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大台阶、音乐广场、市民广场……1200余名学生齐聚这里!
更新时间:2025-03-30 18:37 浏览量:3
近日,
由万州区教委、
万州区文化旅游委联合主办,
由重庆三峡文化旅游传媒集团承办的
“行走的思政课——
万名学生徒步万州平湖”
研学活动正式启动。
当天,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七年级1200余名学生参加首场徒步环游平湖研学之旅。同学们从万州三中太白校区出发,途经望江大台阶、十七码头、音乐广场,穿过长江二桥,经过南滨大道,最后到达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本次活动以徒步研学的形式,通过四个篇章展示万州历史、文化、生态与移民精神,师生用脚步丈量家乡土地,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时代发展脉络。
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
全程进行网络直播,
吸引上百万网友线上参与互动,
收到正面积极的社会反响。
第一篇章
徒步万州启行,踏寻城市脉搏
8时,全体师生齐聚学校操场,在激昂的班旗授旗仪式中拉开活动序幕。校领导在致辞中强调:“这堂行走的思政课,既是体能的锻炼,更是心灵的远行。”随着活动总教官带领学生完成热身运动后,队伍正式出发。
首站抵达万州地标望江大台阶,融合央视春晚元素的台阶成为鲜活课堂。青石台阶上,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排列方阵,挥舞主题旗帜,在春晚同款阶梯上定格青春身影。阶梯化作赓续城市精神的立体画卷。讲解员指着阶梯壁画介绍:“这里每一级台阶都刻着万州人的奋斗故事——从纤夫脊梁到平湖新景,攀登的脚步从未停歇。”
随后队伍行至万州港,百年码头的沧桑变迁通过讲解员生动的叙述跃然眼前,此刻,江岸的西山钟楼敲响了钟声,曾经这唤醒城市的声音,现在成了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纽带。
第二篇章
步履丈量平湖,艺术拥抱青春
一路上,师生沿长江护岸步道前行。晨光洒在粼粼江面,货轮缓缓驶过,学生们自发地唱起了《团结就是力量》,红衣少年与碧水蓝天构成了一幅鲜活的青春画卷。
10时20分,队伍抵达音乐广场,短暂的休整后,广场瞬间化为艺术舞台:由三峡歌舞团的演员们即兴表演的快闪歌舞活力四射,拉歌比赛激情澎湃。压轴群舞《满园春色》中,舞者身着青绿纱衣,如新芽破土、似柳浪翻波,将万州城市生态之美演绎得淋漓尽致。
“以前觉得家乡是课本上的名词,
今天才发现它是立体的、
有生命力的、会跳舞的。”
同学们由衷感叹道。
第三篇章
感受非遗魅力,文化点燃未来
沿南滨大道,
经过3个多小时的步行,
同学们来到位于江南片区的市民广场。
下午的市民广场气氛热烈,非遗文化与青山绿水撞了个满怀,一城山水变成了最恢弘的布景。三峡杂技团的演员们在广场进行非遗文艺表演,吸引了每一位师生。
川剧绝活《变脸吐火》引得惊呼连连,杂技《晃板翘碗》展现力与美的平衡,精彩的表演如行云流水。特别设置的互动环节中,学生们在演员指导下尝试魔术,零距离感受传统艺术魅力,神奇的技法引发现场雷鸣般的欢呼。
第四篇章
三峡移民精神,丰碑永立心间
观看非遗表演之后,
压轴之旅来到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
透过移民手写家书、
复刻老屋场景和影像资料,
百万移民“舍小家为国家”的
壮举震撼人心。
在百万移民手印墙前,
学生们将自己的手掌贴合在玻璃上,
与二十年前的印记重叠。
“以前只在课本里见过‘三峡移民精神’,
今天终于读懂它的重量。”
一名学生凝视着
移民群像雕塑喃喃道。
当夕阳透过纪念馆玻璃穹顶,将“百万移民丰碑”的影子拉长,万州三中的少年们列队面向纪念碑宣誓,江风捎来的船笛声,恰似历史与未来的和鸣。
“徒步大平湖,行走即课堂。
研学大三峡,山河皆答案。”
历经7个小时,
10多公里跋涉,
活动在夕阳余晖中画上句号。
这场融合红色教育、
艺术熏陶与生态考察的沉浸式思政课,
让学生们真正读懂“脚下的土地”。
主办方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
将持续创新思政课形式,
丰富课程内容,
让更多学生在行走中收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