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用户的海外版“全民K歌”?音乐+社交玩法迎来新变量
更新时间:2025-04-24 00:19 浏览量:4
StarMaker作为海外版“全民K歌”,通过音乐与社交的结合,在全球市场保持强劲竞争力。本文将探讨其音乐+社交的运营模式,以及AI技术融入带来的新变化和竞争力。
近一年来,AI技术与音乐创作结合的研发屡见不鲜,从声音重建到歌曲生成,AI模型在重塑音乐的创作方式。今年3月26日,昆仑万维发布了音乐推理模型Mureka O1与Mureka V6,这两款产品在多元化创作风格和情感表达上实现了升级,将面向大众的AI音乐创作引入一个新的浪潮。昆仑万维所控股的海外爆款娱乐社交应用StarMaker也增设了AI创作一键写歌的功能,这一变化使这个曾经以音乐+社交运营模式撬动海外市场的老牌APP吸引了笔者的注意。
点点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StarMaker的全球下载量下落后又出现回升。作为出海文娱赛道TOP级别的APP,“出道”多年仍在市场上保持核心竞争力,音乐+社交的打法优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这种音乐与社交相结合的裂变模式,在国内以“全民K歌”为典型代表,它瞄准以K歌爱好者为主体的用户群体,为其打造定制化的音乐交友功能。
对照StarMaker和全民K歌的音乐社交玩法,两者都经营了一种名为“家族”的社交关系,用户可以选择创建自己的家族或是加入他人的家族。拥有属于自己的家族后,对外,用户的个人信息会带有家族的标签,并参与家族间的排名竞争;对于家族内部,还有族长、管理员、家族男神女神等职责分配,家族内部也会进行贡献度排名。内外双重驱动下,提升个人活跃度不仅可以增强家族的竞争力,还能使自己在家族贡献榜上占据一席之地,用户自然而然地增强了对APP的使用率与黏性。
StarMaker的家族玩法在海外具有先天优势,海外的用户范围相对更广泛,不同国家、地区有截然不同的文化,文化差异带来的交流壁垒是不可忽视的,来自同一文化的用户之间更易形成认同感,对用户家族归属感的产生有天然助力。
与全民K歌不同的是,StarMaker为海外用户专门打造了一套自由交流社区,在社区板块下有多个社群,用户可自创建或加入新社群。这些社群相互独立,基本上可以分为官方设立和用户自建两大类。官方建立的社群覆盖了每个国家的专属社群,同时也包含以特定音乐风格为纽带的社群,比如POP、Jazz等。用户自发创建的社群类型则更为多样,其中不乏以明星歌手为中心的粉丝群,以及众多与音乐无关的兴趣社群,如宠物爱好者和素食主义者社群等。
社群体系为StarMaker的用户提供了信息交流与兴趣交友的渠道。作为K歌社交平台,StarMaker一直在挖掘用户除唱歌爱好之外的兴趣内容,它选择了让用户自己定义,自主进行下一步的讨论与发展,UGC模式下,加速了APP的社交化进程。
再来看StarMaker的即时交流内容,推出的实时互动语音房间支持多人上麦,集K歌和社交功能于一体,不管是合唱还是聊天都十分便利。融合家族与房间功能可以发现,很多互动房间其实是家族社交需要的衍生,作为家族活动和家族聚会而产生,家族与房间相辅相成,延续了音乐+社交的长链路。
StarMaker的初衷本就是打造“歌星”,其推出的付费内容也十分符合“造星”工程,VIP付费特权主要满足于用户提升社交身份等级的需要。APP内,一些年轻歌手对个人主页的塑造都相当华丽,不仅设置了个性化的头像挂件、标签、勋章等,还标记了与其他用户的亲密关系以此展现社交羁绊,体现了Z世代对个性化社交内容的追求。
而泛娱乐必不可少的短视频、直播功能正契合Z世代高增长的娱乐需要,StarMaker也充分利用了这一点。进入StarMaker的直播间,歌手们“摇身一变”成为主播,自带流量的同时还能通过直播互动吸粉,直播间PK、送礼物打榜这样的玩法强有力地支撑着粉丝经济的运作。
根据点点数据分析得出,2025年第一季度StarMaker在美国、日本、韩国创造的收入占全球总收入的36%,娱乐业发展相对成熟的发达国家用户显然对其付费模式更为接受。
开头我们有提到StarMaker推出的AI创作歌曲。此功能要求用户输入歌曲名称和歌词进行AI歌曲生成(目前仅支持英文,限300字),并且提供对应的AI写词辅助功能。创作歌曲会消耗AI能量,而AI能量可以通过每日登录、观看广告以及分享AI作品至站外免费获得。
完成对歌词的编辑后,用户需挑选一首歌曲作为参考,即可生成歌曲。大约等待两分钟后,可得到三首不同曲风的歌曲:涵盖了男声与女声、高音与低音,这些歌曲按照时长进行排序,平均时长约一分钟。普通人难以仅凭听觉轻易分辨出这些歌曲是否由AI创作,其仿真度极高。用户可以将StarMaker创作的AI歌曲发布到平台上进行分享,也可以在专门模块里看到其他人创作的AIGC歌曲,甚至在此版本基础上对其进行再改编。
海外泛娱乐应用市场中,将AI技术运用于音乐,StarMaker并非个例。一款由美国团队开发的老牌K歌社交应用Smule,推出了一个名为“Reimagine With AI”的AI声音重建功能,用户利用这个功能,可以将自己的声音在男高音、女高音、中音和低音间任意转换,突破自身音域限制,轻松挑战对歌曲不同风格的演绎。
通过Smule的更新日志可发现,去年9月9日更新的12.7.7版本中,Smule首次在录音效果编辑中增加了AI工具的使用,结合数据看,此次更新之后Smule的下载量出现了几次激增,吸引了部分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