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春日被音乐点亮:拨响“青春和弦” 激活传统文化资源
更新时间:2025-03-31 06:54 浏览量:3
江苏无锡的春日,被一个个音符点缀起来。
3月19日至21日,“爱乐之城·无锡”主题国际交流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以及瑞典、德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游客。他们被现场发布的一张中英文对照手绘地图吸引——囊括8条主题线路、38个点位,无锡的音乐活动、音乐场馆、故居旧址等内容清晰呈现,方便人们按图索骥体验音乐之旅。
这趟音乐之旅中,嘉宾们还登上了主办方开行的“音乐巴士”,观赏专业乐手带来的传统和现代音乐曲目表演。部分嘉宾则来到梅村二胡产业园参观,一间琴坊内,年轻调音师马云飞和无锡青年二胡演奏家杨力开启直播,二人在传统曲目中加入摇滚电音节奏,动感多元的琴声在互联网上扩散。
传承文化经典
无锡音乐土壤丰厚,鸿山遗址曾出土近400件春秋战国时期的青瓷乐器。这里诞生过“瞎子阿炳”华彦钧、二胡演奏学派奠基人刘天华、中国民族音乐学奠基人杨荫浏、《歌唱祖国》作者王莘、著名剧作家于伶等音乐名人。
中国十大二胡名曲中,包括《二泉映月》在内的8首与无锡有关,这座城市有“中国二胡之乡”的美誉。
不久前,第二届全国民族器乐展演在无锡举办。去年11月,费城交响乐团与无锡交响乐团在无锡大剧院联袂举行公益演出,来自美国的艺术家奏响《二泉映月》等中国民乐,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近年来,在无锡,传承和创新是音乐故事的主旋律。为纪念“瞎子阿炳”华彦钧诞辰,无锡每年举行大型民族音乐会、学术笔谈会,2024年8月举办的阿炳文化艺术季更是将时间延长至一个月;为纪念刘天华等民乐大师,无锡近年来先后举办数十场主题音乐会。
此外,近年来,无锡深挖音乐名人资源,“激活”一批音乐名人故居、纪念馆,向社会各界讲好音乐名人故事。位于无锡梁溪区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阿炳故居的设施得到全面提升,展陈功能也更加完善,迎接了一批批前来学习音乐文化的青少年。
新型消费空间带来美的体验
在无锡,吸引年轻人的音乐场所,不只有名人故居。
就在阿炳故居对面,古老的崇安寺旁,有一家年轻的小店。这是腾讯音乐全球首家音乐创新体验店——MUSIC Q店,是集正版明星周边、艺人活动、活动打卡、音乐试听、休闲社交于一体的线下“音乐互动空间”。
这家小店逐渐在社交媒体上被粉丝们称作“小Q”“Q子”。如今,MUSIC Q创新体验店已然成为无锡的青春文化新地标,它为粉丝们提供与偶像“亲密接触”的空间。
在当地,不仅有企业打造音乐消费空间,政府部门也推动音乐文化与城市景区、主题公园、剧场等空间融合,通过“音乐+新消费”业态将美的音乐体验带给公众。
开业半年多来,位于无锡滨湖区渤公岛的“湖心乌托邦”,成为年轻人打卡的新去处,无锡首家音乐书店、首家唱片店均坐落于此。尤克里里嘉年华、长三角儿童音乐节等各类音乐活动在岛上开展,用优质音乐内容打动年轻群体。
“湖心乌托邦”主理人王丽娜观察到,开业以来,越来越多外地年轻人因为音乐来到“湖心乌托邦”运营团队,成为设计师、电商业务专员、咖啡师……这些年轻人给该团队发展带来新思路,眼下,他们不仅升级“湖心乌托邦”硬件设施,还帮着筹备无锡惠山古镇两家唱片旗舰店的开业事宜。“我们的新店将融合新中式茶饮元素,开展文化传播活动。用音乐营造一份独属于无锡的浪漫,是团队年轻人的初心。”王丽娜说。
在她看来,高品质的音乐活动以及年轻音乐人才的到来,可以给一座城市带来“溢出效应”。目前,团队在无锡推进音乐家驻留计划,建设高品质录音棚,邀请更多年轻音乐人来到无锡演出、生活,助力“爱乐之城”焕发青春魅力。
年轻人拨动城市发展“和弦”
近年来,无锡通过实施《“太湖人才计划”宣传文化人才引育实施办法》,成功引进数百名高端音乐人才。
“音乐是最好的语言,它穿越时空的界限,而无锡正在做的,便是将音乐与城市更巧妙地融合。”无锡民族乐团音乐总监邓建栋说,扎根无锡,他伴随年轻的乐团一起成长,乐团也想邀约更多顶级音乐家一同创作具有无锡风格的作品,彰显江南特色、无锡风格、中国气派、国际表达。
事实上,音乐正成为无锡年轻人的“必修课”,一组数据得以印证——无锡市开展的“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已覆盖全市448所中小学78万名学生;无锡拥有各类音乐艺术民间队伍500多支,学校音乐类社团80多个,其中,70所中小学校建有二胡社团,累计培训学员3万余人次……
江南大学2011年获批音乐舞蹈学一级硕士学位点,2019年获批教育(学科音乐)专业硕士学位点,去年又获批音乐专业学位硕士点。2025年,该校将首次招收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为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艺术教育发展带来全新契机。
无锡市委宣传部负责人说,城市尊重音乐人才,音乐反哺城市产业、涵养文化气质,未来,要引导更多年轻人“拨响”城市发展的“和弦”,赓续传承好无锡乐脉,让城市标识更加鲜明,让城市名片更加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