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双相,16岁休学,如今18岁的我勇敢复学
更新时间:2025-04-03 13:57 浏览量:2
本篇作者 | 拾雨不落月
本篇编辑 | 靖文
插图来源 | Youngchae Lee在阅读《有人自林中坠落》时,书中所言 “每个青年的成长,皆源于一次次无止境的坠落” 深深触动了我。
“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任何人” 这句话,更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对未来的憧憬。我们都怀揣着无限可能,在成长的道路上摸索前行。
作者蒲熠星那句 “我写了一个故事,有点长,如果你愿意听,那我慢慢讲”,仿佛也是我此刻的心声,想把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
这一切,或许是受这本书的启迪,或许是日常点滴的积累,又或许是身边人润物无声的影响,促使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成长轨迹。
犹记高一那年,幸运地遇见了郁金香,参加了第 20 期青少年成长营。
从那时起,文字成为了我记录生活、表达自我的方式。那些零零散散的经历、想法与观点,在笔下逐渐汇聚成一篇篇文章,承载着我的成长记忆。
今天,我想把这些故事分享给 18 岁的自己,成长路上并肩同行的伙伴,以及陪伴我一路成长的所有人。
而这一切,要从一段特殊的校园生活说起。自从高一休学后,校园于我而言,成了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当我决定重返校园,开启最后一段学生生涯时,内心满是感慨,也渴望将这些感悟一一诉说。
破釜沉舟的艰难起步
故事始于一场艰难的抉择。
距离考试仅有 100 多天,是选择在外面报班,还是在家自学,这个问题如一团迷雾,让我陷入深深的纠结。
回顾暑假,20 多天仅仅完成了 10 页练习册,残酷的现实让我明白,以我的自制力,在家自学显然难以实现。
于是,我心一横,决定破釜沉舟,重返校园,开启最后一段拼搏之旅。
此刻想来,当初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我太过草率与盲目。没有深入剖析自身学习特点与需求,仅凭一时冲动做决定。倘若我能提前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评估在家自学和报班学习的利弊,或许能更好地应对。
我清晰地记得,去学校报道的那天,是一个周日的下午,金秋 9 月的末尾,本应是秋高气爽、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却成了我情绪崩溃的开端。
由于长时间没有在学校生活,且报名的是全日制班型,可以选择住宿,所以我和爸爸在周五提前来学校参观。
校园环境优美,设施完备,我们都十分满意。但因后续还有其他安排,时间紧迫,只是匆匆浏览了一番,了解了一些关键细节,原本计划是走读,周一早上再来试听。
然而,到了周日下午 4 点,我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冲动,或许是对学习方式有了新的思考,或许是想彻底逼自己一把,我毅然决定立刻报名,并且选择住校。
接下来的一小时,全家都陷入了忙碌之中。
爸妈忙着与老师沟通各项事宜,我则手忙脚乱地收拾行李,还不忘抓紧时间吃几口汉堡。
下午 5 点半,我和妈妈匆匆出门,抵达学校时已过 6 点,距离晚修时间所剩无几。
因为种种原因,爸爸未能送我,妈妈把我送到校门口便离开了。我独自一人,拉着沉重的箱子,提着三个大袋子,艰难地走进校园。
由于是第一次住宿,我对住宿的流程完全陌生。
临近晚修,老师让我先回班,等晚修结束后再去宿舍整理。晚上 10 点下晚修,9 点 40 分左右,班主任贴心地问我要不要先去宿舍收拾,我心怀感激,赶忙前往宿舍。
然而,当我打开宿舍门,眼前的景象让我瞬间不知所措。一张崭新的纯木板床摆在那里,没有任何铺垫。从未有过住宿经验的我,此刻才意识到即将面临诸多挑战。
我费力地想把床垫抬到上铺,可床垫太过沉重,我试了几次都未能成功,累得气喘吁吁。好不容易把床垫弄上去,在套被套时,才发现被套需要清洗。
而更糟糕的是,我把药放在裤子口袋里,竟然忘在了洗衣机里,等想起来时,药已经被洗得面目全非。
不仅如此,我没有带足够的换洗衣物,身上唯一的一套衣服洗了,新洗的校服也还未晾干,无奈之下,我全身只剩下一套睡衣。
那个夜晚,各种难题接踵而至,我感到无比无助和绝望,情绪崩溃到了极点,甚至用头撞墙来宣泄内心的痛苦。
最终,我拨通了妈妈的电话,哭着让她来接我回家。
在这一晚,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生活自理能力的欠缺。一直以来,依赖家人的照顾,让我在面对独立生活时如此手足无措。
我意识到,成长不仅是学业上的进步,更是生活能力的提升,学会独立面对困难,才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我在逐渐好转,点滴美好在悄然发生
如今回忆起来,学校厕所那扇独特的圆形窗户,成为了我这段校园生活中最初的寄托。
起初,每次上厕所,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盯着那扇窗户发呆。透过窗户向外望去,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小树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那时的我,常常想象自己置身于度假胜地,每天都在心中默默倒数着距离考试的日子。
那时候,我对校园生活充满了抵触,总是找各种借口请假,不想上晚修。看到身边的同学快乐地玩耍,我满心不解,觉得他们的快乐毫无缘由。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在悄然发生改变。
我结识了一位与我性格极为契合、兴趣爱好也十分相似的朋友。我们一起聊天、一起学习,彼此分享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同时,我也惊喜地发现,这里的老师们都非常温柔和蔼。他们不仅在学习上给予我耐心的指导,还在生活中关心着我。在他们的鼓励和帮助下,我逐渐对校园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每当心情不好时,我会来到窗边,静静地欣赏外面的风景。在那段时间里,我有幸多次看到了美丽的夕阳,那绚烂的晚霞将天空染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还有一次,雨后的天空出现了一道绚丽的彩虹,横跨在校园的上空,那美丽的景象让我至今难忘。
无聊时,我会走进老师的办公室,和他们畅快地聊天。作为一个典型的 E 人,我热衷于与人交流,而老师们的热情回应,让我感受到了温暖和尊重。
累了的时候,我喜欢在校园里漫步,欣赏着校园里的一草一木。校园的花草树木种类繁多,每到不同的季节,便会呈现出不同的美景。
运气好的时候,我还能遇到校园里的流浪猫。有一次,在去买饮料的路上,我看到一只小橘猫在洒满阳光的地上,尽情地玩着一根普通的绳子。它那无忧无虑的模样,让我不禁心生羡慕。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阳光如此美好,生活中处处都隐藏着小确幸。
从那时起,我开始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发现自己慢慢地爱上了这里。
这段时光,让我反省过去对校园生活的偏见。曾经只看到学习的压力,忽略了身边美好的人和事。
我开始明白,心态的转变能让生活截然不同。
当我敞开心扉,去接纳、去感受,校园不再是枯燥的学习场所,而是充满欢乐与温暖的地方。
这是成长带来的领悟,学会用积极的眼光看待生活,生活也会回馈以美好。
不知不觉间,我不再每天在厕所窗边幻想度假,不再机械地倒数着考试倒计时。我开始真正融入校园生活,真切地感受到了校园生活的乐趣。
这种快乐是纯粹的、久违的,它让我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热情。
融入集体,一起享受着青春欢乐
记得有一天在宿舍午睡,午休铃声响起后,宿舍里的灯被关掉,窗帘也拉上了,整个房间顿时变得昏暗而静谧。
我躺在自己的床上,正准备入睡,这时,我旁边上铺的两个女孩在一张床上嬉笑打闹起来。她们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打破了宿舍的宁静。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校园生活,是 17 岁的青春该有的样子。我微微抬起头,定睛看着她们。
她们穿着学校经典的校服,白色的衬衫上绣着灰黑色的花纹,显得格外精致,黑色的校裤上有两道白色的条纹,简约而不失大方。
这个场景,仿佛在我的梦中出现过无数次,而这一次,我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其中的一员。
“拾雨,琵琶行你是怎么背下来的啊?” 突然,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顺着声音看去,发现是其中一个女孩在问我。
“我听歌背的,高一就记住了。”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啊,你这么厉害啊,我怎么记不住啊,下午抽查了,我还好多不会呢。” 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焦急。
“抽查?” 这个词对我来说,已经有些陌生了。离开校园的这两年,我几乎没有再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我的声音再次响起:“多听听就会了,我那时候天天听。” 我的回答简洁明了,仿佛和她们已经相识许久。
“那你能不能唱给我听听啊!是我 2G 了吗,我怎么从来不知道还可以听歌背,我只会明月几时有。” 另一个女孩也凑了过来,好奇地问道。
“我听过琵琶行的歌,但我不记得了,你快唱两句听听,看我们听的是不是一首。” 第一个女孩接着说。
感觉这声音越来越真实,我张了张口,却没有立刻发出声音。
我再次看向她们,她们的目光中充满了热情和期待,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她们好可爱,心里想着自己怎么以前没有发现校园生活可以如此有趣。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后面忘了。” 我鼓起勇气,唱出了开头几句。我的声音虽然有些生涩,但却充满了真诚。
我听到她兴奋地尖叫:“对对对对对,就是这个!”
就在那一刻,我们之间仿佛有一堵无形的墙被瞬间推倒了。两张床之间的距离,也仿佛不再遥远。我们的聊天变得热烈起来,话题也越来越丰富。
“我恨语文,太难背了啊,下午别抽到我。”
“诶诶诶,我想起来一个八卦,那个谁谁谁你们知道吧。”
“知道知道,咋了咋了。”
“啊,怎么这样啊,这么难评。”
“不是,食堂的饭也太难吃了,怎么又贵又难吃。”
“就是啊,好难吃,不如吃泡面。”
“下午啥课啊,有我不喜欢的数学吗?”
“非常不幸,有的。”
“哦,不。”
“哈哈哈哈哈,数学老师又要叫你回答问题了。”
“英语作业写完没?”
“作业是完形填空吗?”
“往后四篇。”
“哦好耶,我写完了,我写了六七篇了。”
“你怎么偷偷内卷。”
“周五了今天,晚上出去吃饭吃啥啊?”
“没想好啊,下午上数学课想想。”
“你数学课想啊,到时候老师又叫你上去默写,上次让你默写正弦公式,这次说不定二倍角公式。”
“我恨数学。”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嘘,小声点,待会儿阿姨上来了。”
“我要认真背语文了,别和我讲话。”
我们的尖叫声和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整个宿舍。我仿佛真正融入了她们,和她们一起欢笑、一起玩闹。
在那一刻,校园生活的快乐变得如此具体,如此真实。青春的宝藏,原来就是这些与伙伴们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那些看似平凡却又无比珍贵的瞬间。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反省自己曾经的孤僻。长久以来,习惯了独来独往,害怕与人交流,错失了许多友谊与欢乐。
而这次融入集体的体验,让我明白与人相处的魅力。学会倾听他人、分享自己,才能收获真挚的情感,这是成长路上宝贵的一课。
过去的难过,如今已变成美好的回忆
回顾这段校园生活,我越发觉得自己是一个感性的人,有时感性甚至会超越理性。
在这段时光里,我感受到了无比的快乐,这种快乐让我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学习和成绩都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或许是过往的经历塑造了我这样的性格,我始终认为人要及时行乐,快乐和心情在我心中的地位,远远超过了学习本身。
然而,通过初中和最近这段校园生活的经历对比,我也深刻地认识到,初中严格的管理并非没有好处。
在初中那种压力较大、管理严格的环境中,虽然每天都过得很辛苦,但也正是这种环境,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成绩,培养了我良好的学习习惯。
那些曾经绞尽脑汁学习的数学、物理知识,反复背诵的语文、道法内容,都成为了过去的自己送给现在的我最宝贵的礼物。
它们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更锻炼了我的意志和毅力。或许,努力真的不会骗人,时间会见证一切,所有的付出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得到回报。
如今,我用文字写下这段青春年华,心中满是感慨。
我们正处在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如同骄阳当空,光芒万丈。风拂过树梢,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为我们的青春吟唱。
在这段时光里,我们描绘着属于自己的绚丽画卷,展现出青春的肆意张扬。
很庆幸,在金秋 9 月到初冬 1 月这段短暂而又美好的时光里,我留下了一段难以忘怀的回忆,收获了一份久违的纯粹快乐。
现在能云淡风轻的说出这些话,这些曾经被伤害的事,我花了很长很长时间,一点点拼凑起破碎的自己。“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任何人。”“焦虑不是自由的敌人,是自由的印证,自由的眩晕。”回首过去,曾经的点点滴滴,一朝一暮,在心中盘旋着,无法忘却。曾经被锋利的刀子划过的伤口,其实一直没有愈合,只是当血再次低落在上面的时候,我才发现,那片殷湿的土地,和过去一样,有着长长的疤痕,只是她早已长出了鲜花。那些曾经走过的崎岖道路,如今已繁花盛开。我也会时刻铭记这些成长的教训,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能以更成熟、更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让自己不断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备注: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家庭情况都不一样,因此,文章中的分享,仅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