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怎样变得不浮躁的25个方法

发布时间:2025-10-12 23:39:54  浏览量:1

1、

看纪录片

风景、人文、历史、美食。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生体验也是有限的。但通过纪录片、电影,可以体验到不同的生命,不同的人文历史。某方面来说,通过这些东西,无限扩充了生命的深度和厚度。

2、

读历史

通过大量地阅读历史书籍与文献,你会发现,在历史的长河里,自己的一生是多么短暂,自己所做的事是多么微不足道,以至于毫无浮躁的兴致

3、

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每个人的睡眠时间、保持清醒的时间差不多都是固定的,坚持几天固定时间早起,晚上到点差不多就困了。

4、

确定目标

要躁动,也要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行动中躁动。高远坚定而切合实际的目标,能让你定心,摆脱无谓的躁动念头,从而保持专注

5、

收纳、整理

也许有的人喜欢乱中有序,从一堆东西里面找出自己想要的。但对我来说,处在乱糟糟的环境时,心情就会有点躁。

收拾房间、整理衣柜、洗衣服、书架上的书按自己的喜好重新摆放等等小事,都可以调节烦躁的心情。

6、

拒绝无用社交。

周末,你在家准备好了果盘和饮料,打开电脑准备看电影《天使爱美丽》。这时同事打来电话:“出来逛街吗,商场正打折呢!······哎呀,你就来吗,权当陪陪我喽!”

想一想:我有需要到商场买的吗?同事跟我算很要好的朋友吗?

没有!不算!那就拒绝。

时间、健康、精力,最不应该浪费在并非特别重要的事情和人身上。

7、

做计划

有了计划,就有了路线,就有了安排,就不必为要做什么、要做多少、何时完成、做多少合适等而心烦意乱

8、

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上,不过多关注别人的生活

看到很多回答里提到关闭朋友圈、不过多使用社交软件。我不太赞同,普通人也很少能做到。

重点不是完全摒弃,而是学会从中摄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而不是只作为一个消遣工具。我的不少东西,都是从知乎、B站、微博上学来的。

关于朋友圈,不要朋友圈一出现小红点,就立马打开去看。这样不仅很浪费自己的时间,还会把自己的精力和注意力夺走。

毒舌张爱玲说:内心空虚的人,才喜欢窥探别人的隐私。

9、

不虚荣

人因虚荣而虚无,追求虚荣者必定是浮躁者。正因为追求虚荣带来的虚无感,所以追求虚荣者需要浮躁来使自己存活

10、

接纳自己,喜欢上自己,从外在到内在

喜欢自己的第一步,从接受自己的外貌开始。

内在的,一方面有意识地改进,学着凡事有主意,不人云亦云;学会拥有“被讨厌的勇气”,生而为人,我得自己先高兴。

认识自己是一生的修为,能够不断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外界的事情就越无法干扰自己。

❤️如果你觉得回答不错,给我点个赞吧。我会写出更好的作品哟!

11、

交益友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接近浮躁者,自身必定会受其浮躁之气所波及;与脚踏实地者结伴,自己也就更容易平静下来。

12、

练字。

每天抄写一句自己喜欢的话。名人名言也好,鸡汤也好。

13、

读书,构建自己的小宇宙

如果说读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有什么区别,我首先会说:读书的人不会孤独。

即使孤单,也不会孤独。

因为通过读书,他们构建了自己的宇宙,会借用书中的人物经历和道理,对比,化解自己的问题。

他们会自己找心灵导师,最终也能自己成为自己的导师。不过从读书到学会自己化解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我不反对朋友之间喝酒,但我不喜欢跟人吐槽烦恼。因为即使说一百次,不去解决,烦恼还是在那,人还是会暴躁、浮躁。

14、

承认自己是个蠢货。

承认自己的智商情商不如别人,自己做事学习就是比别人慢。但是没关系,我慢慢来。相信时间的力量。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认知过程,对于那些从小被奶到大的娃更是晴天霹雳。

15、

锻炼,每天锻炼,坚持锻炼

只有不断地出汗,把自己累死才不会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建议跑步。慢慢来,不要急,能跑多远就跑多远,根据个人体质来,后面慢慢增加圈数。不要一上来就说:我要跑个十公里。

我以前没有怎么运动过,刚开始跑步时只能跑一公里多一点,现在连续慢跑六七公里完全不在话下。当然,这个过渡我用了五个月时间。

16、

记账。

我的钱都花哪去了?

有一个词叫“糊涂账”,就是什么事都没有条理。

就像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手忙脚乱,每天都觉得很忙很累似乎还没有效果。杂乱的事情堆积到一块,看上去就会有很多未完成任务,这样一来就容易浮躁、着急。

但是学会梳理之后,把工作内容和轻重缓急编排一下,就会明朗清晰,不会浮躁。

工作、生活,乃至情感,都是如此。

17、

做事情,不要急于求成。

这个时代是浮躁的,当我们企图得到所有的时候,其实到头来什么都不会得到 。

坚持长期去做有益的事,才能得到最大的收获。

不论是上学还是工作,每天最少花1个小时专注学习,这个过程其实非常有收益,因为专注才是一个人长期进步的基础。

18、

降低对结果的期待,全力以赴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

当你只能考59分的时候,就不要期待自己下次能考100分,如果你的目标是60分,那你可以做到,甚至会超过这个分数。

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当你期待的事情,每次都未能如愿时,不如降低期待,反而会如愿以偿。

人都喜欢正向的反馈,降低期待以后,你的正向反馈就会不断增加,其实这样你也会以另一种方式达到最初的期待。

19、

听纯音乐。

音乐是生活的良药。戴上耳机每天用心听两三首纯音乐,你会发现整个世界只剩下你。

建议听肖邦莫扎特李斯特巴赫……这可是个陶冶情操的好时机。听你喜欢的也行呀,开心就好。

20、

复盘是解决浮躁的最有效武器。

为什么定好的目标屡屡失败?

为什么自己付出的心血总是看不到?

为什么总是趋易避难,急于求成?

那是因为缺乏事后复盘:回顾目标—结果对比—叙述过程—自我剖析—总结规律—案例佐证。

21、

戒掉爱抱怨的毛病,学会感恩

你关注什么,就吸引什么。

你总是埋怨、不满,就只能看到生活的不顺和负面情绪;你学着感恩,感激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就能赢来更多的幸运和奖赏。

而这就是“吸引力”法则的奥秘所在。

22、

用信念打败困难

把你最艰苦的时候,拍张照片打印出来,挂在工作地方/床头。

当你的拖延症要发作时候,看看这张图片,你会想到很多曾经的美好与痛苦经历。

瞬间脑子清醒,把拖延赶走,专心工作起来。联想法可以短期激发你的大脑的活力,有效是因为那是真的经历,才可以让你有共鸣。

23、

理智的情绪

在别人面前,没有大吼、大叫、大哭过。

她们有自己的方法去解决这些糟糕事,仍然带着积极的心态继续向前,因为她知道,这些困难要么是机会,要么还是机会。

24、

要关注的不是成长速度,而是成长效能。

学习《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综合综效;不断更新。

25、

学会记录自己的情绪

很多人之所以觉得痛苦、焦虑、迷茫,不是因为缺钱,而是因为内心世界不和谐,所以才误以为是自己与外部世界有矛盾。

掌控好情绪,就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所以,不仅仅要观察情绪,更要去记录情绪,分析情绪。

文案与图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