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私藏15副小众对联,带你领略文字游戏与人生哲理

更新时间:2025-04-03 03:28  浏览量:2

嘿,今天就给大伙精选15副超有意思,还相对小众的经典对联,并且给大家讲讲背后的门道。

1. 三星白兰地(上联)

五月黄梅天(下联)

这对联背后还有个故事呢!民国的时候,酒行搞征联活动。上联“三星白兰地”,下联“五月黄梅天”。你看,数字“三”对“五”,节气 “五月” 对应酒名里的 “三星”,品牌 “白兰地” 对自然景象 “黄梅天”,对得那叫一个工整,又巧妙,太绝了!比如说现在搞个活动,上联是 “七喜柠檬汁”,想要对出下联,就得像这副对联一样讲究。

2. 闲人免进贤人进(上联)

盗者休来道者来(下联)

这是明代书院门口贴的对联。“闲” 和 “贤”,“盗” 和 “道”,读音一样,但意思完全不同,用了同音双关的手法。它就像是在告诉人们,什么样的人该进书院,什么样的人不该来,暗藏着处世的大道理。就好比咱们现在有些场所,也会传达类似信息,不让闲杂人等进入,只欢迎有学识、品德好的人。

3. 因荷(何)而得藕(偶)(上联)

有杏(幸)不须梅(媒)(下联)

明代有个叫李贤的人,给女儿招女婿的时候出了这副对联。上联“因荷(何)而得藕(偶)”,下联“有杏(幸)不须梅(媒)”,利用“荷”与“何”、“藕”与“偶”、“杏”与“幸”、“梅”与“媒”谐音双关。意思是,因为什么得到佳偶,有幸的话就不需要媒人了。这在婚联里,绝对算得上典范,好多人结婚时都会借鉴呢。

4. 独览梅花扫腊雪(上联)

细睨山势舞流溪(下联)

这是浙江方言谐音联。在浙江方言里,上联“独览梅花扫腊雪”,对应的是do、re、mi、fa、so、la、si七个音阶。下联“细睨山势舞流溪”,发音和一、二、三、四、五、六、七很像。这对联巧妙地把音乐音阶和数字发音用方言谐音联系起来,太有创意啦!就像一些地方用独特的方言,创造出有趣的文字玩法。

5. 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上联)

杖量地面,地长杖短,短量长(下联)

据说这是明代重臣之间的对话联。你看,船载着石头,石头重,船轻,这不就是轻的载着重的嘛;用杖去量地面,地面长,杖短,也就是短的量长的。这通过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暗喻了处世之道,告诉人们要正确看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就像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以小博大、以弱胜强的事情。

6. 鼠无大小皆称老(上联)

龟有雌雄总姓乌(下联)

这是清代的讽刺联。表面上说老鼠不管大小都叫老鼠,乌龟不管雌雄都姓乌。实际上,是借动物名来暗喻官场怪相,讽刺那些不管能力大小,都摆老资格的人,就像现在有些人,没多大本事,却总爱倚老卖老。

7.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上联)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下联)

相传这是乾隆和纪晓岚的妙对。上联提到南通州和北通州,两个地名一南一北,还说南北通州能通向南北各地;下联说东当铺和西当铺,一东一西,当铺就是用来当东西的。地理方位和商业场所对得严丝合缝,不愧是乾隆和纪晓岚的杰作!就好比现在一些地名对商业场所的对联,都很难达到这种水平。

8. 水底日为天上日(上联)

眼中人是面前人(下联)

这是宋代寇准的妙对。水里的太阳,其实就是天上太阳的倒影,这是物理现象;眼中看到的人,就是面前实实在在的人,这是人情世故。上下联把物理和人情对应起来,太妙啦!就像我们照镜子,镜子里的自己和现实中的自己一样。

9. 谢宣城何许人,只凭江上五言诗,教先生低首(上联)

韩荆州差解事,肯让阶前盈尺地,容国士扬眉(下联)

这是清代文人的自题联。上联提到谢宣城,说他就凭江上写的五言诗,就让作者低头佩服。下联说韩荆州还算通情达理,肯让出阶前一尺之地,让有才之士能够扬眉吐气。作者用这些典故,在自嘲中又透着一股傲骨,就像现在有些人,虽然表面谦虚,骨子里却很骄傲。

10.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上联)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下联)

这是特殊历法年份的趣联。有些年份会出现一年两个立春,还闰八月,所以说“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而六十年为一花甲,再周天就是又过了六十年,所以“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数字对仗那叫一个精妙绝伦,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就像这种特殊的历法现象,给对联创作提供了独特的素材。

11. 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上联)

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下联)

据说这是唐代的讽刺联。上联把“琴瑟琵琶”四个字拆开,每个字上面都有两个“王”,一共八个“王”,说八大王一般头面。下联把“魑魅魍魉”拆开,是四个“鬼”字,说四小鬼各自肚肠。通过拆字,隐喻官场百态,讽刺那些心怀鬼胎的人,就像现在也有一些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12. 稻草扎秧父抱子(上联)

竹篮提笋母怀儿(下联)

这是农事对联。用稻草扎秧,就好像父亲抱着孩子;用竹篮提笋,就如同母亲怀着孩子。通过拟人化的描写,充满了生活哲理,让人感受到劳动中的智慧,就像我们平时看到的一些生活场景,都能被巧妙地写成对联。

13. 到此处才行一步(上联)

望诸君莫废半途(下联)

这是古代凉亭上的对联。它用了双关语,表面是说走到凉亭这里才走了一步,实际上是激励行人不要半途而废。就像我们现在做事情,遇到困难也不能轻易放弃,这对联就是在给人打气呢!

14. 若不撇开终是苦(上联)

各能捺住即成名(下联)

这是拆字哲理联。你看“若”字,要是不把那一撇撇开,就是“苦”字;“各”字,能把那一捺捺住,就成了“名”字。字形里暗藏禅机,告诉人们学会放下、克制,才能成功,就像生活中很多人因为放不下,才会痛苦。

15.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上联)

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下联)

这是经典的回文联,上联从前往后读和从后往前读都一样,下联“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也是如此,倒读也成妙趣。就像这种文字游戏,给人带来很多乐趣,好多人都喜欢玩回文的文字游戏呢!

这些对联,要么藏着文字游戏,要么蕴含人生哲理,既有文人的雅趣,又带着民间的智慧。正所谓“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大家欣赏这些对联的时候,注意从字形结构、谐音双关、意境对照这三个方面去体会,更能感受到汉字对仗的精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