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黄敬光:音乐的通感 | 巴蜀之地

发布时间:2025-05-15 15:27:08  浏览量:2

【巴蜀之地】

/

音乐的通感——《我评价音乐的标准是好听不好听》读后

昨天,读到了魏治祥先生一篇叫《我评价音乐的标准是好听不好听》的文章。他说,曾经非常爱听音乐,为了听音乐,干出了许多在那个时代看来很浪漫的事。语言一如既往地朴实又华丽:“抬起唱臂,轻轻往唱片上一放,音乐便随之流淌。门关着,流不出去,不一会儿,变成了满满一屋”;“喜欢《鸽子》,小号高亢嘹亮,如帅哥,小提琴温柔羞涩,像美女。二人一唱一和,郎情惬意,互诉衷肠,说不尽的缠绵,道不尽的依恋”;“还喜欢《风流寡妇》,其曲调诙谐,能看到一个中年美妇,出门之前,面对穿衣镜搔首弄姿、抛媚眼”……他在描述听音乐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使听音乐的感觉变得更为活泼、新奇。这样的表达好安逸。在他的文章里,提到的那个惊叹他还听得懂交响乐的朋友就是我。他说:“把自己交给音乐,让情绪随着旋律起伏就好。”他还说:“音乐不应该有标准答案或中心思想,好听就行。”然后给我们摆了音乐史上关于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一个啼笑皆非的故事。最后他说:“许多中外名曲,也许我压根就没有听懂,弄不好还会曲解作曲家的原意,那有什么不好呢?我得到的不是中心思想,而是审美愉悦。”他还说:“音乐是用来听的,好听就行。”

忍不住在他的文章后面留了言:“好听,这是多么高深的标准啊,怎么样才算好听呢?那就是个人的感觉了,与个人的经历、修为、学识正相关。不过我还认为,音乐一定有些共同的审美标准。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音乐作品,同时都被大家共同喜爱了。”其实,我误读了魏老师的本意。魏老师的意思是“听”。同一首音乐,我们听到了什么,听出了什么,好听不好听。为了纠偏自己,于是有了今天这篇文。我想起小时候阿娘给我们唱的歌。那是夏日炎炎的午后,一家人在堂屋里抹苞谷。长时间的劳作,大家都很疲倦,都想打瞌睡,整个劳动场面鸦雀无声,死气沉沉。阿爸就喊阿娘唱首歌来听。阿娘想了想,一曲《映山红》细细地飘摇而出: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没有音乐伴奏,就是轻轻地唱,使本来很安静的屋子更加安静,进入一种特别神秘莫测的氛围。那时我只有十来岁,就是单纯地觉得很好听。这个有声音的场景就埋在心底。从那以后,我就喜欢听歌听音乐了。有一年去井冈山接受红色教育。晚上,看一场室外的大型演出。居然是《映山红》!有多人演唱,有音乐伴奏。上千的扮演群众和红军战士的演员,在广袤的天地间,聚光灯下,通过一幕幕的声光影电,果然一会儿出现“漫天飞雪”,一会儿“漫山开遍映山红”,“乡亲们”迎送着一队队“红军”……恍兮惚兮中,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沉浸其中,一会儿在水深火热的战争年代,一会儿在老家抹苞谷,见到了去世几十年的阿爸,见到了年轻时的阿娘……后来上大学,从弹吉他开始,广泛涉猎了音乐的方方面面,甚至尝试过自己写曲子。后来,看了些音乐方面的书籍之后,又对交响乐感兴趣了。反复听贝多芬的《欢乐颂》,以及第五,第九交响曲;听舒伯特的《小夜曲》;听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当然,对音乐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如,走火入魔的时候,我就和同学争论过敲门的命运之神个子的高矮胖瘦,表情是严肃认真还是玩世不恭,而且还争得不欢而散。当然,如果能够引起共鸣,那就最好了。我记得,流行卡拉OK的年月,我最喜欢邰正宵和孙悦合唱的歌曲《好人好梦》。虽然我唱不好,但是对女声要求高,好多年都没有找到那种抠脚板心的感觉。有一天晚上,唱歌。我还是习惯了坐在角落听。一位女士邀请我和她唱这首歌。说实话,我当时心里是抵触的,因为除了音准,没有人能够唱出我盼望的那种感觉。但是,她知道我会唱,我不好太过坚决地拒绝。当深情款款的女声响起:“春光中你的笑容,暖暖地让我感动”,她一招手,莫名其妙地,我立即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这哪里还是歌声,哪里还是单纯的音乐。那黏黏的声音饱含着期待,那暖暖的笑容都是鼓励,那忽闪忽闪的眼神有太阳般的温暖。我情不自禁地跟了上来:“尽管这夜色朦胧,也知道何去何从,我和你走过雨走过风……”当两个人合唱出“就让我默默地真心为你,一切在无言中”时,高低错落,阴阳调和,缠绵婉转,突然就觉得胜过了万语千言。当两个人一起在“慢慢地把心靠拢”时,手就那么自然而然地牵在了一起。

从此以后,我发誓,除了她,再不和任何人唱这首歌。我觉得,这首歌只能属于我们两个人。这不是我的错,这是好的音乐惹的祸。现在想起来,还是太矫情了。和肖队谈恋爱时,那一夜,梅林公园,浮香桥畔,月色撩人,银辉铺地,一把吉他,两个人,一曲《爱的罗曼斯》,像无数只舒伯特的夜莺,琴声像中毗河的水一样翻滚,那种感觉,爽歪歪。好听的音乐可以让鸡鸭多生蛋,让奶牛多产奶,可以治愈许多疾病,是人、动物、植物之间共同能听懂的东西——音乐的通感。音乐这个概念太宽泛了。真的,有时我感觉到,有好些风声雨声读书声,和音乐一样好听。每当我沉浸其中的时候,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我何事。《道德经》里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我不禁一惊,不得不自我克制一些。不管怎么说,只要充分调动人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等不同感觉而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我们总能从相同的音乐里听出些不同的意味来。也不管你听出了什么不同的意象,好听就行。 2024.5.24

作者简介:黄敬光,成都金堂人,成都市作协会员,金堂作协会员。偶有心得,写些风花雪月的文字。喜欢有逻辑的形象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