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很多人听不懂古典音乐,锻炼自己听古典音乐的几个方法!

发布时间:2025-09-09 01:24:03  浏览量:2

不少人想试着听古典音乐,可总觉得 “不知道从哪儿开始”“听一会儿就走神”,甚至觉得 “锻炼这事儿太费劲”。其实真不用把它当 “任务”,就像慢慢养成喝茶的习惯一样,找对小方法,每天花点零碎时间,耳朵自然就能适应,还能越听越有滋味。今天就分享几个超通俗的锻炼方法,新手也能轻松跟着做。

第一个方法:先从 “耳熟的曲子” 练起,别一上来就碰 “陌生货”。很多人觉得古典乐离自己远,其实不少曲子你早听过 —— 可能在广告里、动画片里,甚至手机铃声里。比如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小时候唱的 “一闪一闪亮晶晶”,他改编成钢琴版后,调子又软又轻快,听的时候跟着哼两句,一下子就有亲切感;还有贝多芬的《欢乐颂》,过年时商场里常放,旋律大气又好记,先听这种 “熟人” 似的曲子,耳朵不会有 “抗拒感”,反而会觉得 “哦,原来这就是古典乐,我早听过啊”。​

我之前帮同事锻炼听古典乐,先给她推了《蓝色多瑙河》,她一听就说 “这不是我妈跳广场舞常放的吗?”,后来再听其他圆舞曲,就没那么抵触了。你也可以试试:回忆下小时候音乐课学过的、影视里听过的古典片段,先从这些开始听,每天听个三五分钟,耳朵慢慢就会 “认” 这种旋律,再接触新曲子就容易多了。​

第二个方法:给耳朵 “搭梯子”,从 “短的、单乐器” 往 “长的、多乐器” 过渡。别一开始就挑战几十分钟的交响乐,比如《命运交响曲》里乐器又多、节奏又复杂,听一半就容易走神。可以先练听 “短曲子 + 单乐器” 的,比如肖邦的《夜曲》,就一架钢琴在弹,调子慢且温柔,整首才三四分钟,睡前听刚好,耳朵不用 “费劲分辨”;再比如小提琴曲《爱的礼赞》,只有小提琴和钢琴伴奏,旋律像在说悄悄话,听的时候能清楚感觉到 “小提琴在‘唱’主旋律”,不会被其他乐器干扰。​

等你听单乐器曲子不费劲了,再试着听 “重奏”—— 比如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有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五种乐器配合得很和谐,不会显得乱,听的时候能慢慢分清 “钢琴在弹轻快的节奏,小提琴在拉高音”;最后再碰交响乐,比如《四季・春》,虽然乐器多,但旋律热闹,像春天的场景,耳朵已经适应了 “多声音”,就不会觉得乱了。一步一步来,耳朵没压力,锻炼起来才轻松。​

第三个方法:听的时候 “主动编故事”,别让脑子 “放空”。很多人听古典乐走神,是因为 “不知道该想啥”,其实你可以主动给旋律 “配画面”,哪怕是很简单的日常场景。比如听维瓦尔第的《四季・夏》,开头小提琴拉得又急又快,像夏天的热风刮过来,后面突然有 “咚咚” 的鼓声,就想象 “突然下了阵雷阵雨,雨点砸在窗户上”;再比如听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里的《糖果仙子舞曲》,钢琴弹得脆生生的,像咬一口硬糖,甜滋滋的,脑子里想 “小时候过年拆糖果盒的样子”。​

我锻炼的时候就常这么干:听《天鹅湖》里的《四小天鹅舞曲》,节奏一跳一跳的,就想 “四个小朋友穿着白裙子蹦蹦跳跳”,越想越觉得有意思,根本不会走神。你也试试,不管想的场景跟曲子原本的意思一不一样,只要能让你跟着旋律 “动脑子”,耳朵就会更专注,慢慢就能听出旋律里的 “情绪”—— 是开心的、委屈的,还是热闹的,这就是锻炼的效果。​

第四个方法:固定 “碎片化时间” 听,别贪多求全。不用特意腾出 “一小时专门听”,日常零碎时间就够用:早上刷牙时听首短曲子,提神;上班路上戴耳机听一段,打发时间;晚上洗碗时放一首,让手里的活儿都变轻松。比如我每天早上煮鸡蛋的 5 分钟,就听一首莫扎特的《小夜曲》,鸡蛋煮好,曲子也听完,一点不耽误事儿,还能让一天的开始有个好心情。​

关键是 “每天都听一点”,哪怕就 2 分钟,比 “一周听一次、一次听一小时” 管用多了。就像跑步,每天跑 10 分钟,比隔几天跑 5 公里更容易坚持,耳朵也需要 “每天见个面”,才能慢慢适应古典乐的节奏。​

第五个方法:偶尔 “查点小背景”,但别钻 “专业牛角尖”。不用去研究 “这首曲子是奏鸣曲式还是回旋曲式”,也不用记 “作曲家生于哪年”,偶尔查个简单的小故事就行。比如听《月光奏鸣曲》,知道贝多芬是看到盲女弹琴才写的,再听的时候,就会觉得 “钢琴声里有温柔的感觉”;听肖邦的《雨滴》,知道他写的时候在下雨,就会觉得 “调子真像雨滴在滴答”。这些小背景能让你更 “懂” 曲子里的情绪,听的时候更有代入感,锻炼起来也更有成就感。​

但别过度:比如不用非要分清 “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区别”,也不用纠结 “这段旋律用了什么和弦”,新手阶段,“喜欢、能听进去” 比 “懂专业知识” 重要多了。​

其实锻炼听古典音乐,核心不是 “变得多专业”,而是让耳朵能享受这种旋律。不用急,也不用怕 “听不懂”,就用这几个小方法,每天花点时间,慢慢你会发现:以前觉得 “没味道” 的曲子,现在能听出 “温柔”;以前听一会儿就走神的,现在能跟着旋律想场景。等耳朵适应了,你会觉得古典乐就像 “老朋友”,累的时候、开心的时候,都能陪你一会儿,这就是锻炼的意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