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奥斯卡最佳,每一幕都是高潮!
更新时间:2024-09-28 02:20 浏览量:19
《芝加哥》最早是百老汇的音乐剧,从 1975 年出现开始,在全世界演了上千场,那时它是百老汇的经典。
2002 年,导演罗伯·马歇尔把它拍成了电影,并大获成功。这部电影在第二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被提名了 13 个大奖,最后拿到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6 个奥斯卡大奖。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部经典的作品:
▼
《芝加哥》
Chicago
(2002年)
01《芝加哥》不是那种甜甜的爱情歌舞片,乃是一部犯罪歌舞片,通过叙述两个女性的犯罪历程,对 20 世纪 20 年代丑陋不堪的芝加哥予以犀利辛辣的讥讽。
该影片的两位主要女主凯瑟琳·泽塔-琼斯演的维尔玛和蕾妮·齐薇格演的罗茜,她俩都是超级性感的大美女,但也是个狠角色,杀过人的那种,更是欲望与背叛的典型象征。
电影一开始,罗茜就躲在舞台下面,看着维尔玛在聚光灯下闪闪发光,心里那个羡慕嫉妒。这时的罗茜想当大明星,都想疯了,为了往上爬,甚至跟个家具经销老板搞婚外情。
后来当她杀人了,进了监狱,又被女狱长和律师比利给忽悠了,变得更加虚荣,为了出名啥手段都使,就连说谎话都不带眨眼的。
最逗的是,当她发现自己已不是监狱里最红的女罪犯时候了,立马就假装怀孕,就为了能再吸引点眼球。
至于维尔玛呢,一开始对罗茜挺冷淡的,但发现罗茜比自己还红,就立马变脸,跟罗茜组了个舞蹈组合,俩人就开始互相利用、争斗了。
这电影里的角色,没一个省油的灯,女狱长、律师比利,都是一路货色,就罗茜的老公艾莫斯还算好点,但被戴了绿帽还在傻乎乎地给老婆打官司,最后被律师耍得团团转,也是挺惨的。
这就是当时的芝加哥,浮华享乐、黑白颠倒。
02《芝加哥》故事讲的就是上世纪20年代的芝加哥,那时候美国刚打完一战,经济挺好,大家就开始享乐了,道德、信仰啊都扔到一边去了。
“一切向钱看”成了整个社会的潜规则,而由此诞生的现代爵士乐,也与享乐主义盛行的社会环境相呼应。
那时候的芝加哥,黑帮横行,杀人跟玩儿似的,新闻媒体也乱得很,法律也不公正。所以你看这片中人物的丑恶嘴脸,都是那社会给逼出来的。
娱乐至死的年代,“不能出人头地,那就声名狼藉。”
03为啥这电影能得奥斯卡奖呢?因为它的歌舞真的太牛了!
不是那种随便唱唱跳跳的歌舞,它是用来讲故事的,《芝加哥》中的歌舞本身就是叙事的一部分。
电影里很多场景都是现实和舞台表演来回切换的,通过蒙太奇的手法让你在看得你眼花缭乱的同时交代事情的前因后果。
那个“六人组探戈”就是最经典的,六个女囚一边跳舞一边说自己为啥进监狱,那舞蹈又性感又大胆,几个口语台词串联起来的节奏感,以及黑红布光带来的视觉冲击,让整段表演一气呵成,看得人心里直痒痒。
除了叙事,歌舞表演还能帮角色塑造形象。片中,每个关键人物的出场都伴有一段歌舞独白。
比如女狱长出场的时候,那身材摇来摇去的,还说了句““When you’re good to Mama, Mama’s good to you(你给我好处我就给你方便)”,一下子就把她见钱眼开的性格给表现出来了。
而罗茜红了之后那段独舞也是绝了,好多镜子里的她都在跳舞,就像她心里有好多想法一样,代表着成为明星的罗茜背后复杂而黑暗的内心世界。
最后罗茜直接在一个写有自己名字的灯牌上舞蹈,也将她对“成名”的巨大欲望明晃晃地展露出来。
还有些歌舞设计得特别有意思,有象征意义的。
比如那个“傀儡之舞”就是讲律师比利怎么控制罗茜的,一边是真人在演戏一边又是木偶在演木偶戏,看得人心里直打鼓。
还有匈牙利女人被绞死的时候那段歌舞也是讽刺得不行用戏法和鼓掌的群众来揭露当时世道有多乱。
总的来说这电影就是一场视听盛宴舞台,表演华丽得不行,光影效果也超赞的,让观众仿佛看到那个灯红酒绿,浮华奢靡的芝加哥市井百态。
片尾罗茜和维尔玛唱的那首《Nowadays》里面有一段歌词,也挺有意思:
“没有什么能永恒,
在五十年后或者更久,一切都将改变 ,
但此时此刻,这里就是处天堂。”
可她们没想到第二年世界经济危机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