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怀”绝技 “遗”脉相承④|侗族琵琶歌:一曲清音,将家乡和爱情传唱了千年
发布时间:2025-09-05 19:10:34 浏览量:1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邹伟瑜 李昆励 实习生 李彦冰
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的岩脚侗寨,62岁的吴勇德坐在风雨桥长廊内弹着琵琶,深沉浑厚的弹唱声随风飘荡……
吴勇德弹唱的侗族琵琶歌,是承载侗族千年历史与文化的非遗技艺,以“抒情”“叙事”两大类别勾勒生活百态,前者亲切悦耳,后者浑厚感人。歌中涵盖历史传说、婚恋故事、民俗风尚,一地一曲皆有韵味。
作为侗族琵琶歌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勇德与侗族琵琶歌的缘分,始于儿时跟着爷爷、父亲,学弹唱、做琵琶的日子。他用半生时光的坚守与创新,为这门古老艺术注入新活力。
“最早接触琵琶的时候,我才六岁。”抚了抚怀中抱着的琵琶,他回忆起第一次接触琵琶歌的情景,“家里来了客人,大家一起弹着琵琶、唱着歌,那种欢快的氛围,我至今难忘。”
唱琵琶歌,是当地侗族同胞最热衷的娱乐方式。年长者教歌,年轻者唱歌,年幼者学歌,是侗寨独有的风景。在这里,琵琶歌也是一种社交方式,年轻男女可以借着琵琶互诉衷肠,中老年人也可借此劝世说理。
吴勇德与妻子吴妹凡也是因琵琶歌结缘,在弹唱声中携手相伴一生。妻子也是靖州首位女性侗族琵琶歌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夫妻二人成了非遗传承路上的“最佳搭子”。
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祖辈们传授琵琶歌都是口口相传。为了更好地把歌传下去,吴勇德采用“汉字记录侗音法”(借用汉字同音字或近音字来记侗歌歌词的一种方法),将部分琵琶歌用汉字记录并保存下来。
“这些都是最珍贵的宝贝。”泛黄的纸张上,是吴勇德和妻子数十年来搜集、整理的上百首侗族琵琶歌经典曲目,是他一生的心血。但只要有人想学,他就毫无保留地教,“现在的年轻人,愿意学这些的不多了。”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喜爱侗族琵琶歌,夫妻俩成立了20人合唱的“侗音组合”,把传统侗族琵琶歌由独唱改成多人唱、大合唱,“大家聚在一起唱,更有氛围。”
他们的创新还延伸到了校园。在靖州的中小学校里,夫妇俩开设的琵琶歌课程成了最受欢迎的“时尚课”,独特的琵琶造型、朗朗上口的新编唱词,让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了这门技艺的“小粉丝”。“有人学,我的梦想就实现了。”吴勇德满意地说。
吴勇德半生与琵琶歌相伴,留住了千年清音,用创新让非遗“活”在当下。侗族琵琶歌穿越千年的旋律,正以更清亮、更深远的声音,在新时代里继续传唱。
作者:邹伟瑜 李昆励 李彦冰
责编:邹伟瑜
一审:邹伟瑜
二审:李昆励
三审:谭登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