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家难掩思乡情,74岁父亲两省奔波为哪般?古筝声里藏着牵挂
发布时间:2025-10-28 14:00:12 浏览量:1
黄维平一家在广西已经生活了半年多,六十出头的他背着大包小包,带着妻子田新菊和六岁的女儿天赐,从山东千里迢迢迁居而来,只为给女儿一个更好的教育起点。天赐刚上小学一年级,学校规定住校,只有周末才能回家,每次接送她来回的路上,田新菊总忍不住望着女儿小小的背影发呆。有时黄维平还在山东处理未完的事务,父女俩只能通过手机屏幕打个照面,挥挥手,说几句简短的话。奶奶常说孩子太孤单,可田新菊心里明白,哪一代人不是这么过来的?她一边叠着天赐换下来的衣服,一边悄悄抹去眼角的湿意。
这次回山东老家,老屋显得格外亲切。客厅里新添了一架古筝,琴身光亮,弦线紧绷,是夫妻俩特意为女儿买的。以前在广西练琴,得坐四十分钟公交去培训机构,如今在家就能练,方便多了。黄维平细细擦拭着琴身,手指上的老茧轻轻划过琴弦,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像是岁月在低语。楼下的李婶听说他们回来,顺手送来一兜刚摘的核桃,感慨道:“你们两口子来回跑太不容易了,要不让孩子留在山东,跟爷爷奶奶一起住?”话还没说完,田新菊就摆了摆手,“您不了解,现在小学都卡户籍,广西的教育资源更好,我们得为孩子的将来打算。”话音未落,她突然咳嗽了几声,窗外飘来的桂花香混着雨后泥土的气息,一下子勾起了她对故乡的复杂情感。
这次回乡,最让人心酸的是天赐的大姑。去年她还能颤巍巍地扶着墙送他们出门,如今却连坐起来都困难,只能靠在床头。小女孩扑到床边,拉着姑姑的手喊:“姑姑,你还认得我吗?”九十五岁的老人目光空茫,只静静望着窗外那棵年年开花的石榴树,一言不发。黄维平临走时,悄悄在床头多塞了几个红包,转身关门时,手在门框上蹭了一下,留下了一层薄汗,那是心疼,也是无奈。
夜幕降临,一家三口坐在阳台上,围着一炉刚烤好的红薯。热气腾腾,甜香四溢。天赐掰开红薯,忽然抬头说:“爸,咱们回山东吧。”黄维平愣了一下,把手中的红薯分成两半,热气裹着甜味升腾而起。他掏出手机,习惯性地看了一眼广西的房价,沉默片刻,又把手机放回兜里,轻声说:“等你考上重点中学,咱们再好好商量。”田新菊低头看着女儿掉在手心的几根头发,忽然想起十五年前那个暴雨倾盆的夜晚,他们为了保住这个孩子,守在医院熬了一夜又一夜,闯过多少难关才迎来她的第一声啼哭。如今,两人鬓角已染霜色,却依然为女儿的未来奔波在两地之间。可当父母的,不就是这样吗?再苦再累,只要看到孩子脸上的一丝笑容,心里就涌起一股暖流。日子或许不易,但他们始终相信,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前路就一定有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