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从《云之上》到《国乐咏中华》,国庆乐动中国心

更新时间:2024-10-08 03:03  浏览量:4

衣袂飘飘的演奏家们从舞台两侧缓缓步入,走下斜坡。观众们环绕舞台而坐,在不同方位都能体验到多重声场之美,10月6-7日,上海民族乐团原创音乐现场《云之上——让听觉从东方出发》回归1862时尚艺术中心,以自然灵动、简约素朴的东方美学开拓民族音乐的当代表达。“整场演奏仿佛踏足云端之上,聆听生命之声,这是刻在基因里永恒的东方美学。”一位观众说。

《云之上》自去年作为委约剧目在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首演亮相,获得了中外观众的好评。“在去年‘圆形’的基础上,今年的《云之上》构建出一个‘多重声场’。”作曲E.宋歌介绍。今年上海民族乐团对作品拓展了1862时尚艺术中心二层演艺空间,在原13位国乐演奏家、1位手风琴演奏家和6位歌者的基础上,特别再引入6位中国大鼓演奏家和8位童声合唱,形成上下互动、远近交织的多重立体声效,呈现更丰富饱满的视听效果。

中国大鼓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重要乐器,象征着一种民族力量,他们以整齐划一的节奏律动增强音乐的感染力,与一层以中国建鼓为中心意象的副舞台相呼应,传达对中华文化精神的致敬。乐团笛子声部首席金锴说:“《云之上》是诗意的栖居之所,是对传统人文精神的当代探索,也借此作品表达青年民乐人对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祝福。”

“一场民族与当代音乐的结合,让人更多关注到的是音乐本身,一种刻在基因里的乐感,一种自我洗涤与浸润。”《云之上》没有遵循任何一个现有的常规范式,很多看过演出的观众最多的评价就是“纯净”。升级后的音乐,层次更丰富、色彩更鲜明、气质更独特,这样具有先锋意识的音乐创排之旅,不断激发着每位演奏家们的无限可能。

十个乐章不间断呈现,20位演奏家、14位歌者,需要宛若一个人般的默契配合与全情投入。乐团打击乐声部首席王音睿说:“《云之上》的排练非常严格,这样的突破与挑战让我们完成不可能,心灵在音乐里提升,发掘更多想象力。”乐团阮演奏家唐一雯说:“今年我们在对独特音乐风格的把控上更游刃有余,添加了更多的二度创作,彰显音乐的棱角和张力。”

在乐团歌者王静看来,《云之上》最华彩的段落通过八个声部的纵向叠加和释放,让每个声部层级具有各自的律动体系。乐团此次还特别邀请来自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合唱团的8位孩子。担任童声独唱的杨子宸说:“随着音乐的递进,我仿佛置身大自然,十分享受,希望未来我也能将这样美好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服装上,升级版的《云之上》以更灵动纯净的白色为主基调,量身定制的款式富有当代东方的雅致风韵,考究的面料凸显艺术家的演奏身姿,配合舞台灯光相映成趣。妆造上,《云之上》大胆突破传统国乐的视觉印象,独特的发型设计、现代的妆容以及富有新意的配饰彰显个性。

除了《云之上》,作为“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上海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之一,上海民族乐团《国乐咏中华》原创音乐会也于国庆期间在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上演。作品分为《大春秋》《醉山水》《纳百川》《天行健》《咏中华》五个乐章,从五千年中华文明汲取艺术灵感,发挥当代民乐开放包容的艺术特质,在民族音乐的多元呈现中,展现古老文明生生不息的生命内力。在《纳百川》章节中,伽倻琴、冬不拉、彝族四弦琴、芦笙、萨塔尔、弦子、马头琴等十余种不同民族的特色乐器轮番上阵,演奏者们穿着不同民族的特色服装登台表演,彰显中华民族宽广的胸襟和视野。

自2021年首演来,这台音乐会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银川、成都、海南、喀什、中山、临沂、泉州等地,收获观众的喜爱。2024年乐团对作品多个篇章进行全新升级,今年4月,该版本首演亮相国家大剧院第二届“国乐之春”。此次亮相国庆,是《国乐咏中华》升级后在上海的首秀。

作者:姜方

文:姜方 图:上海民族乐团 编辑:王彦 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