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音乐报国,指挥一生!宣传系统抗战老兵的故事|曹鹏

发布时间:2025-09-04 21:04:57  浏览量:1

曹鹏1925年出生于江苏江阴。1934年,9岁的曹鹏作为江阴辅延小学唯一的参赛选手,参加了首届“抗日禁烟运动”歌咏比赛,获全县比赛冠军。

“以前穿哥哥姐姐剩下衣服的我,为了参加这个比赛,特意穿上妈妈新做的中山装。我拿冠军后获得的奖品之一是银盾,上面写着抗敌救国四个字。”曹鹏回忆说,那时日本人让中国老百姓抽鸦片,国民党政府很腐败,老百姓面黄肌瘦的脸庞,在他幼小的心中激荡起反抗的火苗。

上中学时,曹鹏就跟随共产党员参加地下工作了。他和同学在学校组织读书会、办墙报、唱抗日歌曲。让他记忆犹新的是在一次日语考试中,为了表示反抗,他带着同学们集体交白卷。当白卷堆满讲台,惊慌失措的日语老师叫来了卫兵。日本兵带着刺刀冲进来,但没有一个同学说出领头者是谁,最终只能不了了之。1944年2月,在地下工作者的秘密带领下,曹鹏通过敌伪封锁线,到达游击队根据地,参加新四军并随游击队于江南一带做抗日宣传工作。

曹鹏跟随部队走过最荒凉的土地,最贫困的山庄。部队只有在驻扎超过3个月时才会开伙,一般他们都会被分配到不同老百姓家里搭伙。“那时候老百姓的日子真是苦,我记得住过一家人家,地窖里都是山芋,顿顿吃山芋,个个挺大肚,胀却不管饱,很快又饿了。”曹鹏回忆道。那时候曹鹏就想,不论有多少艰难险阻,都一定要跟着党走下去,取得最终胜利,让中国得解放,让中国人过上好日子。

后来,组织选派曹鹏进入华中建设大学和山东大学文艺系学习指挥,他第一次接触正规的指挥艺术。那时老师给他们讲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其中第四乐章是“暴风雨”——“老师说这个‘暴风雨’就是我们现在的革命,我们必须反抗,必须斗争,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此,曹鹏的音乐生涯就跟革命联系在一起,跟祖国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1949年上海解放后,他作为华东军区文工团的一员进入上海,转业到上海电影制片厂,成为上海电影乐团指挥,为《龙须沟》等几十部电影录配音乐。

1961年学成归国后,同年8月曹鹏加入上海交响乐团担任指挥,开启艺术生涯新篇章。他先后率领上海交响乐团、上海乐团、上海民族乐团等艺术团体赴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新加坡及我国港澳台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将交响乐艺术打造为中外文明互鉴的纽带。在频繁的国际艺术交流中,他既展示中国音乐文化魅力,又注重与国际音乐大师切磋技艺,持续提升艺术造诣。

作为专业指挥家,曹鹏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交响乐发展。他突破性地将指挥艺术运用于电影音乐领域,曾担任京沪两地电影乐团指挥,为大量经典电影配乐注入交响乐灵魂。1993年,他指挥上海乐团与香港HNH国际唱片公司合作,完成"中国交响乐作品大全"系列唱片录制,系统保存和传播中国交响乐创作成果。其指挥风格刚柔并济,既有排山倒海的气势,又具精雕细琢的细腻,总能深刻诠释作品的精神内涵。凭借卓越贡献,曹鹏荣获国务院“表演艺术突出贡献证书”及特殊津贴、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宝钢高雅艺术特别荣誉奖等多项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