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开学第一课·株洲:让中华美育精神浸润中小学音乐课堂

发布时间:2025-09-03 23:12:53  浏览量:1

9月2日,“让中华美育精神浸润中小学音乐课堂” 株洲市2025年“开学第一堂音乐课”活动暨首届湖南省教改项目《指向“文化自信” 国家战略的中国传统音乐“一魂二维五环”欣赏教学创新实践研究》成果推广会在株洲市二中附属小学举行,六百余名师生参加此次活动。

活动聚焦中华美育精神的传承,通过微讲座、传教学展示、专题访谈,以及民族音乐导赏等形式,展示了株洲音乐学科近几年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探索及所取得的成果。

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音乐教研员程芳

在《中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中国优秀传统音乐“一魂二维五环”欣赏教学为例》成果推广环节,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音乐教研员程芳对2022年以来株洲市所开展的中国传统音乐教育教学研究实践进行了梳理提炼,她从理论构建到课堂实践,全面阐述并详细解读“一魂二维五环”教学模式,即以中华美育精神为“魂”,从表演形式与题材内容两个维度,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从“读曲、聊曲、品曲、研曲、悟曲”五个环节,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中和之美”,坚定文化自信。

程芳表示,大单元教学的核心在于建构有组织的学习经验,通过将课程内容结构化、情境化,用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大单元教学之“大”,应大在体量、大在结构、大在挑战与大在收获。中国传统音乐“一魂二维五环”欣赏教学模式就在于解决单课时教学中音乐知识碎片化的教学现状,强化知识的关联与递进,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建立结构性的学科思维、方法和审美能力。她结合具体案例,展示如何将器乐欣赏融入单元主题、贯穿多课时教学,实现从“听”到“学”、“演”乃至“创”的深度学习跨越。

株洲市二中附属小学周可可老师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戏曲研讨课《戏曲曲牌“水仙子”》。她以一段惊艳的舞“戟”开场,通过京剧《扈家庄》引入“刀马旦”的行当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其着装、身段与唱腔特点,通过“水仙子”戏曲曲牌的唱和演,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戏曲的韵律美与文化内涵。

座谈会现场

在“让中华美育精神浸润中小学课堂”为主题的座谈会上,五位音乐教师、专家从政策引领、教育科研、学校实践、师资培养和课堂教学等维度展开深度分享,从不同角度勾勒出了“中华美育精神浸润中小学课堂”的全景图。

音乐会现场

活动还举行了民族音乐导赏专场音乐会,民乐合奏《大鱼》旋律悠远,意境深邃;竹笛合奏《扬鞭催马运粮忙》节奏明快,生动展现劳动热情;笙与唢呐《百鸟朝凤》音色丰富,百鸟和鸣如临其境;二胡齐奏《赛马》激昂奔放,气势如虹……参演教师以精湛技艺和深情演绎,为广大师生带来一场视听盛宴,充分展现了民族音乐“中和之美”的独特魅力。整场活动融“吹、拉、弹、打”于一体,汇器乐与人声于一堂。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本场音乐会的导赏,不仅理解了“八音”分类,近距离聆听了古筝、二胡、笙、笛、唢呐等多种民族乐器,还体验到了山歌、小调、号子等的艺术魅力。

“本次活动充分展现了株洲市在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推动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方面的扎实成果与创新活力。”相关负责人表示,期待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让中华美育精神更深地融入全学科的日常教学,持续滋养学生的文化认同与审美素养,为培养具有民族自信和艺术情怀的新时代少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