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网易云音乐告SM娱乐,这事没那么简单

发布时间:2025-10-29 18:04:56  浏览量:1

最近,一条看似普通的法律消息悄悄上了热搜:

网易云音乐起诉韩国SM娱乐的案子,11月4日将在杭州中院第二次开庭。

乍一听,这不过是又一起版权纠纷,但如果你稍微多看一眼,就会发现,这背后牵扯的,远不止几首歌能不能听的问题。

这事得从今年1月说起。

当时,网易云音乐给用户发了一封公开信,说SM娱乐单方面通知不再续约,1月31日起,SM旗下所有歌曲可能都要下架。

一时间,不少粉丝慌了——Super Junior、少女时代、EXO、NCT……

这些陪伴很多人青春的团体,突然之间在网易云上“灰”了。

虽然平台说还在努力争取,但谁都看得出来,这事没那么简单。

果然,到了5月底,腾讯音乐宣布以12.9亿元收购SM娱乐9.38%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紧接着,网易云音乐就在8月正式起诉SM娱乐及其中国代理公司卡斯梦(上海),理由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11月4日,这个案子将迎来第二次开庭。

听起来很专业?

其实说白了,就是网易云觉得:

SM本来和我签了合同,结果腾讯一入股,立马翻脸不认人,把歌全拿走了,这不公平。

那么,到底公不公平?

我们得先搞清楚几个基本事实。

首先,网易云和SM不是第一次合作。

早在2018年,双方就有过版权合作。

但2019年,SM转投腾讯音乐怀抱,网易云上的SM歌曲大面积变灰。

2021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出手,叫停了音乐平台的“独家版权”模式,行业一度以为春天来了。

果然,2022年6月,网易云重新拿回SM全量曲库,丁磊还在平台发动态说:

“SM回归云村了,其他还会远吗?”

可谁也没想到,这次合作只维持了不到三年。

2025年1月,SM突然宣布不续约。

而就在几个月后,腾讯成了SM的股东。

时间点如此巧合,很难不让人联想:

是不是腾讯入股之后,SM就“心照不宣”地把资源倾斜给了自家兄弟?

这里的关键在于:国家虽然禁止了“独家版权”,但没禁止“股权合作”。

也就是说,腾讯可以光明正大地买SM的股份,然后通过“战略合作”“优先授权”等方式,让其他平台拿不到同样的条件。

这种操作,表面合规,实则可能绕开了反垄断监管的初衷。

网易云的起诉,正是瞄准了这一点。

他们认为,SM在腾讯入股后,利用其在K-POP领域的强势地位,对网易云实施了差别化对待,构成了《反垄断法》中所说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那么,SM有没有市场支配地位?

这要看怎么定义“相关市场”。

如果把市场定义为“全球所有流行音乐”,那SM确实不算老大。

但如果聚焦到“韩国偶像团体音乐”这个细分领域,SM几乎是不可替代的。

它手握几十年积累的艺人资源、经典曲库和IP影响力,对很多中国年轻用户来说,SM的歌就是K-POP的代名词。

一旦下架,用户要么转平台,要么干脆不听了,这对一个音乐平台的留存率和付费转化,打击是实实在在的。

更关键的是,腾讯音乐本身已经是中国最大的在线音乐平台,曲库最全、用户最多。

如果再加上SM这种顶级韩娱资源的独家倾斜,那其他平台基本没得玩。

长此以往,市场竞争就变成了“谁背后有资本”,而不是“谁服务做得好”。

这正是网易云最担心的。

他们不是争几首歌,而是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有人可能会说:合同到期不续,是商业自由,凭什么告人家?

这话没错,但前提是“自由”没有被资本扭曲。

如果一家公司因为被大平台投资,就突然对原有合作伙伴“翻脸”,而且新条款只对特定平台开放,那这种“自由”就值得警惕。

举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你和一家供应商签了三年合同,结果第三年快结束时,这家供应商被你最大的竞争对手收购了10%股份。

然后对方告诉你:“合同到期了,不续了。”

但转头却和你对手签了新合同,条件还特别优厚。

你会怎么想?

网易云现在就是这个处境。

当然,SM方面也有自己的说法。

他们可能会强调:

合同到期本就可以选择不续;

新授权条款对所有平台开放,不存在排他;

腾讯只是财务投资,不影响SM的独立决策。

这些抗辩在法律上站不站得住脚,得看法院怎么判。

但比判决结果更重要的,是这个案子释放出的信号。

2021年,监管部门叫停独家版权,本意是打破平台垄断,让音乐回归服务竞争。

可如果资本通过“股权+版权”的组合拳,重新构筑壁垒,那当初的政策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这次网易云起诉SM,某种程度上是在测试:反垄断的牙齿,到底有多硬?

如果法院最终认定SM和腾讯的行为构成滥用支配地位,那未来类似的操作就会被遏制,音乐平台的竞争将真正回到用户体验、推荐算法、社区氛围这些“软实力”上。

反之,如果判SM无责,那等于默许了“资本绑定资源”的玩法,中小平台只会越来越难。

对普通用户来说,这事也和你息息相关。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每个月光会员费就要花三四十块?

这就是版权割裂带来的直接成本。

如果平台之间能公平获取内容,用户就不用“跨平台追歌”,也不用为重复内容反复付费。

更重要的是,当平台不再靠“囤歌”吸引用户,就会更用心做产品。

比如优化推荐、改善音质、丰富歌单、加强社区互动……

这些才是真正提升听歌体验的东西。

所以,别小看这场官司。

它表面上是两家公司争几首歌,实际上是在决定未来几年中国在线音乐市场的走向。

值得一提的是,这起诉讼发生的时间点也很微妙。

2025年,整个互联网行业都在经历从“扩张”到“合规”的转型。

无论是数据安全、算法推荐,还是平台责任、反垄断,监管都在持续加码。

腾讯成立“正能量算法专班”,苹果在法国被罚4800万欧元,禾赛起诉图达通专利侵权……

这些事件背后,都指向同一个趋势:

野蛮生长的时代结束了,规则正在被重新书写。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网易云选择起诉SM,既是自保,也是一种表态:

我们愿意遵守规则,但也希望规则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当然,官司还没判,谁胜谁负不好说。

但无论结果如何,这件事已经引发了广泛关注。

它让更多人意识到:

音乐平台的竞争,不该是资本的游戏,而应该是服务的比拼。

最后说一句题外话:其实很多用户并不关心谁告谁,他们只关心,我还能不能在网易云上听EXO的新歌?

少女时代的《Gee》会不会突然消失?

这些看似微小的需求,恰恰是推动行业进步的真正动力。

希望有一天,我们不用再为一首歌辗转多个平台,也不用担心喜欢的音乐突然“灰掉”。

那才是音乐该有的样子:

自由、开放、触手可及。

而这场在杭州中院即将再次开庭的官司,或许就是通往那个未来的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