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交响乐团交响套曲《黄河》广东巡演, 珠江畔、南海边,“黄河”浪花翻涌
发布时间:2025-05-14 11:37:26 浏览量:2
在珠江粼粼波光的映照下,在南海湿润海风的吹拂中,黄河的雄浑气魄跨越千里,以激昂的交响旋律在岭南大地激荡回响。2025年5月9日至11日,山西省交响乐团携原创交响套曲《黄河》,于广州星海音乐厅、深圳滨海艺术中心接连奏响,完成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广东巡演。
这场音乐之旅,交织着作曲家的艺术追求、黄河文化的千年底蕴、母亲节的特殊温情,以及跨越山河的文化传播使命,在南粤大地谱写了一曲动人的交响乐章。而山西晚报记者有幸亲临现场,见证这一场文化盛事。
广州巡演现场
作为山西省艺术基金2024年度优秀剧目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黄河》自首演以来,已在全国多地成功演出30场。从山西本土到北京、天津等文化重镇,从杭州、苏州等江南水乡到南阳、简阳等中原腹地,每到一处,都引发强烈反响。此次广州、深圳之行,更是将这部作品推向了新的高度,让黄河文化在改革开放前沿绽放光彩。
一个作曲家的舞台指挥梦:
从创作到执棒的艺术跨越
广州巡演现场李博禅激情指挥
“李博禅应该是今晚最幸福的人,因为《黄河》就像他的孩子,今晚他亲自指挥……”5月9日22时,星海音乐厅的贵宾间,《黄河》广东首演后的研讨会在此召开,评论家的一句话,让一旁略显疲惫的作曲家李博禅难抑微笑、使劲点头,似乎刚刚在舞台上狂洒的汗水成了幸福的见证。
正是这一夜,33岁的杰出青年作曲家李博禅,迎来了个人职业生涯的重要时刻——首次担任自己作品的指挥。从2000年4月开启伏案创作到2025年5月站上指挥台,角色的转换不仅是身份的突破,更是对作品理解与表达的升华。
广州巡演现场李博禅激情指挥
在创作交响套曲《黄河》时,李博禅和山西省交响乐团的同仁们多次深入黄河流域采风。壶口瀑布的惊涛骇浪、河套平原的蜿蜒柔情、黄土高原上的信天游,都成为他笔下灵动的音符。而当他拿起指挥棒,面对的是将这些凝聚心血的创作,通过乐团的演绎,以更具感染力的方式传递给观众。
排练过程中,他对每个音符的处理、每个段落的节奏把控都精益求精。在《壶口瀑布》乐章,他要求定音鼓与铜管声部精准配合,以还原黄河奔腾咆哮的气势;在《黄河儿女情》中,他精心指导板胡与小提琴的对话,让中西乐器的交融既充满张力又饱含深情……
广州巡演现场
“站在指挥台上,我感觉自己与作品、与乐团、与观众之间建立了一种奇妙的连接。”李博禅感慨道。在星海音乐厅和滨海艺术中心的舞台上,他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带领乐团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精彩的演出,实现了从作曲家到指挥家的华丽转身,更完成了《黄河》推出两年后的最大提升,也为观众带来了别具一格的艺术体验。
一段黄河情的跨时空交汇:
与冼星海精神的隔空对话
广州演出地 星海音乐厅
今年恰逢冼星海先生诞辰120周年,5月9日晚交响乐套曲《黄河》在广州星海音乐厅的演出,让这场以黄河为主题的音乐会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形成了一段跨越时空的黄河情交汇。
舞台后方,冼星海1939年在延安窑洞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黑白影像与现场演奏画面交相辉映。八十多年前,冼星海在抗战烽火中,被诗人光未然吟诵的《黄河吟》深深触动,以满腔热血创作出了气吞山河的《黄河大合唱》,用音乐凝聚起中华民族的抗战力量。
广州巡演现场观众反响热烈
如今,山西省交响乐团的《黄河》交响套曲在以冼星海命名的音乐厅奏响,同样以黄河为魂,用现代交响语汇和创新的艺术表达,诠释着黄河文化的内涵与精神。
板胡如泣如诉
广州巡演现场第二章《黄河儿女情》
《黄河》五个精心编排的乐章,如同五幅气势恢宏的画卷徐徐展开。在《黄河儿女情》中,板胡演奏家高阳与小提琴家高参的对话令人拍案叫绝。板胡苍凉质朴的音色,恰似黄土高原上的信天游,诉说着黄河儿女的坚韧与柔情;小提琴的婉转悠扬,则如珠江的碧波,展现出南方的细腻与灵动。
“钢琴家原丁的钢琴独奏《大河岁月》让我仿佛看到了黄河文明的千年沉淀。”演出结束后,一位在南方航空工作的观众陈恺来女士感慨道,“我是山西人,多年在广州工作,听着琴声仿佛回到了黄河岸边的家乡,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而唢呐演奏家刘雯雯在《入海奔流》中的精彩演绎,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高亢激昂的唢呐声冲破交响乐的浪潮,与中国大鼓的强劲节奏交织,生动展现了黄河奔涌入海的豪迈气魄。
广州巡演现场第四章《入海奔流》
正如山西省交响乐团团长曹建山所说:“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演出,让黄河精神在新时代的江河里继续奔流,这是对先辈最好的致敬。”
广州巡演现场谢幕
广州巡演
一场母亲节的母亲河颂歌:
特殊节日里的深情礼赞
5月11日母亲节当晚,深圳滨海艺术中心的演出,为这场广东巡演增添了一抹温暖而特别的色彩。当来自母亲河的旋律在音乐厅里流淌,当现场1200余名观众与之深度交融,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黄河》也变成了献给天下母亲的深情颂歌。
深圳巡演现场李博禅激情指挥
演出结束后,作曲家李博禅走上舞台,饱含深情地说:“我们山西省交响乐团的《黄河》最后一章节《中国母亲河》与这个非凡的节日吻合,谨以此,把这部作品献给台上台下所有的母亲、英雄的母亲们,祝所有的母亲们节日快乐。”这番真挚的话语,瞬间引发了全场观众的强烈共鸣。许多母亲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现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深圳巡演现场
一位带着孩子前来观看演出的母亲感慨道:“在母亲节听到这样的音乐,感觉特别有意义。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无私地养育着我们,给予我们力量。这场演出不仅是一场视听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深圳巡演现场观众反响热烈
“从未想过交响乐能如此生动地展现黄河的魅力。”在深圳观澜湖集团工作的市民王娜表示,“从壶口的激荡到入海的壮阔,每个音符都充满了生命力。尤其是板胡与西洋乐器的对话,不正象征着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特质吗?”
深圳巡演
一曲跨山河的交响万里行:
文化传播的使命与担当
山西省交响乐团的交响套曲《黄河》广东巡演,是一曲跨越山河的交响万里行,承载着传播黄河文化、弘扬中华精神的重要使命。作为2024年首届山西省艺术基金评选出的优秀剧目,这部作品代表着当今山西文艺创作和舞台艺术表演的最高水准,此次在广东的演出,更是山西首次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用交响乐表达黄河文化。
大型原创交响套曲《黄河》专家研讨会
从黄河之畔到珠江之滨,从黄土高原到南海之边,《黄河》交响套曲所到之处,都引发了强烈反响。在星海音乐厅,观众们被其磅礴的气势和创新的艺术表达所震撼。演出结束后,观众们久久不愿离去,他们围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演出的精彩之处。一位观众激动地说:“这场演出太震撼了!以前对黄河文化的了解只是停留在书本上,今天通过这场音乐会,我真正感受到了黄河文化的魅力,它是那么地博大精深。”在滨海艺术中心,听众沉醉于音乐中蕴含的深厚情感与文化内涵。许多观众表示,通过这场音乐会,他们对黄河文化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观众的掌声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山西省交响乐团的一位乐团成员感慨道,“看到不同地域的观众被黄河文化所感染,我们深感自豪。”“《黄河》不仅是一部音乐作品,更是一张文化名片。”曹建山团长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巡演,让更多人了解黄河文化,感受山西文化的魅力。未来,我们还将带着《黄河》走向更多地方,让黄河之声传遍祖国大地。”
山西省交响乐团交响套曲《黄河》广东巡演,在珠江畔、南海边激起的“浪花”,绝不仅是美妙音乐的回响,更是黄河文化传播的涟漪。这场巡演,让黄河情在时空交错中传承,更让跨越山河的文化传播之旅迈出了更远一步。
当“黄河”遇见“大海”,文化的交融与传承终将在音符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