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本鬼子——在琵琶山杀害的人民
发布时间:2025-09-10 10:18:18 浏览量:1
1989年11月14日,天空晴朗,但却西风劲吹。
我(此书作者)从济南市东郊骑自行车出发,逆风拼了整整一个小时,来到了位于济南西南郊的琵琶山刑场“万人坑”旧址。我想寻觅那悲惨的历史的影子。
“万人坑”旧址已被两家现代化大型企业——济南材料试验厂和济南第二机床厂的部分厂房覆盖无余。
我推着自行车走走停停,看看问问,寻觅着上了年纪的老人。
历史,我能叩动你苦难的回音壁吗?
附近王官庄67岁的朱洪昌老人在和我认了“本家”之后,语调沉重地这样向我描述了当年的所见所闻:
“那个时候,鬼子经常把被他们判了死刑的人押到这里来枪毙。听说有很多人根本没判,是从‘新华院’里直接押出来的俘虏。鬼子在地上挖了一些坑,每个坑的大小和一间屋子差不多,坑的四周修了围子。鬼子让俘虏站在坑沿儿上,然后开枪打死,或用刺刀捅死。有的一死就正好栽进坑里,有的倒在坑沿上,鬼子就再把尸体推下坑去。
“鬼子杀了人后,有的时候还往坑里填两锨土,其实也盖不住。有的时候连一锨土也不填,扛着大枪一走了事。
“鬼子杀人那法子多着呢,有时放狼狗咬死,有时挖眼掏心,多数时候是开枪或用刺刀捅。每次杀人时,真是一片鬼哭狼嚎,四野都听得到,叫人头皮发炸。这附近经常看见野狗叼着半截拉块的人胳膊人腿到处跑。那时候人都穷得吃不上饭,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狗活得那么兴旺,特别多。狗这东西生命力怎么那么强?
“鬼子有时候一次杀很多人,用机关枪往坑里扫。这样就难免有打不死的,有的是打伤后倒下再没挨子弹,一时死不了;有的是被别的死尸压住或挡住。
“哪一年记不得了,有一次,鬼子杀完人走了以后,坑里有两个人没死,爬了出来。一个逃到咱们王官庄邻村十里河一家私人开的炭窑里,他叫鬼子的枪子打着头了,后脑勺子的皮都揭开了,郎当着一块。估摸着骨头可能也打破了,连脑浆子都淌出了一点。窑主人发现了以后,给他送去了一点吃的东西,还吃了一点。可能伤得太重,第二天还是死了。另一个在十里河藏了一天,因为村南就是日本鬼子的卡子,白天出不去。天黑后在村民们的帮助下,从东南面的小便门逃了出去。小便门是村民出去干活走的一个小门,晚上没有鬼子站岗。
“有一年俺村里也有几个人被鬼子抓进了‘新华院’。对了,是四个。一个姓孙的,一个姓张的,一个姓韩的,还有一个姓什么记不得了。他们几个是在一起打牌时被日本鬼子抓去的。
“姓孙的家里托人想保出来,是托的一个在鬼子那里干事的人。不托可能还不要紧,这一托你猜怎么着?四个人立马全被杀在‘新华院’里了!后来才听说他托的那个人和‘新华院’里的什么人不对付,有矛盾。所以这一保,反倒把人全杀了。满庄子哭天嚎地好几天。
“那时候鬼子在咱王官庄南面修卡子。什么是卡子?就是挖很宽的一道沟,沟里沿儿拉上铁丝网,不远修一个碉堡。路口上是活动铁丝网,白天晚上都有鬼子站岗。站岗的有时候也有几个二鬼子。噢,二鬼子就是汉奸。挖沟修卡子的听说就是被关在‘新华院’里面的俘虏,挺早就来,很晚才走,鬼子和汉奸用大枪和棍子顶着俘虏的脊梁,哪个敢不挖?不挖就得死。
“日本鬼子什么坏事都干过。唉!”
老人沉重地叹息了一声,打住了,好大一会儿,那沉重的历史云烟才从他那苍老的眼神中褪去。
如今这里已经没有任何历史的踪迹了。轰鸣的机器声。宏伟的建筑群。这里就是当年那冤魂啸聚的地方吗?
当地居民曾传说:在修建工厂之前,常有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琵琶山下“万人坑”旧址有怪异的群体的哀嚎声,有时猝然而起,有时戛然而终,凄惨瘆人······老百姓说:冤魂不散呀!
而我的眼前,历史的伤痕荡然无存!我说不清这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对于蒙难的先人,对于不知道历史苦难的后人。
我的心长久地悸动着。
1954年底和1955年初,济南市检察院曾先后对这片杀人场进行了两次挖掘,共挖出尸骨746具其中男性283人,女性7人,难以推断者456人。被屠杀者年龄最小的只有13岁,最大的60岁以上。屠杀手段有:火器杀害173人;火器伤及钝器伤杀害15人;钝器伤杀害22人;锐器伤杀害3人;颅骨粉碎骨折及纯器伤19人;颅骨粉碎骨折210人;未作鉴定的97人(尸骨较完整没有明显损伤,主要损伤肉体组织致死);其他207人(经检验零乱尸骨,以骨计出人数)。
这个数字当然只能是遇难者中的一部分。
无疑,这些蒙难者中,除去被济南军法会议判处死刑后来这里屠杀的,有相当一部分是“新华院”的战俘。
琵琶山,能用你的琵琶为那些不幸的先人弹奏一支安魂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