189:1。
“浙音很美,‘上岸’不易。”来自山东、报考声乐歌剧系的陈同学说出了所有考生的心声。
鹿姐姐的同事还在校园里遇到了一对双胞胎考生:大姚和小姚,姐妹俩学的乐器是双簧管。
这次,姐妹俩和另一位同学小杨一起来参加复试,她们状态很不错,今天被安排在第一场视唱练耳考试,下午还要考乐理。
双胞胎考生和同学小杨三人在家长的陪同下来浙音参加考试。记者邱伊娜摄
“我们早就听说,浙江音乐学院专业要求特别严格,我们这个专业方向今天来复试的有25人,最后只招5个学生。我们也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小姚同学说,“面对不同的结果,我们都能接受,双胞胎未来在不同的城市上学,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02
家长们能进校陪考
大家心里都有点暖
今天,所有陪考的家长们都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走进校园,学校专门设立了考生家长休息室与接待室,供大家等候休息。
一位家长走进休息区 记者邱伊娜摄
家长和考生们可以一起在餐厅用餐、在饮水机取用热水、借用充电宝,还可以在国际交流中心或艺创空间喝一杯暖心的咖啡、点一份可口的水果糕点、逛一逛学校的文创产品,提前了解孩子未来就读的校园。
舞蹈表演专业考生雯雯今天是和妈妈、妹妹一起来考试的,今年16岁的她从三岁就开始学舞蹈,十多年来从没间断过练习芭蕾舞。
开考前,考生可凭准考证在学校琴房和舞蹈教室练习,雯雯昨晚就在学校的舞蹈教室练习。受访者供图
雯雯妈说,女儿上幼儿园时就展现出对舞蹈的兴趣,“我带着她去报班,她趴在芭蕾舞教室窗户外就走不动了。” 当时学芭蕾,要一口气交完一年的学费,几千元的价格并不便宜,她征求过雯雯的意见,如果坚持不了就不报了,但女儿很坚定地说:“是我自己选择的芭蕾,我一定会坚持到底。”
“我感觉学校挺人性化的,没有把家长都挡在校门口,等孩子考试期间,我们可以逛逛校园,提前考察一下。”雯雯妈笑着说。
雯雯(左)和妈妈、妹妹在一起 记者邱伊娜摄
雯雯考完出来,一直抱着三岁的妹妹,带妹妹一起逛校园。今天妹妹和妈妈一起来送她考试,她觉得特别安心,“我感觉今天发挥得挺流畅。”
03
赶考后还要冲刺文化课
有考生最想好好睡一觉
这几天,正是艺考生们冲专业考试的紧要关头,各大艺术类院校正在陆续进行校考,考试时间安排的比较接近,如浙江音乐学院复试时间为2月23日至2月25日;北京舞蹈学院复试及终试时间为2月26日至3月2日;武汉音乐学院复试时间则在2月21日至2月28日。
这就意味着考生们要天南地北地赶考,还要根据自己的体力精力做出取舍。
比如雯雯目前拿到的是浙江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四所院校的初试合格证,来浙音考试前已经参加过南艺复试。
“南艺的复试和上戏复试正好时间冲突,我们只能放弃一所学校。”雯雯妈说,“北舞的复试也快开始了,我们还有两天的时间准备,这几天打算在杭州租个舞蹈教室再练练,然后直接去北京考试。”
深圳考生小张背着一把道具古琴步履匆匆,她来自深圳,学的是中国舞,前几天刚完成了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类专业的复试,接下来要马上去参加武汉音乐学院的校考。
步履匆匆的考生小张 记者邱伊娜摄
另一位学中国舞的考生小黄则说,赶考结束后特别想好好睡一觉。“来浙音之前,我刚参加完上戏的校考复试,接下来马上要去北舞。每天早上4-5点我就要起床盘头发、化妆,然后准备考试,感觉太累了。”
不过,小黄觉得,跳舞让自己变得更外向、开朗,在不同的舞曲中,自己能体会到不同的情感和人生经历,“累并快乐着,如果让我选,我还是会选择学跳舞。”
考生小黄 记者邱伊娜摄
这段时间校考结束后,艺考生们还要集中精力准备文化课。一位家长说:“我女儿学数学有点吃力,有时候在及格线上下,这次考完,我们还想再数学上努努力。”
“全部考完后,我就要集中精力学政治、历史、地理了。”一位考生说。
潮新闻记者 邱伊娜编辑:戴欣怡
监制:沈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