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5个音乐产业相关项目将落地成都
发布时间:2025-10-28 16:07:28 浏览量:1
10月28日,2025“音乐中国”博览会在成都举行。现场进行了成都音乐产业招商推介会暨视听产品推广展示,并集中签约5个音乐产业相关项目。其中包括:蓉城新民谣原创音乐孵化基地项目、“数创元音”武侯音乐产业基地合作项目、产业发展联盟生态战略合作项目、商旅音乐体验项目及人工智能文艺创作中心项目。
活动现场
“人工智能的应用在音乐和演艺领域已经逐渐走向成熟。本次签约,我们准备在成都市成华区落地人工智能文艺创作中心项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音乐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徐轩介绍,希望与政府部门、在蓉高校合作,“把人工智能的科技应用模型优势发挥到最大,辐射带动上下游产业在蓉落地,做好音乐创作、影视创作、版权服务等内容。”
为何选择将项目落地成都?在徐轩看来,成都拥有科技创新、艺术创作的优秀基因,“成都市政府对音乐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很大,加上城市综合素质强,这里聚集了大量音乐、演艺等业态的产业,且已形成产业生态聚集,这为音乐创作和演艺产业培育提供了非常好的生存土壤。”
谈及项目规划,徐轩坦言,“目前,我们以北京为核心发展,待该项目落地成都后,将以成都为中心覆盖西南地区。未来,不管是人工智能大模型还是算力资源的叠加,通过科技手段赋能音乐产业将成为趋势。我相信这个项目一定会为成都音乐产业升级带来创新突破。”
作为另一项目签约企业代表,莫奈赫淮音乐工作室负责人周正介绍,此次签约项目为蓉城新民谣原创音乐孵化基地项目,项目计划落地成都市武侯区。“项目以原创音乐为主,其中包括升级打造玉林民谣季。”
“此次将项目落地成都,是缘分也是深思熟虑后的战略布局。”周正解释,缘分源于对成都的认可与情感,“今天现场发布了《2025中国城市音乐产业发展指数研究报告》,其中提到音乐原创活力指数等内容,从一组组数据可以看出成都音乐产业发展态势蓬勃。而指数的发布对于音乐产业发展而言是一种增量,会让更多的原创音乐人愿意到成都创业和发展。”
据了解,作为连续四届金钟奖承办城市,成都始终以“以赛促旅、文旅共生”为核心思路,将国家级音乐赛事与城市文旅资源深度耦合,形成可复制的“音乐+文旅”融合经验。依托金钟奖品牌效应,成都已成功打造音乐主题旅游线路、文创消费场景与惠民演出体系;成都音乐坊串联黑胶广场、音乐大道打造的“音乐+文旅”特色路线,更成为城市文旅新地标。
截至目前,成都全市已建成108个专业演艺场馆,每百万人拥有量达5.8个;2025年1-9月,全市开展营业性演出2.3万余场,大型演唱会音乐节92场,票房收入超16亿元,带动综合消费73亿元;接待游客2.4亿人次,旅游总花费3266.4亿元。
红星新闻记者 赵雨欣 摄影记者 张佳琪
编辑 成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