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红母亲去世才4天,令人无语的一幕还是出现了,后事安排遭质疑
更新时间:2025-04-17 12:04 浏览量:4
文|川页
2025年4月13日,雍西去世。
她不仅是著名的歌唱家,也是韩红的母亲。
在韩红十岁不到时,父亲就去世了,而后便跟着她生活。
但随着她改嫁,韩红回到了北京和奶奶生活,与她的关系也几乎绝裂。
直到她老年时,二人才和好。
但没想到的是,她去世时韩红照遗愿进行,却遭到了漫天的质疑。
一、韩红母亲雍西
2025年4月13日22时19分,著名藏族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雍西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在她去世第二天,西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发布讣告,确认了这一消息。
作为《北京的金山上》的首唱者,雍西的名字曾响彻中国文艺界,
既见证了民族及个人的奋斗史,也将民族音乐传承了下来。
雍西是一个出生西藏昌都的姑娘,18岁时在昌都被服厂工作的时候歌唱天赋被伯乐发现,而后被调入西藏军区歌舞团。
凭借惊人的天赋与不懈的努力,1964年她获得在国家领导人面前演唱的机会。
一首《北京的金山上》令在场者无不称赞,她也因清澈嘹亮的嗓音被誉中“金嗓子”。
这首融合藏汉音乐风格的歌曲,经她演绎后迅速风靡全国,也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此后,她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努力考上中国音乐学院深造,并调任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创作了《一个妈妈的女儿》、《卓玛驾起拖拉机》等作品,
这些反映时代变迁的多次获得文化部、总政治部颁发的优秀演员奖。
雍西的艺术成就不仅限于舞台。
哪怕是步入晚年,她仍坚持深入藏区采风,2024年还带病完成最后一次文化考察,在海拔4500米的牧区收集民歌素材,可以看出她对音乐及民族音乐传承有多执着。
这种精神也深刻影响了女儿韩红。
雍西的基因与艺术熏陶可以说是女儿音乐道路的起点。
幼年时期的韩红虽与母亲聚少离多,但遗传了雍西的嗓音特质,音域宽广又有穿透力。
她曾调侃:“别人说我的高音像雪山融水,这得感谢我妈的DNA。”
多年后母女同台时,观众惊叹两人声线的相似度,不愧是母女。
韩红早期作品《天亮了》《天路》能明显听出民族音乐元素,明显也是受到了母亲的影响。
而雍西晚年与女儿和好后,也会与其一起研究藏戏新唱段的编曲技巧。
但有段时间,韩红母女的感情并不是很融洽。
韩红的父亲为相声演员,7岁不到的她便经历了父亲因病离世,此后她便由母亲独自抚育。
然而,雍西的工作着实太忙,事业与家庭没办法做到平衡,为了自己和孩子,她最终选择改嫁。
这一决定致使韩红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她被送往北京与奶奶一同生活,母女关系自此僵持。
有那么21年,母女二儿近乎是决裂的状态。
韩红对奶奶的感情很深,在《歌手》后台上,那首《梨花又开放》就是唱给奶奶的。
年少的韩红对母亲的改嫁耿耿于怀,认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被抛弃,有那么一段时间甚至拒绝与母亲交流。
再加上雍西的再婚家庭也未能给予韩红归属感,继父的出现理让母女间的隔阂越来越深,一度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然而血缘的羁绊终难割裂。
2001年韩红主动致电母亲分享专辑成功的喜悦,二人的感情这才有了破冰的迹象。
而后身患高血压的雍西不顾自身状况,陪同女儿前往西藏采风。她亲手准备糌粑酥油茶,二人深夜畅谈,至此才真正和好。
2003年,两人在韩红的“唱红平安夜”演唱会上共同演绎《归来》。
舞台上,雍西负责藏语部分,韩红演唱汉语段落,十分和谐。
此后,她们多次同台献艺,2004年央视元宵晚会共同演唱《翻身农奴把歌唱》便是其中之一。
三、后事安排争议
雍西逝世次日,韩红通过社交媒体宣布:遵照母亲遗愿,不设灵堂、不办追悼仪式。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她不过是遵循遗愿行事,却遭受众多人的质疑。
支持者认为,雍西作为老一辈艺术家,一生低调朴素,简化后事符合其品格。
但质疑者却认为指责韩红这样做太过“冷血”,认为“生育之恩大过天”,理应体面送别,似乎大张旗鼓的大办特办,才是展示孝道。
实际上,雍西晚年已明确表达过对身后事的安排。
据知情人士透露,她生前常说“艺术无界,大爱无声”,主张将有限资源投入文化事业而非形式主义告别”。
这种选择其实是有迹可循的,雍西生前她曾将演出收入捐赠给边疆教育,晚年仍致力于培养青年艺术人才。
部分网友翻出早年母女疏离的旧闻,质疑韩红借遗愿掩盖亲情淡漠,却忽略了两人晚年和解的事实。
韩红助理透露,母亲病重期间,她推掉所有工作贴身照料,直至最后一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厚葬”被视为子女尽孝的重要标志,事实上雍西的遗愿早有端倪,2019年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不需要形式主义的身后名。
这些细节表明,简化后事并非临时起意,更不是韩红刻意为之。
部分自媒体刻意渲染母女旧怨,却忽视韩红在母亲病榻前的陪伴细节。
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如此的报道和曲解可以博得流量。
哪怕被人痛批也不在所不惜,因为黑红也是红,只要红,就有流量。
此次舆论声太大也折射出公众对名人私生活的过度介入。
也许他们不是真的觉得韩红应该厚葬母亲,多半是受流量利益驱使。
对此,韩红选择直接不搭理,不做任何辩解,其团队继续按计划向青海牧区捐赠医疗物资。
与其与人在言语上争个高下,还不如沉下心来做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