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光而行 以爱育美 ——音乐教师张俊卿的30年教育路
发布时间:2025-05-13 17:37:03 浏览量:3
张俊卿,1974年7月出生于甘肃永登。她是中学正高级教师,也是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白银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自1995年7月踏上工作岗位,她便扎根于景泰县第四中学,一心扑在音乐教学事业上。她主持完成4项省级课题,美育改革创新成果荣获省级一等奖。2024年,她带领的学生乐团在甘肃省教育厅主办的展演活动中大放异彩,赢得广泛赞誉。
1995年7月,从永登师范学校毕业的张俊卿,怀揣着对音乐教育的美好憧憬,踏入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职工子弟学校(景泰四中的前身)。在这里,她成为全校唯一的音乐教师,挑起了从学前班到九年级全部音乐课的重担。为了让课堂更生动有趣,她将儿歌与舞蹈动作巧妙结合,还自费订阅《儿童音乐》杂志,从中汲取灵感。
那时,电子琴教学是个难题,既缺教材又少经验。张俊卿没有退缩,她边学边摸索,自己编写教材。在她的耐心指导下,学生们从零基础起步,慢慢学会了自弹自唱,部分孩子甚至掌握了伴奏技巧。在学校双基达标验收时,她带领学生表演的儿童歌曲联奏,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评价,这也成为她音乐教育道路上的首个亮眼成果。
2011年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颁布,更强调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张俊卿根据新要求调整教学内容,把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融入审美感知和情感体验中。在教学过程中,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品背景,拓宽知识面;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一时期,她撰写了《感悟音乐之美,打造高效课堂》《对校园音乐文化现状的认识与思考》等多篇论文,在省内外知名杂志发表。此外,她还主持完成多项省级重点课题和市级课题,摸索出一套适合县域初中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2022年4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音乐教育理念再次更新,强调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精神培养。张俊卿将自己的教育理想定位为“音乐,让生命更美好”,结合能力型课堂的要求,把核心素养培养融入日常课堂教学。她结合大概念思想和大单元教学理念,对教材进行梳理整合,尝试开展大单元主题教学。她设计了《泥土的歌》《梨园百花》《中国流行音乐》等大单元主题教学课程。为了让学生有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她通过组建社团、邀请艺术家现场表演讲解等方式,构建了“课堂+社团”的美育教学模式。
此外,她还积极尝试跨学科教学,与历史老师合作,将音乐与历史学科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综合能力。
2022年,张俊卿申报的省级重点课题《农村学生综合发展社团活动的实践与研究》成功立项。期间她撰写了三篇研究成果论文,均发表在省级刊物上,并于2024年顺利完成课题结题工作。
凭借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突出贡献,张俊卿晋升为全省为数不多的中小学正高级音乐教师。2024年,她带领的学校乐团在景泰县中学生器乐演奏比赛中勇夺第一名,在白银市比赛中获得第四名,并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培养学生乐团,参加甘肃省教育厅主办的交流展演活动。
张俊卿坚信,一个人的价值体现在她所创造的价值之中。通过多年的努力,她已经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但她并未满足于此,依旧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教学事业中,将其视为毕生追求。她用实际行动践行“音乐,让生命更美好”的教育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