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聚核心素养,“乐”研赋能成长 | 晋源区第三实验小学开展音乐学科区级教学研讨活动
更新时间:2025-04-10 17:24 浏览量:11
春风浩荡满目新,扬帆奋进正当时。为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精神,探索音乐学科大单元教学和音乐跨学科融合的实施。推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提升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太原市晋源区全体小学音乐教师代表,在4月8日上午齐聚太原市晋源区第三实验小学校,开展以“新理念新课标新课堂教学评一体”为主题的晋源区小学音乐学科区级教研活动。
此次教研活动,由区教研员李娜老师主持。活动内容分别是:李娜老师的《音乐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策略方法》讲座;晋源区第三实验小学校王晓玲老师的《核心素养下的音乐学科大单元教学解析》讲座和金鸽老师的《火车开啦》公开课课例。
金鸽老师的公开课《火车开啦》,是一年级的唱游课。根据学生喜爱游戏活动的心理特点,该课围绕音乐游戏这一主题,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音乐,在游戏中成长。
这堂课是以“坐上火车游山西”为主线,进行的音乐游戏活动。通过音乐与游戏的结合,构建“感知—体验—创造—拓展”的进阶式学习路径。 即实现音乐与生活的联结,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造性思维。
课例教学实施的大单元关联:纵向衔接是复习以前所学的“三种节奏”——二分、四分、八分节奏;横向关联是融合了山西的人文、历史、地理,构建了跨学科的学习链。
课例教学的特色亮点:将生活经验(火车)转化为音乐元素,通过"玩中学"落实核心素养,兼顾个体表现与集体协作。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大单元教学和跨学科融合,培养了孩子们对山西的文化自信。
王晓玲老师的讲座题目是《核心素养下的音乐学科大单元教学解析》主要从“大单元教学背景”、“大单元教学概念”、“大单元教学实施步骤”、“大单元教学案例展示”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解读。王老师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理论依据,强调了大单元是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是路径,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触类旁通、解决问题是目标的思路。分别对四年级上册二单元《家乡美》和一年级《火车开啦》进行了大单元的课例分析。
王晓玲老师谈到了可以基于教材、聚焦大观念、重构教学内容,确定大单元主题,并运用适合的教学手段展开教学,充实教学内容,体现一课多歌、多学科融合、思政等教学理念。
教研员李娜老师为大家进行了《音乐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的讲座,她分别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分析梳理教材,确定音乐跨学科学习主题。
明确教学目标,设置关键问题。
会实施学科融合,促进音乐理解。
设计跨学科任务,形成物化成果。
多科整合评价,促进深入探究。
在确定音乐跨学科学习主题方面,要考虑学生的需求,从身边资源选择主题。这样对于学生更有吸引力,更能触动他们的生活体验,引发学生对真实世界的思辨。明确教学目标,设置关键问题时,要设置一些可以解答的、有启发性的、起到媒介作用的问题。李娜老师又通过“淡妆浓抹各相宜”案例阐述了她是如何实施学科融合,促进音乐理解的。在教学中要做到教、学、评一致,并及时反思。
在教学研讨环节,实验小学、姚村小学、实验四小等代表教师也分别谈了她们对大单元的理解,并对《火车开啦》这堂课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成为年青教师成长的助力。
通过几位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开阔了教师们的教学视野,明确了大单元教学和音乐跨学科融合的教学要求,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解决了大家在教学上的一些困惑。老师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受益匪浅。
此次全区小学音乐学科教学研讨活动的前期准备阶段,
该校教学副校长商权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和支持,并在活动当天亲临现场观摩,展现了该校领导与老师们上下一心,携手并进的优良校风,也是此次教学研讨活动圆满成功的关键所在。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对于教师而言,都是一次难得的自我提升和成长的机会。大单元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不仅能够让音乐学科以美育人的价值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还对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与稳固提升起到重要作用。晋源区第三实验小学校全体音乐教师将继续以新课标引路,持续学习、不断思考,积极探索大单元教学模式和跨学科融合理念,携手同心,相信该校的音乐教学定会蒸蒸日上!
(责编 闫珊 通讯员 王晓玲 助编 祁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