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音乐会 | 5月16日 虞山吴派古琴专场音乐会

发布时间:2025-05-13 10:48:46  浏览量:1

活动时间:2025 年 5 月16日 19:30

活动地点:岳阳文化艺术会展中心大剧场

本场音乐会由赵家珍、吴叶两位专家联合策划,以岳阳题材古琴曲为演出主要内容,兼有湖湘大地文化展示,以“虞山琴韵 奏响岳阳”为主题,聚焦虞山吴派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演出曲目涵盖《潇湘水云》《离骚》《浏阳河》《狱中题壁》等与岳阳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古琴经典名曲和崭新创作,展现古琴与洞庭湖、岳阳楼的千年诗意对话。虞山吴派将三代同台,展现非遗活态传承。吴文光先生作为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虞山吴派的创传人,将亲临任艺术指导,带来他的打谱、改编及述作作品,以现代作曲技法重构古典意境。音乐会还将首演吴文光老师为本场岳阳音乐会创作的琴歌作品《沁园春·长沙》。第三代传人吴叶将呈现其新作《梦回期思》《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狱中题壁》等。此次音乐会创新融合古琴独奏、琴歌、琴箫乃至钢琴弦乐四重奏等形式,特邀多名演奏家加盟助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虞山吴派嫡传弟子、琴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黄梅,将携均瑶健康公益古琴殿藏宋元琴晓鸿亮相现场,首度演绎吴文光先生最新打谱的湖湘题材传统古琴曲《苍梧怨》,其演奏以“气韵悠长、音色圆润”著称,展现学院派传承的魅力。

曲目介绍

【浏阳河】

《浏阳河》原是湖南民歌,由徐叔华作词,唐璧光原曲,朱立奇、齐芝田等集体编配,最终版本于1971年完成。该歌曲是一首反映农民新生活的文艺作品,歌词脱胎于一部“送粮路上”的小歌舞剧《双送粮》,音调则由《送瓜调》的曲子替换而成。该曲旋律优美,带有浓郁的湖湘风情,自公演以来,广为流传。吴文光于20世纪70年代将其移植为古琴曲。

【墨子悲丝】

吴景略于20世纪40年代据清《五知斋琴谱》(1721年)打谱。此曲以墨子悲丝的故事命题。音乐自身所包含的吟诵风格和节奏特点,在表现墨子见素丝被染而悲慨的心境上确有其独到之处。在这方面,《五知斋》的作者曾用了很深的功夫。请看他的自述:“……余从髫年习之,意未尽其奥秘。今参考揣摩,呕尽心血,方为全美。”说明这是一首很见修养和功力的曲子。弹者如此,听者亦然。

【渔樵问答】

吴景略于1930年据清《琴学入门》(1864年)打谱。此谱最早见于明《杏庄太音续谱》(1560年),数百年来为琴家所喜爱。乐曲用了模进和对应的句法来象征渔樵此问彼答的情景,并穿插了一些效果性的手法以强调捕鱼和伐木的劳动场面。作者在对生活和自然讴歌的同时,也抒发了一种“虽向往之,实不能之”的随想和感慨。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是宋代诗人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地区)时期创作的,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表现出词作者旷达超脱的胸襟。曲作者吴叶在创作中吸取了两湖流域民间音调的特点,捕捉诙谐轻快的元素,着力于在歌声中呈现诗人乐观潇洒的人生态度。本场音乐会将用湖南方言演唱,别有一番意趣。

【梦回期思】

《沁园春·有美人兮》

宋·辛弃疾

有美人兮,玉佩琼踞,吾梦见之。

问斜阳犹照,渔樵故里,长桥谁记,今故期思。

物化苍茫,神游仿佛,春与猿吟秋鹤飞。

还惊笑,向晴波忽见,千丈虹霓。

觉来西望崔嵬。更上有青枫下有溪。

待空山自荐,寒泉秋菊,中流却送,桂棹兰旗。

万事长嗟,百年双鬓,吾非斯人谁与归。

凭阑久,正清愁未了,醉墨休题。

是曲灵感源自宋代词人辛弃疾闲居江西带湖时期的怀古之作《沁园春·有美人兮》。词人以春秋楚国令尹孙叔敖事自写落职心境。孙叔敖任令尹期间,励精图治、兴修水利、整饬军队,修订完善楚国律法,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其列为循吏第一人。辛词原序曰:“期思旧呼奇狮,或云棋师,皆非也。余考之荀卿书云:孙叔敖,期思之鄙人也。期思属弋阳郡,此地旧属弋阳县。虽古之弋阳、期思,见之图记者不同,然有弋阳则有期思也。桥坏复成,父老请余赋,作《沁园春》以证之。” 曲作者吴叶据此在音乐中遥想远古之风,描绘了词人入梦与先贤孙叔敖神交的场景,表达了古今将相为国为民的高远志向。

【梧叶舞秋风】

梧桐自古就被视作为斫琴良材,又承载了“凤栖梧”的美丽传说,与古琴文化密不可分。琴曲《梧叶舞秋风》为清代琴家庄臻凤的代表作,亦为现当代琴家吴景略的成名曲,于1928年据清《琴学心声谐谱》(1664年)打谱而成。吴景略的谱本,着重在于“舞”字,意在描绘秋梧之叶迎风飞舞的灵动姿态,一扫秋日肃杀之气,获得了琴界的认可和称赞。本场音乐会为吴文光编释的古琴、小提琴、钢琴三重奏的谱本,更增加了这种氛围。

【樵歌】

吴文光于1979年据明《神奇秘谱》(1425年)打谱。此曲为宋代毛敏仲所作。据朱权云:“敏仲因元兵入临安,隐而不仕,故作此歌以招同志。”此曲节奏自由,调性丰富,演奏讲求功力。下指悬落,触弦如劈老干。音乐忽如肩柴作歌,潇洒不尘;忽如歇担长啸,划然谷应。真有苍松翠柏之韵,幽岩奇壑之趣。本场音乐会演奏的是吴文光编释的古琴与钢琴的谱本。

【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此作歌词《狱中题壁》,是湖南籍中国近代维新派政治家谭嗣同的绝笔诗。此诗作于狱中,引用东汉张俭和杜根的典故,体现了变法的艰难,表达了对维新的坚定信念,抒发了词作者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

谭嗣同还是一位琴家,曾自斫古琴两张,名曰“崩霆”和“残雷”,并收藏有一张文天祥遗琴仲尼式“蕉雨”。曲作者吴叶在创作这首琴歌作品之时,采用戏曲润腔的方式,着重在音乐中塑造谭嗣同以身殉法、警策国人的英雄气概。

【秋鸿】

吴文光于1981年据明《神奇秘谱》打谱。一说为明代朱权所作,一说为南宋郭沔所作。乐曲旋律苍雄浑朴,节奏起伏跌宕。象声寓意,写景抒情,取意于鸿雁振翅高翔,其小标题:凌云渡江、知时宾秋、远落平沙、衔芦游弋、南思洞庭水、北望雁门关、群飞出渚、风急雁行斜、排云出塞、一举万里……表达了鸿雁搏击长空、身南心北之征程,以寓旷达之志,高远之怀。

【离骚】

吴文光于1995年定稿(明《神奇秘谱》本)。朱权把十八段无辞《离骚》归为屈原自作,这说明了其作品的久远及音乐的深刻。又有把此曲归为晚唐陈康士所作一说。然当时此曲仅为九拍,可见经五代宋元,此曲又有了新的发展。《离骚》版本颇多,它的后起版本与《神奇秘谱》在用音上不同。《神奇秘谱》本于五声中插入变音,起到了隐显莫测、悲愁交作的功效。乐曲前后两部分各有两段泛音,曲调深沉抑郁,尤如叙述诗人的身世和抱负。此曲初弹不易得其奥旨,揣摩有年后方知作者之用心。

【潇湘水云】

吴景略于1937年据清《五知斋琴谱》打谱。南宋郭沔作。乐曲反映了作者于潇湘之畔,远望北方被云雾所蔽的九嶷山时所产生的一种爱国忧民的抑郁激愤之情。乐曲前半为慢板,旋律苍凉悲壮,有屈子行吟之意;后半速度较快,有云水腾激,心潮爱浪之感;高潮之后,余气鼓荡,令人有所得于弦外者。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长沙》是毛主席创作于1925年的一首词。当时他刚离开故乡韶山,赴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寒秋之景,联想到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此词上阕借秋景抒发革命豪情、展现词作者博大的胸怀;下阕侧重回忆往昔斗争的峥嵘岁月,期待掀起中国革命的新高潮。整首词作表现了毛主席与战友们为了实现崇高的革命理想,共同奋进、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吴文光特为本场音乐会,将此词作谱曲成为一首琴歌作品(2024年)。

【苍梧怨】

是曲最早见于明《西麓堂琴统》(1525年)。2023年吴文光游历至湖南永州宁远九嶷山、舜帝陵有感,后据清《五知斋琴谱》打谱成曲。其谱解题曰:“苍梧怨者,娥皇女英思帝舜而作也。帝南狩,崩於苍梧之野,二妃追思盛德,泪染湘竹,竹为之班,因为是曲。韵髙调古,眞堪匹美虞韶,所谓南风之薰,可以解愠,苍梧之怨,可以写忧者也。”本场音乐会是这一谱本的首次演出。

艺术家介绍

吴文光 艺术总监

虞山吴派古琴创传人;中国音乐学院著名教授、博导;留美民族音乐学哲学博士;入选古琴艺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荣誉会长、北京中华传统乐会名誉会长。1989年荣获首届中国金唱片奖。2016年荣获中国琴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2021年获得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颁发的“民乐艺术终身贡献荣誉称号”。出版《神奇秘谱乐诠》《松风阁琴谱词曲乐诠》《虞山吴氏琴谱》等重要琴谱及著作《语我 吴文光琴学文集》。吴文光长期从事古琴演奏和音乐研究方面的工作,集演奏、创作、教学、理论研究于一身,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青年时代就以琴名,擅长演奏《广陵散》《潇湘水云》《幽兰》等大操,以表现自然之趣和刻画心理描写为追求,形成了新时期文人行吟的风格。近二十年来提出了“述作”“乐诠”的音乐理念,创作了管弦乐作品《胡笳——女史罹歌》《离骚》、钢琴协奏曲《秋鸿》等数十首作品,为古琴在新时代的发展继续开拓道路。

吴叶 作曲 (本场策划人)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博士、副研究员,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理事。出生于古琴世家,自幼随祖父吴景略、父亲吴文光学习古琴音乐文化。现创作有古琴曲《竹林烟雨》,琴歌《贺新郎·甚矣吾衰矣》等五十余首作品。《梦回期思》一曲入选2023新加坡国际古琴大赛职业组决赛必选曲目、2024北京传统音乐节中国音乐展演规定曲目库。著作入选国家出版基金(2020年)、“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重点出版项目(2021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精品出版项目”(2023年)。2024年担任音乐制作人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全球发行《轻舟已过万重山》全景声数字古琴专辑。

徐君跃 访谈嘉宾

浙派徐门嫡脉,祖父徐元白为新浙派鼻祖、祖母黄雪辉和父亲徐匡华均为著名浙派琴家。中国音乐学院古琴硕士。

现为浙江音乐学院、广西大学艺术学院硕导,泰国西瓦拿国际大学博导,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乐器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会长,西湖琴社社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澳大利亚中国琴会名誉主席,G20及杭州城市宣传片形象代表等。获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卓越贡献奖,受邀参加美国TED演讲等。现常年与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及澳大利亚、日本、泰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各艺术团体、优秀演奏家合作交流,举办个人音乐会及古琴讲座等。著有《浙派古琴艺术》、《浙派古琴教程》《天风琴谱新编》等。创作曲目有《湖畔枫吟》《西湖梦寻》《仰湖山》《月舞》《春意》《柳如烟》等。打谱曲目有《蔡氏五弄》《塞上鸿》《沧江夜雨》《箫韶九成》《神游六合》等几十首。

肖霄 古琴演奏

青年古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硕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现任教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启蒙于中国音乐学院黄梅副教授,2013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攻读古琴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赵家珍教授。近年来,广泛活跃于国内外的艺术舞台之上。曾参加凤凰卫视“国学大典”、北京现代音乐节、第五届武汉琴台音乐节等活动,担任古琴独奏。2018年受邀于长沙梅溪湖大剧院参加歌剧《爱莲说》的全国首演。演奏之余潜心理论研究,2018年于《音乐教育与创作》发表论文《古琴大师査阜西先生的思想情趣与文化自信》,2019年于《中国文艺家》发表论文《论中国古琴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跨时空的当代价值》。

张嘉煜 古琴演奏

中国音乐学院古琴专业大二在读,2017年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2023年以专业第一的名的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2017年获得了首届“弘琴杯”古琴大赛儿童组金奖第一名和第四届“敦煌杯”北京国际民族乐器大赛儿童B组金奖!2022年参加第三届“弘琴”杯古琴艺术展演获得少年儿童组金奖,并一举夺得全能擂台赛冠军。2024年七月获得第二届“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 职业青年A组“民乐之星”奖项。11月又获得北京传统音乐节—中国音乐(民族器乐)展演活动B-1组一等奖。

赵子宁 古琴演奏

自幼习琴,师从赵家珍教授,201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2022年进入中国音乐学院,现师从黄梅副教授。曾获第四届“敦煌杯”少年A组冠军、第二届“弘琴杯”少年组金奖及擂台赛总冠军;新加坡“南风杯”职业A组冠军;2024年分获第二届“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古琴职业青年A组“民乐之星”;2024年第三届“敦煌杯”古琴室内乐新作品展演“能士”奖。并连续两年(2023-2024)入选中国音乐学院优才计划。多次参与央视晚会录制,赴美、新、马等国进行古琴文化交流,曾与林志炫合作演绎《滕王阁序》主题曲。参与编创《西洲曲》《忆江南》《如是》等琴筝合奏作品。

何怡 琴歌演唱

独立琴歌音乐家、歌唱家、制作人。当代中国琴歌艺术代表人物之一。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曾旅居欧美,现任何怡琴歌工作室艺术总监、中国古琴弦歌大会专家、北京乐器学会琴歌与少儿美育专委会副会长、美国费城圣约瑟夫大学艺术大使。国家大剧院艺术讲堂、北京大学素质教育课堂主讲人。她的艺术探索受文化和旅游部、国家艺术基金、敦和基金支持,全球巡演独唱音乐会近百场,出版琴歌专辑《南熏》《左琴右歌》。

王华 箫埙演奏

著名青年笛箫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国乐学科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紫禁城室内乐团成员,创始人之一,2012、2019“CCTV民族器乐大赛”笛子组评委,央视十大青年竹笛演奏家,曾任中国歌剧舞剧院笛子独奏演员,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副团长。

吴旻聪 古琴演奏

青年古琴演奏家。1989年出生于中国台湾省彰化县2002年启蒙于单十六老师,开始学习古琴2004年底来京学习古琴,师从赵家珍教授200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院附中高插班生,主修古琴,师从赵家珍教授,200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本科,主修古琴,师从赵家珍教授。2011年5月考上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硕士研究生,主修古琴,师从赵家珍教授。2014年以优异成绩获得硕士学位。

巩潇宁 古琴演奏

浙江音乐学院古琴表演硕士,现为上海市徐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先后师从刘赤城先生、丁承运教授、赵家珍教授、章怡雯副教授。曾获得第三届敦煌杯古琴室内乐新作品展演古琴演奏“魁元”称号,第五届“元白杯”全国古琴展演青年专业组“璀璨桂冠奖”,首届“大湾区古琴艺术周”古琴艺术展演青年A组“雅韵之星”。

周璟 小提琴演奏

旅美小提琴演奏家,国家二级演奏员 中国国家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小提琴演奏家。拉赫马尼诺夫国际音乐比赛评委。LSU交响乐团首席和独奏员,Red land音乐学校教师。回国后参与多部电影音乐及春晚音乐录制。四重奏形式代表国家大剧院演出数场、2025央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直播演出、清华大学艺术学院成立仪式演出、第一届医师节成立仪式演出、参与古琴家吴文光先生从艺六十五周年音乐会及唱片录制、苏州和常熟音乐节等获广泛好评。

金文彬 钢琴演奏

青年钢琴家,启蒙师从于金春福和张铁明老师。12岁时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张晋教授。2006年获全额奖学金免试考入耶鲁大学音乐学院,成为该校建校以来最年轻的钢琴表演硕士研究生,师从俄裔美籍钢琴家鲍里斯.贝尔曼教授。2009年考入了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师从华裔钢琴家陈宏宽教授。2013年以学业全优成绩毕业以后,继续在耶鲁大学音乐学院攻读艺术家文凭/演奏最高博士学位。金文彬是中国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在中国文化部认证的中国三大国际钢琴比赛全部名列前茅的钢琴家, 也因此获得了原中国文化部特殊奖学金。荣获第六届上海国际钢琴比赛首奖,最佳委约作品演奏奖和最优秀中国选手奖,第六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第二名,美国南密苏里州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亚洲柏斯音乐比赛第一名。他与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澳门乐团等都有过非常成功的合作。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中国国家大剧院等大剧院和音乐厅举办过独奏、重奏、交响乐协奏音乐会。

张馨元 古琴演奏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硕士,琴鹤斋古琴工作室成员。2006年开始随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琴会会长赵家珍教授学习古琴。2009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古琴专业;2015年保送升入中央音乐学院;2019年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曾获美国“飞扬杯”民族器乐大赛少年组金奖;中外民乐交流比赛少年组金奖;第三届北京国际民族器乐大赛青年组金奖等。多次参加大型演出活动与节目录制。

马力 琴歌演唱

著名青年京剧名家,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演员,艺术硕士、第五届青研班研究生,北京市青联委员,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第六届CCTV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得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剧协第八届剧代会代表,中国民革党员,中央电视台授予“国粹文化传播使者”,北京侨联文化顾问、北京朝阳区侨联青委,美国北加州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美西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香港中国国粹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师从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长礼先生。2018年获得加州政府批准开展“美国马力京剧艺术节”并于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幕播放艺术节盛况。

洪云霞 古琴演奏

青年古琴演奏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中华传统乐会理事,南云琴庐创始人。生于古琴之乡江苏常熟。7岁习琴,启蒙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虞山派)代表性传人朱晞老师。2006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古琴专业,本科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是该校招收的首位古琴专业学生,并于在校期间辅修哲学,获古琴与哲学双学位。师从著名古琴演奏家、教育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传承人赵家珍教授。后经当代古琴泰斗级人物龚一先生、吴文光先生悉心指导,已渐成江南淡婉与北方旷达兼具之演奏风格,融合传统琴韵与当代审美,兼具哲学思辨,被誉为“新生代琴人中的文化传承者”。自幼在各类比赛中斩获佳绩,近十年内成功举办了多场高水平独奏音乐会,并获得业界一致好评。所教授的学生多次斩获古琴大赛奖项,被评为优秀教师称号。

孙灜 古琴演奏

青年古琴演奏家,天津音乐学院古琴专业教师,中国人民大学古琴客座教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硕士研究生。师承于古琴演奏家赵家珍教授,并得到吴文光先生的悉心指导。近年来广泛活跃于国内外的音乐舞台之上,2023年,受邀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丝路同行》文艺汇演。曾荣获第二届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金奖,中央音乐学院“吴伯超奖学金”,第四届中国古琴“幽兰·阳春”大赛金奖等。2022年,发行独奏专辑《远音.远音》。还曾为《影》《军师联盟》《风起陇西》《只此青绿》等多部影视剧和歌舞剧录制古琴音乐。

徐宁 中提琴演奏

国家一级演奏员,现任中国国家芭蕾舞团首席。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在校期间,曾多次获得各类奖学金,成绩优异。作为中央音乐学女子四重奏成员,参加斯特恩、柯达宜四重奏等多个大师班,并举行专场重奏音乐会。毕业后考入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任职,除演奏大量中外交响作品外,在《吉赛尔》、《奥涅金》、《葛蓓莉亚》等多部舞剧中担任中提琴独奏部分的演出,受到广泛赞誉!随团出访新加坡、英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瑞士、韩国、朝鲜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曾担任人民大学、政法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的艺术评委。曾受聘于中国音乐学院担任管弦系中提琴专业课席专业导师。作为骑士四重奏成员,受邀赴希腊举办专场音乐会,在杭州大剧院、国家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哈尔滨大剧院等地举办的重奏专场音乐会中,获得极大成功!曾受邀到杭州爱乐乐团、兰州交响乐团、澳门交响乐团,全球华人乐团,世界首席乐团等联合演出,得到同仁一致好评。

张博 大提琴演奏

大提琴演奏家。一级演奏员,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杰出大提琴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美国辛辛那提音乐学院交响乐团首席,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客座首席,北京国际现代音乐节受邀音乐家。西铁城(中国)百心百匠——匠心艺术家。张博与多位享誉世界的指挥大师、演奏家、歌唱家同台合作,成功演奏了众多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中外交响乐作品以及经典歌剧、室内乐作品、与国家交响乐团多次出访德国、意大利、荷兰、奥地利、西班牙、葡萄牙、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演出。

殷为杰 琴歌演唱

青年男高音歌唱家,上海师范大学学生艺术中心主任,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硕士生导师,中国民族男高音声乐艺术研究会副主任,《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表演人才,中国古琴协会理事,上海华音堂艺术团团长、首席男高音。12年军旅生涯,个人三次荣立三等功,拥有大量原创作品,代表作《战友加油》《妈妈累啦》等歌曲,深受观众喜爱,曾获“五个一工程奖”,2017年7月31日,随习主席赴朱日和慰问受阅部队官兵。创立“中国诗词音乐创演团队”,致力于中国诗词音乐的传播与推广,音乐会足迹遍布全国各大剧场,并于美国密歇根州举办“中国古典诗词音乐会” 及学术讲座,受到美国社会与学界的热烈反响与好评。

黄梅 古琴演奏

古琴演奏家,艺术学(古琴演奏方向)博士。中国音乐学院古琴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先后师从俞秦琴、俞伯荪、刘丽、赵家珍、吴钊。本、硕、博随吴文光教授研习古琴演奏与琴学理论,得其倾心传授。黄梅的演奏特点以气韵见长、大气洒脱,深得虞山吴派之要意。多年来,受国家、部委指派前往多个国家进行演出与文化交流,受到诸多赞誉。在国内外举办的古琴赛事、展演中,担任评委专家,其培养的学生获得多个奖项。出版书籍《古琴基础教程十二课》、《逸梅集—琴曲四首》;个人专辑《黄梅古琴专辑》《听茶》《逸梅》《吟心》等。

赵文钰 执行导演

职业导演,曾拍摄多部纪录片,参与央视多档栏目制作。

卢新元 导演

全国青联委员、常委,职业导演,书法家,古琴收藏家。现就职于均瑶健康集集团。执导古琴演出15年,倡议古琴舞台化发展,建议用全新的舞台科技来服务古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