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苏有朋因卖艺不卖身言论道歉:演艺缺乏情怀,关注音乐本身太难

发布时间:2025-09-01 17:48:44  浏览量:1

苏有朋宣布将于 2025年9月11日(其生日当天)举办“B-Side限定音乐会”,VIP票包含“1对10合影”权益,但因票量少、抢购困难,部分普通票粉丝要求开放合影机会。

8月29日凌晨,苏有朋在社交平台回应“这是音乐会,不是合影会。我卖艺不卖身。不爱音乐的人别来了,枉费伙伴们不计成本办单场。”

其中“卖艺不卖身”的表述引发网友热议,迅速登上热搜。

道歉主要是对“不恰当比喻”感到不适的公众致歉,澄清本意是希望粉丝关注音乐而非“合影”本身。

此前巡演中发现大量喜爱其早年单飞音乐的听众,为回应粉丝对老歌的怀念,特在生日当天以Livehouse形式举办音乐会,希望实现“双向奔赴”。

官宣后部分粉丝强调“无合影不参与”,使其心理落差巨大,故用“卖艺不卖身”表达失望,强调本意是呼吁“为音乐购票,而非为一张老脸”。

因VIP票少难抢,部分没抢到的粉丝在超话要求普通票也开放合影权益,8月29日苏有朋在超话回应“这是音乐会不是合影会。我卖艺不卖身。不爱音乐的人别来了,枉费伙伴们不计成本办单场”,引发争议。批评者认为表述有“侮辱性”、逻辑难自洽,制造“追星阶级分化”;也有人支持其强调音乐核心。

当天傍晚,苏有朋发长文致歉。他为不恰当比喻让感到不适的人道歉,解释音乐会初衷是在粉丝呼声下,于livehouse生日时和大家唱歌聊天,实现善意双向承接。他称官宣后部分粉丝重点变成没合影就不参与,自己因落差冲动发文,“卖艺不卖身”措辞不当,本意是希望粉丝为音乐而非为他的脸购票,发文是和支持者间的互动。

不过,他的道歉未完全平息风波,有网友觉得声明重点在澄清自己,没真正理解粉丝失落。这场风波反映了演艺生态中情怀与商业、音乐与市场、艺人与粉丝双向奔赴间的矛盾。

争议发言发布于个人超话,原意为“与支持者的私人互动”,未料被公开传播引发误解。

苏有朋长期坚持“音乐人”身份,近年多次提及希望粉丝关注作品而非外貌(如采访中称“不要只为我的一张老脸来”)。此次事件反映其对“粉丝经济过度商业化”的反感。

作为初代偶像(小虎队“乖乖虎”),苏有朋曾因“学霸”“乖乖虎”人设承受巨大压力,多次尝试撕掉标签(如休学、转型导演)。此次言论延续其反抗商业化捆绑的风格。

有观点指出,若明确解释“体力有限,仅VIP可合影”会更得体,类比其他歌手(如苏运莹)的类似规则未引发争议。

部分粉丝支持其“重视音乐本质”的立场;另一部分认为“卖身”一词侮辱粉丝,且VIP合影权益本身存在“付费分级”矛盾。

致歉后,#苏有朋道歉#话题仍居热搜,多数报道完整引用了其解释长文,但标题焦点仍集中在“卖艺不卖身”争议词。

9月11日音乐会照常举办,苏有朋在致歉文末宣传新单曲《与你》,呼吁关注音乐本身。

苏有朋此次争议是 艺术追求与粉丝经济规则的冲突。其致歉虽澄清初衷,但“卖艺不卖身”的比喻暴露了明星对商业化互动边界的敏感,也展现出粉丝权益分级引发的普遍矛盾。事件后续热度或将影响音乐会舆情,但核心仍取决于演出质量及双方能否重建信任。

歌手追求艺术纯粹性 VS 粉丝对商业化权益的期待。苏有朋的职业生涯始终在“偶像标签”与“真实自我”间挣扎,此次事件是这一矛盾的集中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