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中国音乐剧发展“飚”出中国速度,贴合中国观众审美至关重要

发布时间:2025-09-06 18:17:49  浏览量:1

近年来,音乐剧市场蓬勃发展,多元化的原创作品层出不穷,如何让中国音乐剧“飚”出“中国速度”,近日,“坊间对话第41期:在跨界与整合中前行的中国音乐剧”学术对谈在北京市文联举办。相关学者和业内专家就中国原创音乐剧美学品质的提升展开讨论。

对谈现场

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研究生教研室主任、教授王良波说,我国原创音乐剧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美国音乐剧已经发展近170年,而我们的音乐剧仅有几十年,从完全的描红模仿,到今天的本土化创作,从第一批毕业生无院团可去,到今天的毕业生不再发愁没有戏演。”王良波说,专业音乐剧剧团的出现与运营加速了音乐剧产业化的发展,推进了本土化的速度,成果令人欣慰。

与会专家表示,中国音乐剧正在飞速进入商业化时代。目前,国内原创音乐剧数量已经超过引进剧目,但票房仍是引进剧占优。如何实现原创音乐剧的量质齐升,在市场化环境下讲好中国故事,让具有中国审美的音乐剧成为观众的心头好,仍有一段路要走。

多位从业者表示,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创作要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主任周映辰说,一线工作者通过不断学习实践,摸索出音乐剧自身美学特质与人才培养方式,“中国音乐剧风格具有包容性,呈现出民族化、都市化、混搭式风格。”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音乐剧团团长张蕾,也分享了中国东方近几年创排音乐剧的经验,“在音乐创作上,大量使用民族器乐、戏曲、非遗等传统表达方式;在舞蹈和表演上,不再完全是百老汇式的现代舞,而是融入中国民族民间舞、古典舞等,多方位贴合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喜好。”

针对目前的音乐剧市场,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主任、教授黄凯与王良波共同认为,音乐剧是商业艺术,必须市场化、产业化运营,方能生存下去。二人为北京音乐剧市场“把脉”,建议北京的音乐剧市场可在加强产业聚集、规范化市场运营等方面精益求精。

据悉,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北京音乐家协会承办。

记者:韩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