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音乐教育赓续香山文脉

发布时间:2025-08-30 19:02:35  浏览量:1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音乐教育赓续香山文脉

8 月 30 日上午,大涌镇红博城五楼大师园岭南厅乐声悠扬、书香弥漫。由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中山纪念图书馆联合主办,市阅读促进会等单位承办的“烟火中山·书香乡村”第二期阅读推广活动在此盛大举行。本期以“萧友梅与香山”为主题,通过主题讲座、对谈分享、展览参观、赠书促读等多元形式,深入挖掘香山先贤故事,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澎湃文化动能。

活动在悠扬的萧友梅经典作品中拉开序幕。中山市阅读促进会副会长马伟明博士化身“乡村领读人”,以“萧友梅的音乐人生”为主题,徐徐铺陈其从香山学子成长为“中国现代音乐教育奠基人”的传奇轨迹:东渡日本、西行德意志,学成归国创办国立音乐院,以“音乐救国”回应时代之问。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史料、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旋律,引发观众强烈共鸣,现场掌声此起彼伏。

思想碰撞:跨界对谈激荡文化回响

“如何把萧友梅音乐精神彰显时代价值?”,在随后的对谈环节中,马伟明博士与市政协文化文史委主任祝晓林、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师娟娟展开深度对谈。三位嘉宾围绕“萧友梅音乐精神的时代价值”“美育如何助力乡村振兴”等主题深入交流,妙语连珠、金句频出:“音乐是流动的乡土志”“美育是最温柔的建设力量”……观众席频频举起手机记录精彩瞬间。

跨界对谈

赠书促读:让香山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

活动现场,市政协文化文史委向大涌镇政府、中山纪念图书馆和阅促进会赠送《香山叙事:上海四大百货与中国近代化》《孙文路的前世今生》等文史资料。与此同时,中山市阅读促进会副会长、暨南大学历史学博士马伟明先生,将其最新力作《土木堡狼事》郑重赠予中山纪念图书馆,并获图书馆颁发的收藏证。一赠一收之间,传统与当下悄然对话;一书一证之间,学者与读者紧密相连。

沉浸观展:在“看得见”的历史里与先贤对话

移步红博城四楼,“振兴中华——萧友梅与他的音乐世界”主题展通过丰富的图文、实物及音像资料,立体呈现萧友梅在音乐创作、教育、理论三大领域的卓越贡献。红博城专业讲解员娓娓道来,观众或驻足凝视,或低声哼唱,仿佛与百年前的“香山之子”隔空对话。活动现场还特别陈列了由中国国家版本馆木作项目总设计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沙溪镇国方家居香山书房主理人陈新平先生提供的精美木雕工艺作品,为现场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与人文质感。

书香乡村:感受文化赋能的“大涌样板”

活动尾声,嘉宾与读者走进大涌镇美丽圩镇客厅。讲解员系统讲解大涌镇在“百千万工程”牵引下的产业跃迁、生态蝶变与文化新生。“红木之乡,也是音乐之乡”,这是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本期活动是“烟火中山·书香乡村”系列的第二场,以“阅读+音乐+展览”的创新表达,既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提升了乡村文化品牌辨识度。未来,中山纪念图书馆将持续携手各镇街,深耕香山人文富矿,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 IP,为“百千万工程”贡献持久而深沉的文化力量。

萧友梅|知识小拓展

萧友梅(1884年1月7日-1940年12月31日),出生于广东广州府香山县,上海音乐学院创始人之一、作曲家、教育家、音乐理论家。萧友梅是中国首位音乐博士,被誉为“中国现代音乐之父”。1899年,就读于广州时敏学堂;1901年,留学日本,攻读教育学、钢琴及声乐;1906年,加入同盟会;1921年,担任国立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导师;1927年,在教育总长蔡元培的支持下创办中国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国立音乐院(上海音乐学院前身),并担任教务主任;1929年,学校更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并担任校长;1940年12月31日,在上海体仁医院病逝,享年56岁。 萧友梅在音乐教育、音乐创作和音乐学方面有显著成绩,编写音乐教材《风琴教科书》《钢琴教科书》《小提琴教科书》等;一生创作了100多首歌曲,代表作有《问》《国立音乐院院歌》《五四纪念爱国歌》《新霓裳羽衣舞》《国民革命歌》《国难歌》《从军歌》和大提琴曲《秋思》等,还创作了上海交通大学、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湖南大学等大学的校歌。(内容来源360百科)

编辑:程惠

责编:吴军委

审核:赵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