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诗意无国界,等诗也等你……

发布时间:2025-04-30 20:04:13  浏览量:3

以诗为媒,以梦为马

第十一届鼓浪屿诗会

向世界打开一扇

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

架起一座通向

“诗和远方”的桥梁

昨日(29日),鼓浪屿八卦楼内诗意盎然,“鼓浪和鸣——中国诗歌的文化特质与社会参与”“翻译的棱镜——诗歌如何在语言间重生”,第十一届鼓浪屿诗会的两场主题沙龙分别举办。中外诗人、翻译家、诗歌爱好者相聚,畅谈对于中国诗歌理解,讨论诗歌翻译“不可译性”与创造性转化。

“中国诗歌是我们的软实力,我们要思考在继承文化传统的同时,如何进行现代化诗意的表达?”

“翻译诗歌,不光是语言的、文化的,更是一种爱的工作。”

现场,中外诗界学者们观点碰撞,充满对中国诗歌、对鼓浪屿的深挚感情,以及对诗歌翻译的深邃思考。

中国诗歌

“鼓浪和鸣——中国诗歌的文化特质与社会参与”主题沙龙由作家、诗人王山主持,臧棣、汪剑钊、董强、陆健、周庆荣等多位诗人参与。

开场,王山做了个幽默的比喻,“中国诗歌就像中餐,越在国外越思念中餐”,中国文化博大、丰富、多元,实在太迷人。他认为,在如今国际的复杂语境下,讨论中国诗歌的文化特质与社会参与是恰当其时。诗人、批评家臧棣马上补充道,“中国诗歌的内在是一种生命精神。”臧棣坦言,自己并非一开始就是中国诗歌的坚定拥护者,但在摇摆中,想要扎根的愿望,促使他最终在中国诗歌的人生智慧中,找到了扎根的力量。

连日来,鼓浪屿旖旎风光和深厚文化底蕴,让诗人们沉醉。在他们看来,这些都让人产生对中国诗歌的美好联想,坚定进行现代化诗意表达的信念。

“鼓浪屿是高度的人文和自然结合,就连日光岩石头上的题字,都充满人与自然和谐。”学者、翻译家董强说,这就像中国诗歌里,诗人们没有野心,只在山水间留下一点痕迹,一步步积累,形成中国文化强大的诗歌传统,“中国诗歌的兴盛,在全世界都一枝独秀。”

董强的话,激起诗人陆健的共鸣,“仅仅‘鼓浪和鸣’这个主题,就充满诗意联想,‘鼓’是人文,‘浪’是自然,而‘和鸣’两字,充满动态的生命力,人就是这样在动态中发展起来。”散文诗人周庆荣同样感慨,鼓浪屿的海浪,就是古老的中华文明所需要的自由元素,海浪涌动着不能停歇,诗人该思考,怎样让自己的心跳与这座小岛同频共振,最终在诗人与诗人的相遇中,在诗歌氛围里与全球文化碰撞融合,形成崭新的自己。

翻译棱镜

“你好,Hello,Bonjour,Ciao,Hola……”作为主持人,诗人、翻译家树才用汉语、英语、法语等几种语言的“你好”,引出沙龙的主题——翻译的棱镜—诗歌如何在语言间重生,开启这场跨越国界与文化的诗意对话。在诗人们看来,在鼓浪屿这座充满诗意的、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探讨诗歌翻译,非常合适。

法国诗人、翻译家埃里克·萨尔纳(Éric Sarner)年逾八十,精通英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著作等身。他认为,一切都从翻译开始,从语言诞生的那一刻,翻译就开始了。因为语言诞生是为了对事物命名,其实也是一种翻译。而翻译诗歌,不光是语言的、文化的,更是一种爱的工作。

对此,翻译家、评论家汪剑钊深表赞同,“语言写作本身就是一种翻译,比方说,描写一朵花,现实中的那朵花,到了笔下用文字展现出来,已经过了翻译”。汪剑钊表示,他并不赞同有些人提出的“诗就是翻译中失去的东西”的观点,“如果没有翻译,大家能读懂但丁、莎士比亚、歌德的诗歌吗?即便是经过翻译,这些伟大诗人的作品,没有失去光芒。好的作品是经得住翻译的。翻译不仅是诗歌在不同语言间的重生,也是一种诗歌生命的延续。”

意大利诗人罗伯托·奇门蒂(Roberto Chimenti)和意大利翻译家埃琳娜·莫纳尔多(Elena Monaldo)分别结合自身经历,分享诗歌翻译的技巧和感悟。“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精华部分,我曾翻译北岛等中国诗人的作品。我觉得进行诗歌翻译,要有想象力,脑海中要有画面感,先感悟原作的美,然后再翻译。”埃琳娜·莫纳尔多说。

诗人、批评家臧棣翻译过许多英文诗歌。他认为,应该以更开阔的心胸、更包容的态度看待翻译,“例如,中国古代通过对佛经的翻译,拓宽了汉语语言的广度。如今也不能固步自封,现代汉语也要通过翻译吸收更多养分,进一步发展,更加强劲。”

家门口的音乐会

唱响琴岛诗会

昨日,多场主题各异、风格多样的音乐会在鼓浪屿相继举办,市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一场场高品质的视听盛宴,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第十一届鼓浪屿诗会增添了浓郁的艺术氛围。鼓浪屿驻岛艺术家、俄罗斯人民艺术家、国际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奥尔加·贡姬娜在声乐领域享有盛誉。昨天下午,她现身厦门音乐学校鼓浪屿校区音乐厅,在大师班中为学生现场授课。她亲自示范调整气息的方法,剖析作品的情感,讲述高音区的演唱技巧,针对每位学生的表现进行了细致、专业的指导,鼓励学生们更勇敢地去表现歌曲,赋予其鲜活的灵魂。

昨晚,近百名音乐爱好者在管风琴艺术中心,聆听了“优雅与幻想”阿布杜林·鲁宾管风琴独奏音乐会

。阿布杜林·鲁宾以精湛的技艺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音乐盛宴,让大家领略到了管风琴这一古老乐器的独特魅力。

同时,“来自摩尔多瓦的风语”拉杜·拉托耶手风琴独奏音乐会

在鼓浪屿音乐厅举行。演出现场,拉杜·拉托耶的手指在琴键与风箱间灵动跳跃,演绎了拉莫:芭蕾舞剧《皮格马利翁》序曲等经典曲目,让观众们沉浸在悠扬的琴声之中。

🎵🎵🎵

第十一届鼓浪屿诗会

将持续至5月2日

每天都有精彩活动上演

今日(30日)

读诗会、音乐会还将继续

欢迎大家通过

“音乐之岛鼓浪屿”“鼓浪屿音乐厅”小程序

音乐之岛鼓浪屿小程序

鼓浪屿音乐厅小程序

读诗会在此预约。

音乐会在此预约。

时间:4月30日 15:00

地点:八卦楼诺曼咖啡厅

时间:4月30日 19:30

地点:鼓浪屿音乐厅

时间:4月30日 19:30

地点:管风琴艺术中心

※ 编辑:李梓莹 ※ 校对:林维曦

※ 审核:廖桂金 陈祥旺

※ 来源:厦门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朱道衡 何无痕 俞杰,摄像 王世伟,实习生 叶桑宇 刘思颖 黄兰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