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中小学音乐教师京剧专题(朝阳)班结业汇报展示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5-05-12 09:07:23 浏览量:4
2024年11月12日下午,2024年北京市中小学音乐教师京剧专题班结业汇报展示活动在北京市日坛中学实验学校晨光校区顺利举办。
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副院长赵楚、赵苏杭,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孙卫华,北京市日坛中学实验学校校长张英春、书记冯长征,副校长刘红雁、白俊萍、凌环梅等出席活动。
北京教育学院班级负责人张红阳、高胜海老师首先带领大家回顾了京剧培训项目的缘起与培训进展,解读了新时代美育视域下京剧进课堂专项技能提升培训项目。项目中,多位京剧专家为学员们授课,提升了老师们的京剧演唱技能技巧;多位戏曲教学名师聚焦课堂教学,分享了教学经验技法。丰富的教学内容使老师们学习情绪热忱高涨,学习气氛热烈浓郁。
接着,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副院长赵楚发言,她对项目培训期间各级部门和领导的支持表示感谢,特别感谢了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对培训工作的大力支持。她指出,京剧专题培训是“小项目”做出了“大文章”,经过五年的积累,看到北京市各区县教师们的京剧表演技能和京剧教学能力在不断提升,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和平街一中石权老师代表全体学员发言。他表示,培训活动使老师们受益匪浅,通过学习,再一次深刻感受到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从“唱念做打”到“手眼身法步”,每个细节都需要用心体会;穿上戏服的沉浸体验,让老师们更加热爱京剧艺术。此次培训不仅仅是一次艺术的熏陶,更是一场文化的修行。后续,老师们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懈努力。
所有学员老师登台进行全妆展示。他们分组表演了京胡曲牌合奏《西皮小开门》,演唱了《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苏三起解》《四郎探母》《打龙袍》《铡美案》《卖水》《定军山》等京剧经典名段。唱腔或婉转或激昂,身段或妩媚或阳刚,人物或沉稳持重或活泼俏皮,赢得现场观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充分体现出教师们表演技能的提升。
薛轶、丁馨、袁衍明三位老师分别进行了《甘洒热血写春秋》《感“武”之势》《这一封书信来得巧》的说课展示,分享了培养学生欣赏与表现京剧能力的策略、方法。
曲调大气优美的京歌《梨花颂》为汇报展示活动划上圆满的句号。
首先,朝阳区项目负责人李磊老师代表项目组进行总结。她简要回顾了培训活动从3月5日开班,到6月18日、19日第一次在湖广会馆全妆实践,到今天结业展演一路走过的历程;感谢市教院领导、项目负责人以及每一位学员老师的辛苦付出;祝贺培训目标的达成;并希望老师们把结业式当作新的起点,把学习成果带回到中小学课堂里去,学国粹、品京韵,传承文化基因,厚植爱国情怀!
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赵苏杭副院长对展演活动表示祝贺,他被老师们舞台上展现出来的对京剧艺术的热爱所感动。赵副院长感谢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对北京市中小学音乐教师京剧专题培训的大力支持,感谢班级负责人的策划与准备,引领着朝阳区的音乐老师们提升技能,共同进步。
最后,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孙卫华以“四个好”总结本次活动。一是项目好。国粹京剧,博大精深,京剧培训项目提升教师的演唱能力,可以让老师们更好的把我国的优秀文化继承下去。二是演出好。当下,京剧的发展与推广靠情怀,正是因为老师们对京剧艺术有着深厚的情怀,才能够认真学习,呈现出好的表演状态。三是观众们支持得好。台下掌声阵阵,喝彩声不绝于耳,说明观众们也被感染、感动。四是传递好。希望老师们不仅自己提升,更要通过日常教学把京剧艺术传承下去。教师发展学院会一如既往大力支持,与老师们携手把国粹艺术发扬光大。
随着“全家福”合影,本次京剧专题班的汇报展演圆满结束!后续,教师发展学院将坚持守正创新,持续通过京剧艺术的深入渗透,提高老师们理解京剧艺术的人文内涵,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让国粹京剧在新时代背景下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