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捅台风窝?14号蓝湖才生成!双胚胎:15号琵琶、16号塔巴也来?
发布时间:2025-08-30 12:55:52 浏览量:2
要捅台风窝了?14号台风蓝湖才生成,西北太平洋区域又出现两个台风胚胎,编码分别为94W,95W,这是什么情况?15号台风琵琶,16号台风塔巴都要生成了吗?
的确,这看起来还是有点多,海洋区域的变化比较大。
不过,当下最为关键就是14号台风蓝湖的情况,这是最为主要的,因为它已经带来了影响,下面就先说它。
的确,这个台风虽然才生成,但自从台风胚胎或者低压发展时期,其实就已经给我国带来了雨水活动,而在生成之后,它继续往我国海南岛方向靠近,其影响也在进一步扩大之中,虽然说强度不大,最初我国预计9级,但最后调整到了8级,但大家从风云卫星图像来看,其环流还是不弱。
并且在推动环流之下,发展出来的“对流云”也是非常明显的。
所以,导致雨水触发也比较明显,其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均出现了暴雨,大暴雨,并且是确定的,已经到了,部分区域100毫米以上非常明显,这是不是就验证了此前给大家说明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台风无论是大,还是小,都可能带来影响,所以,不要小看台风。
当然,中东部区域的朋友可能看到也是“一声叹息”,已经热到沸腾了,35度以上的高温是超长待机,部分区域达到了40度以上,比如最为典型的,上海,杭州等地高温,在不断突破自己的极值,超长待机的发展真的太久了。
只不过,这月底副热带高压出现了退缩,可能会稍微缓解一下。同时,依照我国给出的趋势来看,预计后续还会反弹,秋老虎可能再次回归,大家需要继续注意变化。
所以,要高温中东部多的是,要台风也没有,要降雨也没有,这就是问题,一直保持热,今年也算是热够了,30天的三伏天本来是10年来最想体现舒服的日子,结果三伏天前后都出现了大范围高温,立秋,处暑等都过了,也没有看到多舒适的情况,这个就是中东部区域,主要是今年副热带高压异常表现很明显,这就是背后最为关键性的原因。
而无论是台风剑鱼,还是台风蓝湖都没有带来什么效果。
所以,华南的朋友可能并不想下雨了,而中东部区域想要有没有,这就是区间发展的问题,接下来它将继续往越南方向靠近,然后减弱消失,这影响也就搞一段了。然而呢?在它的后面,又出现了两个台风胚胎。
的确,台风有点多一样,不过这两个台风胚胎才出现,风速都是为15KT,相当于7.5m/s,这强度可以说一般化。
而从GFS,EC的主流情况来看,都有台风出来的趋势,不过EC支持在日本近海区域出现一个,9月3日的时候,达到1000hPa。
过后,将会往人方向靠近,然后影响日本,减弱消失。
所以,这有可能是今年第15号台风琵琶,对我国没有影响。
而GFS的情况有点不一样,认为这个台风胚胎会出现爆发,并且北上快速增强,预计在9月1日左右,可能达到1000hPa以下,并在5日左右,达到954hPa,这意味着有可能是一个超强台风,并且从日本中部路过,这影响可能加大。
所以,GFS认为有一个可能起来,但我还是那句话,没有出来前,变化都大,而且后续的副热带高压变化,也是它发展的关键。
在稳定的时候再看,其次就是部分机构也认为会北上,往江浙沪方向发展的可能性,也有往福建的,也支持两个台风胚胎增强。
那么,接下来大家主要就是参考性看,变化区间还很大,这就是海区的争议性。所以,综合性情况来看,15号台风琵琶的生成概率加大,16号台风塔巴的概率不大。
但这里也需要说明一下,9月就是秋台风季节了,在常年之中还是出现了不少的超强台风。
所以,海洋区域变化很关键,只是今年副热带高压有点奇特,异常表现明显,会不会带来台风的改变过程,先注意一下就行。
的确,我国我国气候中心发布的新一轮气候预测公报显示,9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区域的台风趋势还不是很激烈,预计有3到5个出现,这是相对于初期来说的变化,而对于我国来说,可能有有2~3个热带气旋登陆或明显影响我国,较常年同期(1.6个)偏多。
所以,这个常年同期偏多,说明了历史性的情况要多一点,但是热带气旋强度总体偏弱,这相对来说又好了一点,但不要小看小台风,主要看如何进行发展。
而从走向来说,秋台风一般都是偏西为主,这会我国给出的趋势是路径以西行和西北行为主,影响区域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其中有1个热带气旋北上影响长江以北地区。所以,我国东南沿海这个模式都是要注意台风的情况。
所以,秋台风季节要来了,要注意变化,海洋区域一般超过26度,有发展空间,台风就可能出现爆发,毕竟很多区域也是达到了30度,在这种区间容易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其次台风还受到地形,风切等变化问题,这要根据实际性情况来稳定,这就是台风的趋势,当下重点是14号台风,后面注意一下94W,95W,海洋区域的台风线密集,但是各大中心的不稳定性都很明显,那么。还有波动性的问题,等稳定看起来就更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