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未来几年,都将是微利社会,普通人要守住“松鼠法则”

发布时间:2025-08-12 12:11:59  浏览量:1

前阵子,和一个家长聊天。

家长决定停掉女儿学钢琴这件事。

他说,这些年,靠学钢琴上大学,没有什么意义了。就算孩子大学毕业,找工作都发愁。

艺术类的专业,去什么行业好呢?多少人不得不转行呢?

再说了,学艺术的开销不便宜,大部分家长送孩子去学艺术,不是单纯为了发展爱好,而是为了上更好的大学。目标都弄丢了,就真的不要折腾了。

据华商韬略平台报道,2024年,中国超7000家琴行倒闭,钢琴年销量断崖式下跌至19万台;某品牌钢琴在今年一季度同比下降162.52%。

我们还会发现,很多中产也开始收紧钱袋子,一些大额消费,几乎是腰斩了。对应的行业,不腰斩,都行不通了。

作为普通人,就更加感受到经济下行的压力。就是银行存款,利率也下滑厉害,靠利息过日子,别指望。很多小生意,竞争越来越大,利润空间很小;就是送个外卖,都不如以前收入高。

可以说,未来几年,经济要迅速发展,概率很小。微利社会,悄然来临。

01

我生活在湘南的罗霄山脉腹地,因为家乡发展相对滞后,老一代靠种水果、养鸡鸭等谋生,年轻人找不到好工作,也吃不了种植养殖的苦,就纷纷外出谋生。

在外地打工,一个月三四千是有的,如果在东莞、深圳等发达地方,一个月五六千也常有。

但是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到了年底,算一算,年轻人在外打工一年,存下的钱,还没有在老家的父母一年存的钱多。

一部分年轻人,还是空手而回。打工一整年,似乎是白干了。

为什么年轻人在外头,收入高,存款却没有家里的父母多呢?父母的整体收入,比年轻人少很多。

根本就在于,父母一辈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不管收入多少,一定要年年有余;年轻人花钱大手大脚,没有积蓄的习惯,甚至养成了“寅吃卯粮”的习惯,各种透支软件,都会用。

从老父母身上,体现了一个生存规则:松鼠法则。

一只小松鼠,为了过冬安全,就从夏天 开始,收集各种坚果,存放在一个树洞里。如果有必要,会存放在几个树洞里。

从夏天到秋天,都在存储,冬天吃喝不愁,到春天,还有很多结余。

在澳洲一个小哥,维修信号基站的时候,发现里面有一大堆榛子。称一下,足足一百多斤。

赚钱容易的时候,我们把老人喜欢囤积的习惯,说成是错误理念。认为老人抠抠搜搜一辈子,没有意义,也做不成大事。

但是在微利时代,恰好反过来,那些抠抠搜搜的行为,恰好让钱财,积少成多。

02

《尚书》里有句话:“三年丰,三年欠。”

经过三年的好年成,接下来会有坏的年成。这是自然规律。

在我的家乡,对农作物,有“大小年”的说法。也就是今年丰收了,明年就会少收成。

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有大小年的区别。我们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直高速发展,到了这几年,就放慢了速度。明显是小年来了。

应对小年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把原有的老本拿出来,慢慢填补消费窟窿。

第二,把现在的开支降低,杜绝一切的浪费,不仅可以生活开支和支出平衡,还可能有一些结余。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愿意选择第二种。如果是普通人,还不得不选择第二种,因为他们多年打工,是没有什么老本的。

选择第二种,就是选择了“松鼠法则”。具体怎么做,从三个方面思考。

消费方面。

《朱子家训》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珍惜所有得到的东西,就是一碗汤一份菜,都不要浪费了。

非必要的东西,不要去买。学会买打折的商品,不追赶时髦,不被广告鼓动。不到处旅游。

如果过去总是去大吃大喝的地方,现在也不要去了。你应该看到了,很多五星级大酒店,都开始摆摊了。这就说明,很多人在降低消费,你也不要成为例外。

从奢侈到节俭有难度,但不是不可以。比方说,喜欢上酒店的你,逼着自己做饭,一段时间就有了自己做饭的好习惯。

增收方面。

虽然钱难赚,不等于赚不到。要学会把赚钱的路,缩小一些,而不是大投资。

摆一个小摊位,日收入可能就是三四百,但是你要满足。一些开大店铺的人,收入过千,但是除去成本,还没有你的收入高。

如果你开店,或者开厂,你就在节约成本上下功夫,在员工综合分配上下功夫。多一些科技化的东西,降低成本。

你不能因为利润少,就不去干。而是有利润,就去研究。

打工人,还可以想一下,如何做兼职。写一写文,发一发视频,送外卖,打个顺风车,摆地摊,都是可以的。

育儿方面。

鸡娃,就建议你这几年收敛一下,考虑支出,有没有价值。

比方说,民办学校,去一次就是几十万,而孩子就业不好,回报很低,就考虑是否去呢?

一些艺术活动,如果不利于就业,也不是孩子喜欢的,还是不要折腾了。

鼓励孩子自学,陪着孩子一起学,比辅导班好很多。

牢记“积少成多”几个字,一家人一起来,财富还是会增加。

03

到底什么时候,经济形势才会好一些,普通人会生活容易一些。没有精准的时间表。

我们只能默默地准备,看如何熬过当下的几年。把存款变得多一些,万一形势大好,就可以投资兴业。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

一只几斤的松鼠,可以囤积百斤的粮食,我们一个大活人,有什么不能呢。

俗话说:“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你在微利面前,纹丝不动,那么你的财富会慢慢流逝,收入会找不到。

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请用微薄的收入,支撑其低配的生活。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