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以琴为舟,以教为桨:湘籍钢琴家龙涧的音乐苦旅与教育情怀

发布时间:2025-08-28 08:55:50  浏览量:2

她是国际金奖收割机,是韩国名校博士,是高校讲台上的青年教师,更是众多学生眼中的“造船人”。从湖南走向世界,再回到故乡,湘籍青年钢琴家龙涧用琴键丈量梦想的宽度,也用教学传递音乐的深度。

“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江活水。”指尖流淌着贝多芬的旋律,心中装着学生的未来,龙涧用她的双重奏鸣,演绎着音乐与教育的和谐乐章。

2025年8月9日,新西兰奥克兰圣三一大教堂。龙涧与奥克兰新古典交响乐团合作演绎贝多芬第一号钢琴协奏曲,这是她艺术生涯的又一个高光时刻。

见到龙涧时,她刚从新西兰演出归来。一袭素衣,笑意清浅,言语间没有丝毫“艺术家”的疏离感。“相比‘演奏家’,我更愿意称自己为‘演奏者’。”她说,“音乐是一场没有终点的修行,头衔会变,但对它的纯粹热爱不应改变。”

龙涧的身上贴着许多标签:欧盟国际钢琴大赛金奖、上海国际钢琴大赛全国总决赛青年组金奖、檀国大学博士……但她最看重的,却是“教师”这一身份。“教学不仅是输出,更是反哺。在引导学生时,我常被他们的提问激发新的思考,这是一种双向的滋养。”

2020年,已经在国内任教一段时间的龙涧做出一个决定:前往韩国檀国大学攻读钢琴演奏博士学位。这段被她称为“苦修”的岁月,成为了艺术道路上的重要转折。

在那段“几乎睡在琴房”的日子里,她经历过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极限,却从未怀疑过自己的方向。“我知道自己正在做正确的事。我感受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越来越丰富,感受到指尖对琴键的把控越来越敏锐,这些过程中的收获对我来说都特别的‘甜’,足以融化所有辛苦。”

支撑她度过这些艰难时刻的,是对音乐方向的坚定。“我从未感到对音乐方向的迷茫,这很重要。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也从未想到过要放弃。”

她的博士生导师Dr. Lee Ji-eun来自美国学派,教学风格开放而启发式。“她从不直接说‘这样做不对’,而是问‘要不要试试另一种表达?’”这种站在学生角度思考的方式,被龙涧带回国内课堂,成为她教学哲学的重要基石。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江活水。”这“活水”不止于技术,更在于持续学习的状态、开阔的视野和不断更新的教育理念。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不仅学琴,更学思考。“我希望他们大胆提问、勇敢尝试二次创作。音乐本就没有唯一答案。”

她坦言,不怕学生“跑偏”,因为“偏离有时是创新的开始”。在她看来,尊重原作与鼓励探索并不矛盾,“关键是引导他们找到表达的逻辑与美感。”

如今,龙涧不仅活跃于讲台,也持续踏上国际舞台。今年8月9日,她受奥克兰新古典交响乐团邀请,在新西兰圣三一大教堂奏响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那是一场中西合璧的音乐会,同时也是一场支持儿童医院建设的带有慈善意义的演出。音乐不仅是艺术,更是一种力量。”

她常对学生说:“人生的目标不是祈求风平浪静,而是去造一艘大船,破浪前行。”这句话背后,是她对勇气与自主的坚信。“我希望他们能掌握自己的人生舵盘,无惧风浪,直至沧海。”这是龙涧送给学生们的寄语,也是她自己艺术人生的真实写照。

从国际赛场到高校课堂,从独奏者到引路人,龙涧始终以琴为舟、以教为桨,在渡人的过程中亦完成自我的摆渡。她说她只是一名“演奏者”,但在许多人心中,她早已是那个点亮星火的“造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