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演员也参加音乐节?赵露思和张晚意的选择,难怪会被网友吐槽

更新时间:2025-04-05 19:11  浏览量:1

现在内娱已经卷到音乐节都要被演员霸屏了?

一、元气森林音乐节,你会去看吗?

当赵露思和崔健、柳爽和老狼等歌手一同参加一场音乐节的时候,你是否也会觉得无语?

如果你有这种感觉,那至少证明你是一个正常人。

赵露思走的可不是歌手路线,而是纯粹的演员。

什么时候,纯演员也能参加音乐节了?来节目里面干嘛?来搞笑的吗?

再看到张晚意和单依纯、程潇和蒋敦豪等歌手同台,也会觉得莫名其妙。

音乐节曾经或许还是一场音乐盛宴,喜欢音乐的朋友一起开心的地方,现如今,不过是资本的收割器罢了。

怎么样能把票卖好才是王道,至于会不会唱歌,是不是歌手,统统无所谓。

二、音乐节变“明星收容所”:演员的尽头是麦霸?

如今音乐节的阵容,简直成了内娱失业演员再就业基地。张晚意这类“演技木头人”扎堆登台,让人怀疑主办方是不是把“歌手”和“声卡战士”划了等号。

对比刘宇宁这种从直播街头唱到鸟巢的真·跨界歌手,某些演员的唱功堪比“AI语音朗读”,却硬要挤进专业舞台,这操作就像让郭敬明指导NBA——除了制造话题毫无意义。

更讽刺的是,音乐节正在沦为“流量乞丐”。头部歌手早靠巡演赚得盆满钵满,谁还稀罕音乐节那三瓜俩枣?于是主办方只能拉演员凑数,美其名曰“多元跨界”,实则把舞台变成“割韭菜试验田”。

赵露思们拿着演员商演报价来音乐圈“做慈善”,看似清高,实则把专业歌手的生存空间挤压得比《甄嬛传》里的安陵容还窒息!

三、“悬浮式跨界”背后的行业癌变

这波演员攻占音乐节的闹剧,本质是内娱“脑雾经济”的终极体现。

当赵露思在综艺里问山区孩子“怎么不拍艺术照”,暴露的不仅是认知断层,更是行业对“黑红也是红”的畸形依赖。

平台方明知演员跨界会拉低口碑,却依然把音乐节变成“热搜打卡点”——毕竟比起培养新人歌手,蹭顶流热度才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而观众的反噬早已开始。

音乐节的核心本该是“耳朵的盛宴”,现在却成了“眼睛的灾难”——毕竟没人想在摇滚区看到演员拿着提词器对口型,还美其名曰“为爱发电”!

演员跨界不是原罪,但把音乐节当洗白池、把观众当韭菜田,就别怪网友用脚投票。

如果赵露思们真想证明自己,建议先交出比《学猫叫》更有说服力的作品,而不是靠抑郁症卖惨、用公益镀金。

至于那些“没戏拍就硬闯音乐圈”的演员,建议重温李雪健的获奖感言:“名和利都让傻小子得了,苦和累却让焦裕禄受了”——既然吃着演员这碗饭,就请对得起舞台下的每一张门票!

喜欢文章的朋友可以点赞并分享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