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丨何佳羽:让民族音乐更具魅力
发布时间:2025-08-29 18:32:55 浏览量:1
让民族音乐更具魅力
——陆良民原创歌曲暨男中音杨洪铭独唱音乐会感评
文/何佳羽
在歌唱艺术中,“声”与“情”的联结至关重要。声是表达情感的媒介,情感则赋予歌唱生命。8月16日,由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江西财经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支持,湖南省群众文化学会民族音乐委员会、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音乐评论委员会协办的音乐长沙·《祖国,你听我说》——陆良民原创歌曲暨男中音杨洪铭独唱音乐会在长沙音乐厅湘江大厅上演。
这场音乐会用美声唱法唱响民族艺术歌曲,以中西乐器相互交织演绎时代乐章。音乐会演唱形式多样化,有独唱、重唱、合唱、合奏等等。曲目的编排彰显家国情怀,从《我的湘江》到《爱的歌声》,《祖国问我在想什么》到《祖国,你听我说》,《长江的故事》到《沁园春·长沙》,都是陆良民谱写的歌颂人民、歌颂祖国的艺术歌曲。他的原创音乐作品多源于百姓生活、民间沃土,旋律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常用二度级进和六度跳进构建主题脉络,与歌词的契合使作品在音乐风格中显露出诗意风情。如使用六度跳跃音程表达出《朱张渡》中“庭前话古今”中的知音千里来相聚;二度音程的上下波动在《爱的歌声》里浅声低吟“夜莺歇在我的窗口,扑进我的梦境”;《再唱红旗渠》中,用核心音程唱响胡艺华老师的歌词“太行巍峨,青葱不语,漳河欢腾,清新如初”中当代人对红旗渠精神的感悟与赞颂等等。
戏剧男中音的音域比抒情男中音更低沉浑厚,其音色有着金属般的质感和戏剧性张力,具有直逼霄汉的穿透力。杨洪铭正是具备如此条件,他的音色洪亮如钟,聚焦力量的轻重而非仅靠气息的控制来进行句式的推进。《朝霞与鲜花》的同音切分音的切换干净有力;用浑厚有力的嗓音唱响《长江的故事》“滚滚长江东逝水,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历史感;《故乡的老爹老妈》休止符的停顿处理安静到台下观众都屏住呼吸感同身受;《沁园春·长沙》的演唱对于延音的阐释凸显出作品的意境深远;《祖国,你听我说》,以掷地有声的力度保持住复合节奏型的稳定性;返场两首作品,他把声响完全放开,与慷慨激昂的钢琴伴奏韩玉澎一同将音乐会推上高潮。整体而言,他对音准极其精准的把控,收放自如的声响在波澜起伏的句式中充分解读出作品内涵,让人为之惊叹。
此外,嘉宾们的演绎也可圈可点,陈滢莹的古筝与张为萨克斯合奏的《潇湘音画》,以中西结合的方式勾勒出穿越古今的潇湘美景与神韵。古筝用快速指序对应快速音型,摇指技法使之旋律进行线性发展,结尾部分的刮奏描绘出草圣怀素挥毫狂草的大写之意,这些用演奏技法营造的潇湘古韵在听众耳边不断回响。
《中国浏阳河》的演唱难点在于女声对高低音换声点的切换,谢贝妮、周锶源、谢晨三重唱默契配合使得音色保持着统一性。《中国在飞》是一首花腔女高音作品,曹瑜珊明亮的声线在音域内不断向上攀升,最后以一个漂亮的High D让观众不由起立为其喝彩。
在二声部合唱作品《春天来了》中,星炬女子合唱团17人的声部分配是高声部7人、低声部10人,编排时把重心放在低声部,以便能更好地衬托出作品旋律的意蕴与美感。从钢琴伴奏吴江乾手中淌出清泉般音色《五月的微笑》前奏,在合唱团柔美音色开唱时适时控制落指时机以便减弱力度把主题旋律进行移位交接,让琴声与人声进行互汇互融,从而增强作品的情感表达效果和音乐的层次感。在间奏时稍许加强指尖力度突出声线为演唱者们提供情绪推动,呈现出琴声与人声对话的效果,进一步表现出声乐作品的感染力,这也解释了为何钢琴伴奏与演绎者的有效协作能直接影响到大众的审美感受与评价。
这是一场极具思考深度、探索意味的原创作品演唱会,以民族+美声赋予艺术作品以创新,用民族+合唱使作品以贴近大众。高雅音乐会在提升大众审美的同时,彰显出男中音音色的独特魅力,唱响原创作品中家国情怀的主题旋律,传递歌曲艺术中的核心价值,让民族音乐更具传播性,也让民族音乐演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何佳羽,女,九三学社社员,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国防科技大学交响乐团艺术指导、湖南省评协音乐评论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南省群文学会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湘见文艺评论》执行副主编、湖南省音协新兴音乐工作群体委员、长沙市音协音乐评论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长沙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长沙市音乐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