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用轻盈舞步迈向身心健康

发布时间:2025-05-14 15:46:53  浏览量:2

近年来,健康领域增添了许多“跨界”成员,医学、生物学携手的不仅限于“近邻”理工领域相关专业,人文、艺术等也成为与健康进行融合、产生碰撞的新方向。在今年的高等院校本科新增专业中,“舞蹈治疗”格外抢眼。舞蹈与心理学携手展现疗愈能力,帮助大家用轻盈的身心跨过生命中的泥泞。数年前,音乐治疗已成为艺术融入健康医学领域的先锋。本期,让我们来进一步了解这两个新专业。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院长张强

舞蹈治疗是一个把创造性舞动与心理学相互融合,从而进行身心疗愈的学科,通过科学的身体引导,帮助人们(尤其是特需群体)表达情绪,以达到重塑身心的目的。

舞蹈治疗面向的群体多样,包括孤独症儿童、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社交焦虑人群等特需群体,存在情绪问题的普通大众也可借其帮助获益。

传统心理干预偏重语言干预,但对孤独症、认知障碍患者等群体而言,这类心理疏导收效甚微,他们更加依赖非语言沟通,需要更多元视角的帮助。比如,通过即兴舞蹈动作,社交焦虑群体可得到情绪上的缓解;通过呼吸律动,抑郁症、孤独症等相关患者可以释放压力;通过镜像练习,亲子关系可以得到改善。

舞蹈治疗师会根据治疗对象的不同情况,通过前期评估,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动作方案,引导他们通过肢体表达,实现情绪上的疏通、疏导,以及应急创伤的修复和成长。

随着当下社会心理健康需求的增加,尤其是对特需群体来说,舞蹈治疗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教育部等15部门发布的《“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中提出了建立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的目标。在推进过程中,舞蹈治疗领域人才的需求随之凸显,需要一批既懂特殊教育,又能够掌握相关艺术疗愈技术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同时,随着高压力职场、老龄化社会、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带来挑战,人们对艺术疗愈的需求与日俱增。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在特殊教育领域有着40余年的积淀,十几年前就已开设“舞蹈疗愈”相关课程,该课程作为舞蹈学(师范)专业的特色课程,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学校构建了“舞蹈教育+舞蹈康复”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为心理健康、特殊教育、康复医疗等领域提供专业支持。

作为融合艺术、心理学与健康科学的创新学科,舞蹈治疗专业的课程不仅包括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到高等教育的教育学课程,还有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解剖生理学等心理健康课程,以及现代舞、即兴舞蹈、拉班动作分析(用来分析、表现、观察和记录人体动作的系统方法)等舞蹈专业课程。该专业的一系列课程,可让学生在了解身心互动的科学原理后,掌握从评估到干预的专业技能和整体流程。

在大学四年的学习期间,学校会为学生不间断提供见习、实习等相关实践机会,尤其到了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学生会进入相关医疗机构、康复机构、特殊教育学校、社区康养机构等进行实习实操。

学校在编制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具身认知”的培养,即学生要了解本专业,通过个人体验认识自己,从而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技能,进而去帮助特殊群体。学生在具身实践体验中不仅能提升认知,还能实现自我成长。

该专业将舞蹈、艺术与心理、医学等进行交叉融合,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广阔。例如,在医疗康复领域,毕业生可以在综合医院参与身心疾病康复治疗,在脑科或精神专科医院对患者进行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辅助治疗;在教育领域,可以在特殊教育学校帮助孤独症儿童发展并提高社交能力,还可以在普通中小学校担任资源教师,设计情绪管理相关舞动课;可以在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康养机构帮助老年人延缓认知退化;还可以为企事业单位服务,为处于高压状态的工作者设计减压方案,或者成为自由舞蹈治疗师、艺术治疗师等。

链接

音乐治疗:展现音符的疗愈力

音乐与舞蹈可谓形影不离。在2018年,“音乐治疗”这一专业就被批准增设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新专业。

音乐治疗是一门综合了音乐、心理学和医学的跨学科专业。音乐治疗师通过运用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弦等元素,以及演奏、创作、聆听等音乐活动,刺激接受治疗者大脑中的神经系统,调节其心理状态,帮助个人在情感、认知、身体和社交等方面达到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例如,快节奏音乐可以帮助人们提升情绪和能量,而慢节奏音乐则可以帮助人们放松和减轻焦虑。音乐的共鸣效应能够让接受治疗者感受到一种被理解和支持的情感,从而促进心理康复。

这一专业培养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扎实的音乐应用技术,熟悉音乐治疗基础理论并能掌握音乐治疗各流派,尤其是运用于特殊教育领域的方法技术以及评估方法技能,熟知神经生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学和特殊教育等知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该专业主要课程包括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歌曲创作、即兴伴奏、舞蹈基础训练、音乐治疗学基础、接受式音乐治疗、再创造式音乐治疗、音乐治疗评估方法、音乐治疗干预方法等。

该专业毕业生可在医疗机构、特殊教育学校、儿童和老年康复机构、社区及普通学校等相关机构工作。

编辑:胡彬 李诗尧

校对:杨真宇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1Q3GXEDS】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