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谁在唱歌》定档东方卫视,于适胡海泉领衔,全新的音乐节目
发布时间:2025-09-07 10:10:22 浏览量:3
24号晚上,我把娃哄睡后随手打开电视,本想看两眼就睡,结果被一段高到发颤的彝族高腔直接怼醒——鸡皮疙瘩从脖子一路爬到脚踝。
没PK、没淘汰、没煽情投票,东方卫视直接把镜头扔在大凉山半山腰,于适抱着吉他,旁边火塘里柴噼啪炸,莫西子诗跟彝族大妈你一嗓子我一嗓子,一首歌就这么生出来了。
我一下就精神了。
原来音乐综艺还能这么玩:不比赛,纯“偷”声音。
韩庚在重庆巷口吃小面,被老板一句“辣得想跳江”击中,转身把这句写进副歌;
戴佩妮蹲新疆草原听马头琴,听完把刚编好的旋律全撕了,说“刚才那一下像有人把我心脏拎起来抖”,干脆重新写;
马頔更离谱,在内蒙跟呼麦大爷拼酒,醉到半夜三点抱着羊群叫“兄弟”,第二天写出的旋律居然带着羊打嗝的节奏——他们全认,播出来一点都不剪。
我一下明白节目火的原因:
它把“采风”这俩字从课本里抠出来,真刀真枪干给观众看。
民族腔调不是伴舞BGM,而是直接当主菜;
音乐人不是导师,是学徒,老老实实蹲地上记大妈的吆喝;
镜头里甚至拍到于适写不出词,急得啃手指,把指甲啃成锯齿——这在别的节目里早被经纪人拦了,这里全留着。
最戳我的是一段弹幕:
“原来我们天天嚷嚷民族风,风一直刮,只是没人张嘴接。
”
我盯着这句话愣半天。
以前听歌,看的是灯光、名次、热搜爆点;
第一次发现,当音乐回到“偷声音”的本事,连羊叫都能成和弦,连辣椒都能成鼓点。
屏幕前的我突然有点羞愧——我手机里存了上百首“世界音乐”,却连家门口的采茶调都叫不出名。
节目尾声,于适抱着刚写完的歌,给彝族小姑娘听,小姑娘一句汉话不会,听完却跟着哼,调子一起,语言这堵墙直接碎。
我那一刻跟着哼,虽然歌词一句不懂,但鼻子突然酸。
音乐压根不需要翻译,它只需要你肯蹲下身,把耳朵贴到别人的地面上。
以后谁再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会直接甩他这节目——先别唱高调,去村口把大妈的吆喝偷回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