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声唱响重庆,重外院专场音乐会颂重庆城市精神
发布时间:2025-04-28 21:26:24 浏览量:2
4月27日,颂重庆城市精神——重庆外语外事学院专场音乐会在重庆大剧院精彩上演。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师生将音乐化身时光的舟楫、情感的信笺,在优美旋律与深情歌声里,展现“坚韧、忠勇、开放、争先”的重庆城市精神,触摸这座英雄之城的滚烫脉络。现场还有重庆外语外事学院艺术学院师生设置的美术作品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打卡。
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李劲渝,重庆市教育学会原会长钟燕,市教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教育评估院、市教育考试院、上合组织国家多功能经贸平台、上游新闻等相关部门领导出席音乐会。
音乐会现场
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李劲渝(左二)参观学校美术作品展。重庆外语外事学院理事长万哨凯,校长李克勇,党委书记、督导专员岳兴懋陪同。
此次音乐会由重庆市文旅集团、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主办,重庆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市保利文投剧院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外语外事学院联合承办,300余位重外院师生盛装出席,将过硬的专业能力展示在重庆大剧院的舞台上,现场观众对师生们精彩的演出报以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音乐会由国际传媒师生朗诵的《重庆城市精神赞》拉开帷幕。随后,《船工号子》《太阳出来喜洋洋》《嘉陵江上》以现代音乐重构川江号子,用明快的节奏勾勒出劳动人民的幸福生活。《红梅赞》以革命原型江竹筠为原型谱写忠贞赞歌,《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展现革命者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通远门印象》见证古城巴郡两江四岸黎明的忠义仁勇。《重庆得行》由多位川渝青年歌手以重庆山火救援为背景创作,本场音乐会演唱版本更是由学校何泽生教授改编,通过“合唱+说唱”的形式展现重庆城市精神的独特魅力。
“我们这次音乐专场结合重庆城市精神,共选定了12个作品,以混声合唱、男中音独唱、女声合唱、管弦乐与双钢琴、外国艺术歌曲联唱、民乐合奏等多元形式展现‘坚韧、忠勇、开放、争先’的城市精神。”重庆外语外事学院音乐学院助理师会娟介绍,学院历年来将教学理论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师生在省部级及以上专业比赛中荣获奖项100余项,如带领广大师生登上2025年央视春晚重庆分会场的舞台,荣获中国音乐金钟奖重庆赛区民族组一等奖,走上中国第八届戏曲文化周舞台……一大批优秀作品从校园走向更高舞台,一大批青年人才在重外院开启艺术人生。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在重庆这座城市中孕育,又滋养着这座城市,彼此相长、和合共生。
“坚韧、忠勇、开放、争先”正式官宣成为重庆城市精神表述语以来,身处文化高地的重外院师生们对这8个字、4个词也有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继承并发扬好这份城市精神,义不容辞。”音乐学院教师段婧创作谱曲的《重庆歌》追忆了重庆古老文化,融入船工号子、山城吆喝等音乐元素,极具重庆特色,让现场观众耳目一新。段婧也表示,将时刻把重庆城市精神铭记于心,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传承和保护重庆文化。
音乐学院学生王万举对“忠勇”这个词最为印象深刻。他说,“忠勇”就是要有直面困难的信仰和勇气,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作战”。“自己参加了蓝天救援队,积极学习急救知识,投身于公益事业。”这种不畏挑战、主动奉献、敢为人先的魄力,正是源于重庆这座英雄之城所凝结出的“忠勇”精神,激励着广大重外院学子忠诚奉献、勇往直前。
山城重庆,这座英雄之城,正以青春的名义向广大青年发出邀请,切实激励每一位重庆儿女走向坚韧、忠勇、开放、争先,而重外院师生正以炽热如炬的赤子之心,深情回报这一方沃土的殷切期盼。
文孟锐 图牟勇 李瑞琪
编辑:李宏伟 责编:吴磊 审核:毛丹
本文来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