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全优男孩突然不想学了,原因太扎心,三步解决已经复学了
发布时间:2025-10-29 08:53:16 浏览量:1
你能想到,一个11岁男孩就不想学了,就要躺平了,这里面藏着的隐情太扎心了,换谁谁都得疯。
这又是一次让我很心疼的谈话,一个男孩,11岁,上小学五年级。曾是语数英体全优、书法音乐拔尖的 “好学生”,突然说什么都不想学了。妈妈急得说 “孩子要疯”,我和男孩聊了 30 分钟,终于明白了,原来真有隐情。
事情是这样的,他说,他感觉他妈从来就没对他满意过,就算考了100分,他妈也只说,这么简单,你要考不了100分,那你干脆甭学习了。他不明白为什么他妈不满意,是因为他不够努力吗?
说实话,我没见过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这么努力的,一周 5 次游泳长训(按运动员标准练)、1 次钢琴课,每天游完还得练 30 分钟琴,作业也没落下。晚饭经常是 4 点吃点零食垫肚子,游到 7 点多回家再补,他说 “习惯了,拿奖妈妈会高兴”。
四年级暑假,他拿了全区游泳冠军,想要个 600 多块钱的乐高当奖励,他妈却拒绝了说:“拿冠军是应该的,小比赛而已,没必要要奖励。”
就是这句话,压垮了他,原来自己所有的努力,在妈妈眼里都 “没意义”。从儿童心理学看,这是长期缺乏积极强化、心理需求未被满足,导致的成就动机消退:他不是不想学,是努力了也没被看见。
我没有问他想不想我帮他,因为我觉得想改变他的根本还是要靠母亲的改变。
随后我把孩子的情况跟妈妈讲了一下,他妈完全没想到,他说,早知道这样,我肯定给他买那个乐高啊。
当然这也不是只因为这一个乐高,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怎么办,最后我给了这个妈妈一招解决现在的困境。
这招叫补,还是分三步。
第一步,补一次谈话。妈妈和孩子从来就没有真正的交心过,他们需要一次互相诉说的谈话,把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说出来,这也是一种压力的释放。
第二步,补一次奖励。这个奖励真的很重要,当然不是说拿奖励做为学习的交易,而是通过奖励给予肯定,让孩子更加有动力,所以,那个凯的乐高真的要买。
第三步,补表扬。她不是不想表扬,而是不会表扬,也怕表扬多了孩子骄傲。这是很多家长的误区。正确的表扬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
三个多月后吧,这个妈妈跟我说,感觉孩子接受她了,妈妈说孩子慢慢愿意学了,也回训练场了。我特意提醒她:别求孩子立刻变回 “全优”,先坚持表扬,别让他再累着。
孩子的 “躺平” 从不是突然的摆烂,而是无数次 “努力没被看见” 的积攒;家长补的不只是乐高与表扬,更是让孩子确信 “我值得被肯定” 的底气。
您的孩子知道学习的意义吗?评论区告诉原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