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翁帆好友过往言论被扒

发布时间:2025-10-24 21:23:46  浏览量:1

人刚走几天啊?骨头还没凉透呢,网上有些人就坐不住了,非要扒拉出点事来!


这回倒好,直接把人家翁帆多少年的好朋友,她闺蜜孙颖十几年前说过的话给翻出来了,添油加醋地又炒了一遍!


人还在悲痛里,就有人拿着放大镜去翻旧账,这种做法,真的让人不知道说啥好。


这事得从头说起。


这个叫孙颖的,可不是外人。


她是翁帆从大学时候就要好的朋友,关系铁得很,后来还当了翁帆的钢琴老师。


俩人私下里啥话都说,翁帆心里有事都愿意跟她讲,所以孙颖对翁帆和杨振宁的生活,那看得是真真儿的。


时间倒回到2009年。


那时候网上的谣言,比现在还疯。


不知道哪个犄角旮旯里的账号,突然发了一篇文章,说“翁帆怀孕3个月,杨振宁在美国的亲戚朋友都准备庆祝了”。


这瞎话传得那叫一个快!


连美国的一些华人记者都信了,真就打电话给杨振宁的助理,问是不是真有这“喜讯”。


翁帆那时候看着手机上满天飞的假新闻,气得手都哆嗦,又不知道该咋跟全天下人解释。


就在这个时候,是孙颖站了出来。


她直接在社交平台上公开回话,一点没客气。


说这新闻无聊到顶了,她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


她还说了,翁帆当时好好的,正在学钢琴,学新的语言,状态好得很,刚跟杨振宁从沙特回来。


最让人记得清楚的一句话,是她当时的一句吐槽:


“照网上这么说,她都生好几个了。”


这句话里的那种无奈和气愤,现在回头看,还是那么真实。


当时还有更离谱的,说翁帆的爸爸跟杨振宁的孙女谈恋爱了,也是孙颖站出来帮忙说话,直接怼回去:


“难道大家都没有更重要的事情可以做了吗?”


这些十几年前为了朋友两肋插刀的话,谁能想到啊?


十几年后的今天,杨先生刚走,就被人一个字一个字地抠出来,掰开了揉碎了去“分析”。


甚至有人故意掐头去尾,歪曲她的意思,非要说成是“朋友早就看穿了翁帆”。


这到底是安的什么心?


把当年替朋友挡枪子儿的话,变成了今天捅向朋友的刀子,这事儿做得也太不是人了。


说白了,孙颖的话被翻出来,根子还是在杨振宁和翁帆的婚姻上。


这对夫妻,从一开始就没离开过大家的嘴边。


2004年,那年杨振宁82岁,翁帆28岁。


就因为这个年龄,他们的结婚,就像往油锅里泼了一瓢水,一下子就炸开了。


这么多年,“翁帆过得不幸福”、“翁帆就是为了遗产”这种话,就从来没断过。


三天两头就冒出来一次。


可人家杨振宁自己早就说过,说翁帆是:


“上帝给我的最后一份礼物”


他还亲口支持翁帆将来再结婚,找个好人家。


翁帆自己也说,是杨振宁给了她一个干干净净的世界,是杨振宁塑造了今天的她。


这些话,有些人就是不听,就是不信。


最有发言权的,可能是他们在清华的邻居周女士。


她可是亲眼看着翁帆这么多年,怎么一点一滴照顾杨振宁的。


她就说了一句大白话:


“翁帆照护多年也很不易”。


这句话,比一万句花里胡哨的赞美都有劲儿。


可不管有多少身边人出来证明他们过得好,不管有多少证据摆在面前,有些人就是不愿意相信。


在这些人眼睛里,翁帆嫁给杨振宁,背后就必须有“见不得人的目的”。


他们就跟疯了一样,挖空心思也要找出点“黑料”来。


找不到怎么办?


那就编一个!


这不就是把自己的那点小心思,硬要安在别人身上吗?用一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去偷看别人的生活,不尊重人,也显得自己特别狭隘。


最让人心里不舒服的,是挖这些旧闻的时间点。


杨振宁先生刚走4天!


清华大学给杨先生设的缅怀室里,还有人坐着轮椅,颤颤巍巍地去送别,为了这位科学巨人流眼泪。


可另一边呢?


翁帆还沉在失去亲人的悲伤里,网上已经有人拿着铁锹,开始刨他们家十几年前的旧账了!


孙颖当年说的那些话,哪个字不是在维护朋友?


她骂那些造谣的,是因为她看不惯有人拿别人的私生活编故事,当成流量密码。


现在可好,这些话被单独拎出来,味道全变了。


有人甚至歪曲成“翁帆的真面目,早就被朋友看穿了”,这简直就是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真想问一句:


人家老人刚刚离世,就不能让走的人安安静静地走?就不能让活着的人,有几天喘息的时间吗?!


杨振宁先生这一辈子,为科学,为国家,做了多少贡献。


到头来,他走了,大家讨论得最热闹的,还是他家里的那点事,还是他的婚姻八卦。


抓住芝麻,丢了西瓜。


这种做法,格局是不是太小了点?


其实,孙颖当年的话里,早就把真相说清楚了。


她亲眼见过杨振宁和翁帆私下里是怎么相处的,她说他们的幸福是打心底里出来的,比外面那些天天演戏的“假面夫妻”真实多了。


这话可不是随便说的。


是朝夕相处,一点一滴看在眼里的观察。


杨振宁和翁帆,两个人手牵着手,一起走了20年。


这20年的时间,比任何流言蜚语都有说服力。


杨老102岁生日的时候,两个人还温馨地坐在一起拍照。


他自己说,相信他们的故事,将来会成为一段“美好的罗曼史”。


翁帆也说,自己选择的这条路,没错。


当年翁帆的爸爸就说了,女儿照顾杨教授,这是一种美德,他作为父亲,支持女儿的选择。


亲爹都支持,外人又有什么资格指手画脚呢?


这桩婚姻,到底是好是坏,是幸福是演戏,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


二十年的相互陪伴,风风雨雨都过来了,这比任何人的猜测和议论都来得实在。


把人家的私生活翻出来,当成下酒菜一样反复咀嚼,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真的比尊重一个逝者、体谅一个生者更重要吗?


还是说,有些人就是看不得别人过着和自己想象中不一样的生活,非要证明别人是“错的”,自己才是“对的”?


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