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倒计时25天】二模语文成绩跃进的窃思
发布时间:2025-05-13 22:23:10 浏览量:2
二模成绩揭晓那日,办公室窗台上的绿萝正抽出新芽。翻看全年级的语文答题卷,那些工整的书写、美观的卷面与规范的答题格式,让我突然明白:教育从来不是疾风骤雨的革新,而是静水深流的沉淀。
晨光里的早读时间总比铃声早半小时。最初是几位住校生在走廊晨读,渐渐整个班级都提前到校。科代表总是积极地到语文办公室,随时关注是否有新的资料;早晨7点半的铃声响起,小大人们便吆喝着“读文言文古今异义…”那些在走廊里互相抽背名句的身影,那些批改到深夜仍坚持手写评语的试卷,让“追赶”二字褪去了焦虑,生出破土而生的韧劲。
周一下午的备课组活动,办公室总飘着茉莉茶香和果香。老教师们把积累了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传授给新人,年轻教师则把鲜素材编辑成教学共享ppt。学生的错题本是最珍贵的复习资料。有人用红笔把《琵琶行》默写错误圈成花瓣形状,有人在《赤壁赋》理解偏差处贴思维导图。老师们不再追求题海战术,而是把近五年真题分类研磨:古诗鉴赏题提炼出“意象三问法”,作文素材整理成“主题锦囊盒”。那些曾被视若畏途的考点,竟被老师们拆解为可以拼装的积木。
放学后的办公室里,总能看到师生伏案对谈。“慢慢走,才能走进文字的心”。成绩单上跃动的数字背后,是每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审时度势量身定制的复习计划,是对学习松懈学生的耳提面命和语重心长的督促,对努力付出却鲜有进步的学生的温柔抚慰和“厚积薄发”的撑腰,更是无数个把“你们”变成“我们”的瞬间。
教育从来不是奇迹的产物。期待琅琅书声化为思想的年轮,期待试卷上的红笔批注绽放如花。而当“不甘落后”的斗志遇上“甘于奉献”的守望,当“资源共享”的智慧碰撞“回归教材”的坚守,语文终于守护到让人惊叹的“荷花效应”。
语文教育是种地,急不得,等得起。古之人不余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