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娃咋知道父母是不是真爱自己?对比真爱的差距
发布时间:2025-08-25 08:40:24 浏览量:1
我在教学时,看过很多学生写的作文。有一篇作文里,孩子的困惑让我印象深刻。他生病了,父母只是给买了药,就忙自己的事去了,晚上难受睡不着,父母也没发现。学校开运动会,他特别希望父母能来,结果父母都因工作没到。孩子心里满是迷茫,不知道父母是不是真的爱自己。从这孩子的作文中,能看出孩子们对父母的爱常常感到困惑,那怎么判断父母是不是真爱孩子呢?其实可以从四个日常维度来看。
先说持续关注基本生活需求,像饮食冷暖这些方面。我班里有个孩子,冬天穿得很单薄,一问才知道妈妈工作忙,没顾得上给他准备厚衣服。而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会留意孩子每天吃了啥,营养够不够,天冷添衣、天热减衣这些事都会放在心上。我之前教过的一个学生,父母每天都给他准备营养丰富的早餐,午餐也合他口味。冬天还没到,暖和的羽绒服就备好了。在这样的照顾下,孩子身体好,也很自信。从这些孩子的不同情况能看出,关注基本生活需求是判断父母爱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这还不够,主动察觉并回应孩子的情绪变化也很关键。
孩子的情绪变化就像晴雨表,能反映他们内心的感受。有个学生那段时间心情低落,上课老是走神。我找他谈心,他说在家和弟弟闹矛盾,父母不仅没安慰,还批评他不懂事,心里委屈又没人说。而爱孩子的父母,会留意到孩子情绪的变化。比如孩子放学回家,一脸不高兴,父母会主动询问是不是在学校遇到啥事儿了,耐心倾听,然后安慰开导。我认识一对父母,孩子考试没考好,心情差,他们没指责,而是说考不好没关系,一起分析原因,下次努力就行。在父母的鼓励下,孩子又振作起来。当父母能做好这些,给孩子情绪上的支持后,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权也不能忽视。
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权,是对孩子独立人格的一种认可。我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个家长想让孩子学钢琴,可孩子对画画感兴趣,家长根本不听孩子想法,就给报了钢琴班,结果孩子学得痛苦,也没进步。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会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和选择。要是孩子喜欢画画,就给他报绘画班,鼓励他发展特长。我班里有个孩子喜欢下棋,父母给他买了很多棋类的书,还带他参加比赛,孩子特别开心,棋艺也越来越好。做到尊重孩子选择后,沟通时的语气方式也会影响孩子对父母爱的感受。
沟通时保持平等对话而非命令式语气很重要。我常听到有的家长对孩子说“你必须这样做”“不准那样做”,这种命令式语气会让孩子觉得没被尊重。爱孩子的父母会和孩子平等交流。比如孩子想买玩具,父母会和孩子商量,问问为啥想要,再决定是否购买。我和家长交流时,会建议他们和孩子说话多听听想法,用温和语气沟通。了解了这四个判断维度后,那如果亲子关系不太好,该怎么改善呢?
改善亲子关系可以分三步来做。第一步是多花时间陪伴孩子。现在很多父母工作忙,没时间陪孩子。其实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聊聊天,一起做些有趣的事,对孩子来说很重要。可以晚饭后和孩子散散步,问问学校的事儿。有了陪伴后,第二步就是要学会倾听。
孩子说话时,父母要认真听,别打断,让孩子把心里想法都表达出来,这样父母才能更好了解孩子。当父母能好好倾听孩子心声后,第三步就是调整沟通方式。和孩子说话用平等、温和的语气,别总命令孩子,多给孩子一些选择的权利,让他感受到被尊重。
爱是双向的成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孩子在爱里健康成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会更有安全感和自信,父母也能从孩子成长中获得快乐满足。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的爱里幸福长大,每个家庭都充满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