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重首演|音乐剧《鼓浪之声》在厦门嘉庚剧院正式启航
发布时间:2025-05-10 14:39:29 浏览量:2
2025年5月9日晚,由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品,厦门歌舞剧院、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联合出品,厦门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制作的音乐剧《鼓浪之声》在厦门嘉庚剧院隆重首演。首演当晚座无虚席,演出结束后更是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该剧立足本土、面向全国,以艺术形式展现华侨家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获得现场观众好评如潮,气氛热烈。
Part 01
以“小岛故事”映照“大国情怀”
该剧以鼓浪屿华侨群像为原型,围绕“一座岛、一群人、一架琴、一个家”的核心主题展开,讲述一位旅居海外的鼓浪屿音乐家吴起铭,在寻回记忆中“鼓浪屿中国人的第一架钢琴”的过程中,重拾信仰与归属的故事。作品以艺术手法展现华侨心系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塑造出一幅跨越时空、情感深厚的“华侨图卷”。
Part 02
主创主演阵容强大
凝聚一线艺术力量
该剧汇聚国内音乐剧界顶尖力量,由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副主任肖杰执导,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主任安栋负责作曲并兼任音乐总监,厦门著名剧作家曾学文担纲总编剧,知名舞蹈家王亚彬担纲舞蹈总监,一级舞美设计任冬生担任视觉总监,一级舞美设计耆娜担任服装造型设计,知名填词人田辰明担任剧目作词,以及青年编剧王怡娃和青年多媒体设计师王彦博携手,为整部作品注入鲜明的艺术风格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剧中由马佳、赵超凡、孙葛川野、乐巍、赵穆宸、刘朱烨、徐丽东、王骏迪、明家歆、厦门歌舞剧院院长马列及厦门歌舞剧院演员实力出演,呈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和情感张力。
Part 03
融合多种艺术表达
以听觉和视觉共绘游子心曲
音乐剧《鼓浪之声》在整体艺术表达上追求音乐、舞台设计、服装造型、舞蹈编排,为观众呈现出一场精彩的听觉和视觉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音乐上既保留闽南文化的独特韵律,又通过摇滚、爵士等风格的创新编排,赋予传统曲调国际化的表达。从剧院内的动情演绎到剧院外的听觉延展,音乐成为本剧最动人心弦的叙事线索之一。
首演当晚,剧目音乐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其中,由演员马佳演唱的《靠岸》旋律悠远、情感真挚,令不少观众在熟悉旋律响起时不禁轻声跟唱,仿佛在音乐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途”。许多观众在演后自发在社交媒体分享歌曲带来的触动,称其为“整部剧最温柔而有力的回响”。正是这些打动人心的旋律,使音乐剧《鼓浪之声》也成为一段可以聆听、共情与传唱的音乐记忆。
舞台设计整体融入琴音化境,配合多媒体投影与旋转场景结构,在光影变换中构建起跨越时空的意境;服装造型设计上用色彩、款式讲述时代韵律,表达人文情怀,不同身份的角色在服饰细节中被精确勾勒;舞蹈编排以细腻的身体语言表达人物情绪与张力,既有青春洋溢的动感群舞,也有展现思乡与坚守的抒情段落,舞者的律动不仅丰富了音乐剧的节奏层次,更成为人物情感的一种延伸表达。
从音乐到舞台,从服装到舞蹈,彰显出新时代原创音乐剧对文化认同与情感归属的深刻书写。
Part 04
互动体验丰富
拉近艺术与观众的距离
演出当晚,嘉庚剧院大堂特别设置的“美陈打卡”专区,不少观众通过抖音、小红书、微博及微信朋友圈发布现场图文或视频,参与线上话题互动,领取限量发放的歌词单。该歌词单以剧中经典唱段为设计灵感,结合独特的艺术装帧,兼具纪念意义与美学价值,有观众表示:“歌词单真的太美了,看完演出后再读上面的歌词,感觉格外动人。”
与此同时,“集章打卡”活动同样热度不减。观众只需关注剧目官方小红书账号并出示当日演出票,即可现场盖取精致的剧目专属印章。许多观众在打卡台前,小心翼翼地在纪念册上盖章留念,将观剧记忆化作实物印记,成为嘉庚剧院文化传播的独特延伸。
这些形式新颖、充满仪式感的环节,增强了演出体验,进一步拉近了音乐剧《鼓浪之声》与观众之间的情感联系。
Part 05
弘扬侨乡文化
打造厦门原创文艺精品
音乐剧《鼓浪之声》作为厦门本土重点原创剧目,承载着弘扬鼓浪屿文化精神、讲好中国华侨故事的重要使命。该剧首演标志着厦门在打造具有区域特色和国际传播力的原创文艺精品方面迈出坚实一步。接下来,5月10日至17日音乐剧《鼓浪之声》还将继续在厦门嘉庚剧院连演11场,并计划开启全国巡演,让更多观众感受到侨乡文化与时代脉搏的交融共鸣。
音乐剧《鼓浪之声》
扬帆远航
音乐剧《鼓浪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