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和你喜欢的音乐人们见面吧!|“第三排观众”招募

发布时间:2025-09-11 08:31:40  浏览量:1

信息社会让交流变得轻而易举,我们熟悉评论区与快速转发,我们习惯了在无数信息浪潮中在线,却也正在逐渐失去凝视彼此,共享沉默,感受同一个现场呼吸的经验。

《第三排观众》试图抵抗这种轻盈。它是一次公共性的尝试,希望把人从加速的流通中抽离出来,我们可以身处同一个空间,分享彼此的存在。同时我们也期待一种可能性的恢复:个体重新开始在场,在现实空间中检验见证的意义。

本次《第三排观众》将在同一天完成两期录制,分别与音乐人李岩、张浅潜展开对话。我们邀请你参与节目录制,一起见证这两场对话。

对话李岩

13:30-15:30

李岩的故事,是一部由荒诞、天真与韧性合写的非典型成功学。

他是Rustic乐队的主唱,曾经的GBOB全球乐队大赛冠军,也是那个选择住在北京5平米出租屋、自称“大别野”里的音乐人。这道强烈的反差,构成了理解李岩的第一道裂缝。在世人追逐成功、名望与消费主义的洪流中,李岩像一块逆流的石头,以一种近乎偏执的“天真主义”,驻守在属于自我的价值河床。

他的美国之旅是这部荒诞剧的高潮:怀揣梦想投奔亲友,却被收取房租;在洛杉矶街头被骗光积蓄,却能在曼哈顿沙滩用歌唱挣到一天290美金;与黑人区的gangster为伍,最终却又因这段经历让英语成为他“part of me”。这不是一场失败者的流浪记,而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荒诞现实中,用本能和音乐完成的极限求生。他用行动回答了那个终极问题:当生活剥夺你的一切,你还剩下什么?李岩的答案是:我还有歌唱的自由。

这种“人类少有的外太空自信”,并非不谙世事的傻乐,而是历经挫败后依然选择拥抱热情的生命力。它让李岩能在极致的物质匮乏中,感受到精神的富足;在被规则不断挤压的缝隙里,依然能找到放声歌唱的空间。

与李岩的对话,是《第三排观众》的一次接地气的飞行。他的经历剥离了摇滚乐常被赋予的华丽外衣,展现出其最原始、粗粝、充满欢乐的本质,是一种在任何境遇下都能保持真实、快乐与自由的生存哲学。我们的问题也随之变得具体而深刻:当生活的荒诞足以摧毁一个人,我们是该学会“成熟”,还是可以像李岩一样,用天真与之对抗,并笑着幸存下来?

【录制时间】9 月 14 日(周日)13:30—15:30【录制地点】单向空间·郎园 Station 店北京市朝阳区东坝镇半截塔路 53 号郎园 Station(北京纺织仓库南门)D3-1 座【请扫描二维码报名参与录制】

【录制嘉宾介绍】

李岩是中国摇滚乐队Rustic的主唱兼吉他手,同时也是乐队的核心成员之一。

Rustic乐队于2006年2月由李岩、贝斯手Ricky及鼓手李凡共同组建,现成员为李岩(主唱/吉他)、李凡(鼓手/和声)与王彭(贝斯/和声)。李岩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早在高中时期便与李凡、Ricky结缘,共同开启了乐队的音乐之路。

在乐队发展历程中,Rustic成绩亮眼。2009年,乐队斩获GBOB全球乐队大赛中国区决赛冠军;2010年更进一步,摘得GBOB全球乐队大赛总冠军,还受邀前往英国顶级录音棚Rakstudio录制单曲。2011年,乐队发行首张录音室唱片《伤心恐怖城》,正式将音乐作品推向更广泛的听众。2020年,Rustic参与爱奇艺原创音乐综艺《乐队的夏天第二季》,凭借独特风格收获不少关注。

李岩的音乐风格极具特色,融合了Punk、folk等多种元素,代表作品《斑马》广为人知。他的音乐拥有强烈的可塑性与开放性,在洛杉矶生活期间,其创作视角与风格进一步拓展,逐渐呈现出更多元化的面貌,展现出丰富的音乐可能性。

除专注于音乐创作与乐队演出外,李岩还积极投身音乐教育领域,成立了“与民同乐音乐教室”,将自身的音乐经验与理念融入教学工作,助力音乐爱好者成长。

对话张浅潜

17:00-19:00

张浅潜的歌声,像一条逆流的河。当众人顺流而下追逐时代的喧嚣,她却独自溯游而上,回到内心最幽深的秘境。

作为中国独立音乐界一个独特而难以归类的存在,她从未将自己禁锢在“摇滚女声”的标签里。音乐、文字、绘画,都是她探索自我与世界的不同河道。从早期的《倒淌河》到如今的《心火》,她的创作始终是一场与时间的慢跑,与消费主义快车道的背道而驰。在张浅潜的艺术版图里,敏感不是弱点,而是最珍贵的天线,用以接收那些被主流频率屏蔽的微弱信号。

她坦言,自己的创作常被视为“低产”甚至“未完成”,但这或许正是一种沉默的抵抗——抵抗艺术被异化为高效生产的商品,守护创作本该有的沉思、野性与不确定。她的作品因此成为一片丰饶的“未竟之地”,邀请听者、读者、观者一同进入,完成属于自己的解读。这是一种罕见的信任,也是一种深刻的民主。

张浅潜的人生轨迹也带着这种自我选择的边缘感。她从不是舞台中央最耀眼的追光者,而是手持一盏孤灯,执拗地照亮自身和周遭裂隙的漫游者。正因如此,她格外敏感于每一个失语的心灵,相信艺术的终极力量并非炫技,而是在于表达的真实与自由——让那些“现实中不敢说、不会说、不被允许说的话”,在艺术的空间里找到回响。

与张浅潜的对话,是《第三排观众》的一次深潜。她的艺术与人生,并非为了抵达某个明确的彼岸,而是持续不断的航行与追问。我们的问题也随之展开:在一个崇尚速度和效率的时代,如何守护内心的缓慢与丰富?个体又如何通过诚实的创造,在虚无中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

【录制时间】9 月 14 日(周日)17:00—19:00【录制地点】【请扫描二维码报名参与录制】【录制嘉宾介绍】

张浅潜3月16日出生于甘肃省,毕业于青海省艺术学校小提琴专业,是中国内地女歌手、词曲作者、作家、画家、模特、演员。

1995年,张浅潜以女画家身份前往北京发展,其油画作品参加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并举行个人油画展。1996年,推出个人首支单曲《罐头》。1997年,与红星音乐生产社签约,获得《通俗歌曲》评选“最有潜力女歌手”以及内陆摇滚乐队评选“最佳女歌手”奖。1998年,凭借歌曲《倒淌河》被乐迷知晓。1999年起,她陆续获得多项荣誉,后与红星音乐生产社解约,进入独立音乐圈。

2001年,推出首张个人音乐专辑《灵魂出窍》,同年主演电影《今年夏天》。2002年,出版个人首本随笔集《迷人的迷》。2019年12月,发表第2张个人音乐专辑《星月之河》。2022年,出版第2本个人随笔集《星空与随想》。2023年,推出第3张个人音乐专辑《心火》。2024年,举行《张浅潜2024“游吟者”巡演》。

张浅潜的音乐风格融合了民谣、摇滚、电子、古典等元素,代表作品有《倒淌河》《游吟者》等。她还曾为多部纪录片和电视剧制作音乐,如《梁思成》《长缨在手》等。此外,张浅潜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如参加“民谣在路上”全国巡演,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等。