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与挣钱两不误!山东“社区微业”帮宝妈解难题
发布时间:2025-10-27 17:25:32 浏览量:3
“古筝最讲一个‘韵’字,音弹出去,只是开始。后面的余音,才是它的魂魄和情致……”近日,在济南市历城区港沟街道文旅城溪山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居民张瀚予正在给参加古筝进阶班的同学们授课。课堂上,她边说边示范,左手在琴弦上轻轻一按,音调便轻柔婉转升起。随后,同学们认真模仿张瀚予的动作,伸手轻抚面前的古筝。
“一年多前,我闲在家里看孩子,完全没想到可以在社区教人弹古筝赚钱。从初步试水开设成人公益课,到以低学费招收进阶班学生,再到提供考级专业教学服务,我的古筝教学之路能如此顺利,离不开社区这个平台的帮助与支持。”课程间隙,谈起自己能在家门口工作的经历,张瀚予依然觉得幸运,对社区也充满感激之情。
2022年底,因为丈夫工作原因,张瀚予离开烟台来到济南。彼时,孩子只有9个多月,身为母亲的她选择放弃工作全身心投入家庭之中。而随着孩子日渐长大,张瀚予又有了找工作的想法,“一方面是孩子不用全天照顾,我有了空闲时间,一方面是自己工作挣钱,既有成就感,又能贴补家用。”张瀚予回忆,由于孩子还小,自己想在小区附近找点事儿干,也了解了一些用人单位,但感觉都不合适。
变化源于一次“敲门式”服务。
2024年初,社区工作人员入户了解居民需求情况,张瀚予的想法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他们知道我是宝妈,无法到离家远的地方工作,便帮我分析我的技能优势及合适的工作岗位。当得知我是中国音乐学院认证的古筝高级教师,他们提出让我在社区试水教授古筝弹奏,还拿出创客空间免费给我使用,这样既可以服务社区居民,也可以有较为稳定的收入。”张瀚予说。
说干就干。2024年3月,张瀚予将社区创客空间打造为能容纳12人左右的古筝教学课堂,首期公益古筝课也随之开课。由于不了解社区居民对古筝的接受程度,张瀚予推出的公益古筝课并不收费,主要是向参加课程的同学们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大家了解古筝这一传统乐器。“公益课的目标很明确,10个课时结束后,让大家可以弹奏《春江花月夜》《沧海一声笑》两首曲子。”张瀚予说。
为了让更多社区居民了解公益古筝课,社区通过张贴招生海报、在网格群发信息等多种方式,帮助张瀚予加大宣传推介。“当时一直担心招不到学生,结果大家一看是社区主导的公益活动,参与积极性很高,不到一周时间,课堂名额就满了。”
在张瀚予的精心准备下,首期公益古筝课大受欢迎。不少同学提出想“加课”,学习更多更难的专业知识。由此,古筝进阶班应运而生。进阶班同样是10个课时,采取“一对一”教学模式,每节课按照60元/人收费。目前,张瀚予开设了4个进阶班,累计招收学生22人。此外,社区想学习才艺的孩子也有报名古筝课的,张瀚予按照古筝考级标准进行辅导,每节课按照200元/人收费。
“从理清思路、布置课堂到提供场地、宣传支持,没有社区提供的就业服务与支持,我不可能做到带娃、授课两不误。”回顾这段经历,张瀚予无限感慨。如今,她从家步行五分钟就能到创客空间授课,每月也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既可以照顾年幼的孩子,也实现了靠自己的技艺赚钱。
“社区承载着人间烟火和百姓衣食住行,蕴藏着丰富的就业创业机会。正基于此,自‘社区微业’三年行动开展以来,我们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主动开展‘敲门式’服务,摸排建立企业用工需求清单和重点群体就业需求清单,促进人岗精准匹配。”文旅城溪山居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栋说,张瀚予的求职过程正反映出社区开展就业服务的优势。
去年走访张瀚予之前,社区已经从其他居民那里摸排到一些服务需求,如有人就提出想学习一些乐器,但小区附近并没有相关培训机构。正因如此,当工作人员发现张瀚予有相关才艺且可以开展教学时,便鼓励张瀚予大胆尝试,并给予了她从场地、服务到推介等多项支持,“供需能匹配上,实现就业的可能性就高”。
在溪山居社区,像张瀚予一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还有不少。一方面,他们在社区配齐完善便利店、早餐店、菜市场等基本保障过程中,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一方面,他们通过参加社区举办的小微特色培训,实现就业技能的进一步提升。在满足群众需求中挖掘就业岗位,既盘活了个人才能,又丰富了邻里生活,这也是开展“社区微业”三年行动的重要初衷。
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主任王振群介绍,今年,济南将继续深化“社区微业”行动,推进“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融合建设,统筹整合社区资源,在现有就业驿站加载便民服务功能,在物业中心、银行网点、商超等场所嵌入就业服务内容,让有需求的求职者感受到公共就业服务就在身边、触手可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