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辅助驾驶
更新时间:2025-04-09 08:40 浏览量:11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谈智驾标准!
深夜的高速公路上,某品牌搭载智驾系统的车辆冲破护栏的监控画面正在全网疯传。
三位年轻女性殒命考编途中,她们原本即将开启的人生新篇章,永远定格在毕业季的夏天。
这场震动业界的惨剧,让智能驾驶的安全红线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李想凌晨两点在社交平台发出长文,字字见血:"L2/L3这些字母组合对普通消费者就是天书!"他提出必须用中文直白的表述体系:辅助驾驶、移动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无人驾驶。这番言论瞬间引发连锁反应,某新势力品牌连夜下架官网"全场景智能领航"宣传语,某车企紧急给销售话术打补丁——"本系统仅为行车助手"。
行业内部人士透露,目前至少有7家车企在用户手册里玩文字游戏。某品牌在紧急避让功能说明中藏了37项免责条款,更有车企将驾驶员监控系统的警报声设置为《卡农》钢琴曲片段。清华大学智能驾驶实验室负责人直言:"当车企把技术名词当营销工具,就是在给用户埋定时炸弹。"
值得关注的是,事故车辆行车数据显示,系统在事发前2分钟连续12次提示接管,但座椅压力传感器显示驾驶员全程未离座。这暴露了更残酷的现实:调查显示68%车主认为开启智驾后"可以分神玩手机",甚至有19%的00后车主在高速路上开启智驾补妆。某车企销售自曝,培训时被要求重点宣传"解放双手"概念,却对风险提示轻描淡写。
这场悲剧撕开了智能汽车野蛮生长的遮羞布。人命关天的技术,岂能用字母游戏混淆视听?当资本狂飙撞上生命权底线,是时候给疯狂的智驾竞赛踩下刹车了。消费者要的从来不是科幻片里的无人驾驶,而是能平安回家的技术守护。评论区聊聊:你开车时会完全信任智能系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